寿司店好做吗:历代人口的官方统计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6 13:11:16
中国一向是个人口大国,两千年来,中国人口在大多数时间里都高据世界第一的宝座,偶尔一些时间被印度超过。中国历朝历代的人口各有多少呢?我翻阅了大量史书,查到的各朝代官方统计数字如下(后面注明了数字来源,大家可以自己去验证):
西汉:公元2年,全国人口有5959万人。 《通典.食货志》
东汉:公元156年,全国人口有5006万人。 《后汉书.郡国志》
西晋:公元280年,全国人口有1616万人。 《晋书.地理志上》
隋朝:公元609年,全国人口有4601万人。 《隋书.地理志》
唐朝:公元755年,全国人口有5291万人。 《通典》
北宋:公元1110年,全国人口有4673万人。 《宋史.地理志》
元朝:公元1290年,全国人口有5883万人。 《元史.地理志》
明朝:公元1578年,全国人口有6069万人。 《明史.食货志》
清朝;公元1764年,全国人口有20559万人。 《清史稿.食货志》
公元1844年,全国人口有41944万人。 《清续文献通考》
民国:公元1933年,全国人口有47354万人。 1934年《申报年鉴》
这些历朝历代的官方统计数字就是当时中国人口的近似准确数字吗?
答案是否定的。
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说:“中国各朝代的人口统计数字大多是不准确的,大多数情况下为了逃避税收而隐瞒人口,偶尔也会为了宣扬政绩而夸大人口。”
而且,我们要考虑到中国是一个面积广大,相当于欧洲的广阔地域,在古代农业社会技术条件下,想精确统计人口是不可能的,只能近似估计一下。
我们先从中国统一以来的第一个朝代秦朝说起。因为传世的典籍中并没有给我们留下秦朝人口总数的记载,现有的只是一些零碎的人口资料,诸如在哪里一次迁了多少户百姓,往哪里一次派了多少兵,有多少人在某处搞土木工程等。不过即使秦朝没有这方面的史料,只要在此前的战国时期有这么一个关于人口总数的数字,以该数字为基点,遵循历史的连续性进行推演,利用一些合理的方法推算,便可以获得秦代人口总数的一个大致可信的数字。可惜的是战国的人口资料也一样零碎。倒是在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有一个人口总数的记载,但是一者两者时间间隔太久,二者汉代的这个人口总数是在汉初人口总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且不说汉初的人口总数是否能够推算出来,纵使是能推算出来,由于它是在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中断之后出现的一个数字,因此对计算秦朝的人口总数而言,它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所以开始的时候本人虽然知道,由于在古代社会人口的多寡往往体现着一个政权的发展规模,因此在谈论皇朝盛衰之时,如果不先弄清它的人口数量,那将是个很大的缺憾。但思来想去,觉得无从下手,就想走个捷径,看看别人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说的,想着只要大家说法大致相同,并且又言之成理,那就不妨从众,凑合着用用得了。
最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的晋人皇甫谧在他的《帝王世纪》中称:"然考苏张之说,计秦及山东六国戎卒,尚存五百余万。推民口数,尚当千余万。及秦兼诸侯,置三十六郡,其所杀伤,三分居二。"显然在他看来,秦并吞六国之前人数总数当在千余万,及到并吞之后,人口总数在千万以下。而现代史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则称"秦时全中国人口约二千万左右";两者相比已差了上千万人。可是当代史家葛剑雄在《中国人口史》中更是认为"秦始皇灭六国之初,秦朝的人口有4000万左右。"三者相比,秦代的人口数字真有点继长以高、扶摇直上的味道。
这三种观点究竟谁的正确抑或是都属信口开河呢?显然不进行一番细致的剖判是无法得到合理的答案的。
就第一种观点而言,该观点在古代学人那里很有市场。如两位著名的史家唐代的杜佑和元代的马端临都持此说。但现今学人一般不再相信这个数字,因为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去当兵,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古人就比今人笨,却是皇甫谧这人在一段文字中纵论古今人口,先后给出了三个三代时期确切的人口总数,即夏禹时人口总数为13553923人,周成王时人口总数为13714923人,周庄王时人口总数为11847000人。秦初不足千万之说就紧随诸说之后。而古人见其言之凿凿,不免就一信到底。然今人已考辨出此说颇为枉诞。
现今一般认可第二种观点,即范文澜的约2000万人说。如林剑鸣的《秦汉史》、白寿彝总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等都持此说。然而此说的依据是什么,范著却未明言,不过本人从手边所掌握的史料看,此说显系对皇甫说修正的结果。却是当时民户的基本模式乃5口之家,按每家出一人从军,则有500万士卒,即有2500万百姓。若将此后秦的兼并战争所杀伤人数减去,则秦朝人口即大致在2000万左右。此说看似颇为有理,然而也经不起推敲。因为皇甫说所采数字乃纵横家之辞,纵横家以耸动视听为能事,故不免言辞夸张;并且苏张之游说发生于不同时代,故将之放在一起谈论显然是不合适的;再说苏张的游说之辞颇多抵牾之处。孰是孰非,颇难说清。如苏秦称魏之士卒:"武士二十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役十万"(见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则是士卒七十万。然而过了没多少年,张仪却称魏"卒不过三十万"(见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实际上纵使承认苏张游说之辞为真,但各国征兵的制度并不清楚,故一概以每家出一人而论,显是站不住脚的。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的4?000万左右说是一种比较新颖的观点。他采用的是“通过此后比较可靠的人口数量进行回溯性的推测。”步骤有二:
一、他以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西汉人口总数约6000万为基点,以所推定出来的西汉的全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约6‰——7‰为依据,推算出“西汉初,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在其境内(包括东瓯、南越等)人口的下限约1500万,上限约1800万。”
二、他以汉初的人口有1500到1800万为基点,以“秦汉之际的人口损失估计为50%”为依据,进而推算出"秦始皇去世时秦朝的人口至少应有3000万到3600万,秦始皇统一之初的人口可能接近4000万。"
秦始皇时代的人口总数通常估计在2000-3000万之间,但在经过战国末年长期的战争之后,人口数量已经有了很大幅度的下降,所以当时普遍存在的是劳动力的不足,而不是人口压力。正因为如此,秦始皇在大规模征调民众服劳役和兵役时不得不采取残暴的强制手段,而且已显得捉襟见肘,如对征南越的军队派不出更多的增援和补给,在设置新政区后也无法迁入更多的移民。秦亡以后和西汉初年,秦朝的新领土丧失殆尽,西南和南方全部为当地民族夺回,或建立了实际上独立的政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来自秦朝的驻军、行政人员和移民数量太少。就是在中原移民集团掌握了政权的南越国,还得依靠当地的部族首领,沿用越族习俗。秦朝曾有一些人从山东半岛及东南沿海地区迁往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但他们大多是出于逃避秦朝统治的目的,或者是长期海洋迁移传统的延续,并不是迁出地人口过多的结果。
西汉初期的疆域收缩直到汉武帝时代(公元前140-前87年)才告结束,经过数十年的征战和经营,汉朝的疆域在武帝后期达到极盛。汉朝的扩张是从收复秦朝故地开始的,但结果超过了秦朝领土的范围。汉朝的西南界扩展到今高黎贡山和哀牢山一线,南方则增加了海南岛和今越南北部和中部,东北的辖境南到朝鲜半岛中部江华湾一线,西北从匈奴和羌人手中夺取了整个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并进而控制了天山南北,直至今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和帕米尔高原。
西汉初的人口估计在1500-1800万之间,在武帝初的元光元年(前134年)增加到约3600万。武帝中期开始,人口出现了多年的停滞和负增长,到末年(前87年)下降至3200万。此后增长恢复,到西汉末年(公元2年)达到约6000万的高峰。此时西汉不计西域都护府辖地的领土面积约400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4&127;.63(人/平方公里,以下同);则武帝初的人口密度估计在10左右,绝对低于此数。因此,从总体上说,西汉的扩张与人口压力毫无关系,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开疆拓土的行动发生在人口远非最多的阶段,而在人口接近高峰时非但没有再采取任何扩张领土的举措,反而会有所收缩。
西汉初期人口数据估算在1500万—1800万之间。此后由于奉行黄老政治、与民生息,以及汉武帝时期的领土扩张,人口数量大幅提升。根据据《汉书》的记载,西元2年西汉的户数为1235.6490万,口数为5767.1401万。
由于中国历史早期农业发展集中在黄河流域,故西汉人口密度分布极不均匀。以淮河、秦岭为界,北方人口有不足八成,南方人口不足两成。人口数超过500万的司、豫、冀、兖、青、徐五州均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带,这五州的人口总数占全国的55%。首都长安周围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人口数量在200万以下的有交、凉、并、朔方四州。扬、荆、益三州的主要人口分布在成都平原、南阳盆地、太湖平原和宁绍平原。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烽火遍地,加上自然灾害频发,人口数再次锐减。东汉明帝时,全国人口数量仅3500万左右。后人口开始恢复。永和五年(140年),全国有户969.8630万,口4915.0220万。至157年,全国有户1067.7960万,口5648.6856万。已大致恢复至西汉极盛时期。
东汉的人口分布又有变化。中原人口为躲避战火向长江流域迁徙,南方人口升至全国四成。口数超过500万的有豫、荆、扬、益四州。南方人口增长的同时,北方大部分郡国人口减少。
除了西南局部地区以外,东汉的疆域从未超过西汉的范围,尽管东汉的人口峰值实际上并不低于西汉。而今高黎贡山和哀牢山以外的土地设置为永昌郡,只是当地民族归属的结果,从未发生过战争。而且东汉期间,匈奴、羌、乌桓、鲜卑和西域诸族开始内迁,最终演变为魏、晋、南北朝持续数百年的大规模游牧民族内迁。
自汉桓帝、汉灵帝以来,天灾人祸不断,旱灾、水灾、瘟疫、暴动、少数民族叛乱,导致东汉的人口、户数大量减少。汉桓帝时期,比较大的灾祸有“建和元年春二月,荆、扬二州人多饿死”、“永兴元年秋七月,郡国三十二蝗。河水溢。百姓饥穷,流冗道路,至有数十万户,冀州尤甚”、“延熙九年春三月,司隶、豫州饥死者什四五,至有灭户者”;汉灵帝时期,“建宁三年春正月,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更有著名的“黄巾之乱”,其余小规模的天灾、少数民族叛乱或入侵,就不计其数了。司隶、豫州、冀州是东汉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方,司隶人口约三百万、豫州人口约六百万,冀州人口约五百七十万,占东汉人口约五千多万的四分之一强,但仅上述延熙九年的饥荒,司隶、豫州就饿死三四百万,其他原因导致户数的丧失,就更难以计算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东汉末年开始,中国进入长期战乱,人口数量与分布发生重大变化。黄河流域屡遭战争,十室九空,人口大量南迁。汉桓帝永寿三年(157),中国有1067万多户,5648万多人;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三国复归一统,经过一百二十三年,中国人口不仅没孳长,而且减少了。 三国时期没有具体人口调查数字,今人估计应在3000万左右。但《晋书》记载,太康元年全国仅246万户,1616万口。
西晋的统一局面并未持续,全国又爆发了永嘉之乱。中原人民为躲避战火纷纷南迁,南方因而设置大量侨州。《宋书》记载大明八年户口数为90.1769万户,517.4074万口。由于当时隐匿人口数量非常严重,这个数字并不真实。今人研究认为刘宋人口数量最多时有1800—2000万,北魏在3000万左右。
侯景之乱前梁的人口大约在1800——2100万,陈的人口在1500万左右。北魏高峰时大约在3000万左右,其时南北合计5000万左右。
隋朝的建立,结束了大分裂的南北朝时期,使全国重新归于统一。在社会比较安定,生产有了发展的情况下,人口的增殖条件也有所改善,使人口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到大业二年(606),国家掌握的编户数目达到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三十六,人口四千六百○一万九千九百五十六。
公元589年,隋朝灭陈后,它的疆域并没有恢复到西汉时的幅员,其东北以辽河与高丽为界;南方虽1度灭了林邑国,但不久就已退至北纬18°1线。此后隋朝从东突厥人手中夺回了河套,把边界扩展到阴山以北;又从西突厥夺取了今新疆哈密地区。大业4年(603 年),隋炀帝趁吐谷浑被铁勒打败之机,灭了吐谷浑,取得了它的故地,其范围东起青海湖东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库鲁克塔格山脉,南至昆仑山脉,这是以往各朝从未设置过正式行政区的地方。但这些疆土的开拓有的只有军事上的意义,有的存在的时间很短。如与东突厥的界线虽划定在阴山以北,但隋朝的行政区实际仍未出阴山山脉的范围。吐谷浑首领到大业末年就又复国,在今青海境内所建政区到唐朝
隋朝人口最多时估计为5600-5800万,还没有突破西汉的记录,其直接统治的范围与西汉大致相仿,但经过数百年的开发,南方容纳的人口比西汉时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所以并不存在人满为患的问题。相反,在隋炀帝穷兵黩武的情况下,到处出现了田园荒废的景象。正因为如此,隋朝对新辟土地,除了实行军事控制外,无法实施有效的移民。如对吐谷浑旧地,虽又“置郡县镇戍”,却只能“发天下轻罪徙居之”,人数显然是相当有限的。
时间
公元
户数(万)
人口(万)
每户人数
增长率
备注
出处
战国末年 -220
2,000.0000
汉平帝元始二年 2 1,223.3062
5,959.4978
4.87
田8.2705亿亩 汉书-地理志下
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 57 427.9634
2,100.7820
4.91
-1.88%
续汉书-郡国志五
汉明帝永平十八年 75 586.0573
3,412.5021
5.82
2.73%
汉章帝章和二年 88 745.6784
4,335.6367
5.81
1.86%
汉和帝元兴元年 105 923.7112
5,325.6029
5.77
1.22%
汉安帝延光四年 125 964.7838
4,869.0789
5.05
-0.45%
汉顺帝永和5年 140
4,915.0000
0.06%
汉顺帝建康元年 144 994.6915
4,973.0550
5.00
0.29%
汉冲帝永嘉元年 145 993.7680
4,952.4183
4.98
-0.41%
汉质帝本初元年 146 934.8227
4,756.6772
5.09
-3.95%
续汉书 -郡国志五
汉桓帝永寿二年 156 1,067.7960
5,647.6856
5.29
1.73%
续汉书 -郡国志五
[吴大帝赤乌五年] 242 53.2
240.0000
晋书-地理志
[蜀汉后主炎兴元年] 263 28.0000
94.0000
3.36
通典-食货七
[魏元帝景元四年] 263 66.3423
443.2881
6.68
-- 晋书-地理志
[魏主奂咸熙二年] 265 94.0000
537.0000
5.71
[ 吴主皓天纪四年] 280 52.3000
200.0000
3.82
晋武帝太康元年 280 245.9840
1,616.3863
6.57
-1.00%
晋书-地理志
[前燕幽帝建熙十一年] 370 245.8669
998.7935
4.06
十六国春秋-前秦录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 464 906870
4685501
5.17
通典-食货七
[魏孝明帝正光年间] 525 500.0000
3,200.0000
6.40
[北齐幼主承光元年] 577 303.2528
2,000.6880
6.60
-- 通典-食货七
[陈后主禎明三年] 589 50.0000
200.0000
4.00
通典-食货七
隋文帝开皇年间 600
4,450.0000
0.32%
隋炀帝大业五年 609 890.7536
4,601.9956
5.17
0.37%
通典-食货七
唐太宗贞观年间 649 300.0000
通典-食货七
唐高宗永徽三年 652 380.0000
唐中宗神龙元年 705 615.6141
3,714.0000
6.03
资治通鉴卷208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 726 706.9565
4,141.9712
5.86
0.52%
新唐书-地理志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 732 786.1236
4,543.1265
5.78
1.55%
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 740 841.2871
4,814.3609
5.72
0.73%
唐玄宗天宝元年 742 852.5763
4,890.9800
5.74
0.79%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 754 906.9154
5,288.0488
5.83
0.65%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 755 891.4709
5,291.9309
5.94
0.07%
田14.3038亿亩 通典-食货七
唐肃宗乾元三年 760 293.3174
1,699.3806
5.79
-20.32%
唐代宗广德二年 764 293.3125
1,690.0000
5.76
-0.14%
唐德宗建中元年 780 380.5076
一说310余万 唐会要卷84
唐宪宗元和二年 807 247.3963
不全
唐憲宗元和十五年 820 237.5400
1,576.0000
6.63
-- 旧唐书-穆宗紀
唐穆宗长庆间 824 394.4595
唐敬宗宝历间 826 397.8982
唐文宗开成四年 839 499.6752
唐武宗会昌五年 845 495.5151
[淮南](周世宗显德五年) 958 22.6574
南唐割江北地
[周世宗显德六年] 959 230.9812
册府元龟卷486
[荆南] 963 14.2300
[湖南] 963 9.7388
[后蜀] 965 53.4029
[南汉] 971 17.0263
[南唐] 975 65.5065
宋太祖 976 309.0504
[清源] 978 15.1918
[吴越] 978 55.0680
[北汉] 979 3.5250
北宋太宗至道二年 996 457.4257
田3.1252亿亩 太宗实录卷79
宋太宗至道三年 997 413.2576
宋真宗景德三年 1006 741.7570
1,628.0254
2.19
宋仁宗景祐元年 1034 1,029.0000
宋仁宗皇祐五年 1053 1,079.2705
2,229.2861
2.07
田2.28亿亩 续资治通鉴长篇
宋英宗治平三年 1066 1,291.7221
2,909.2185
2.25
2.07%
宋神宗元丰六年 1083 1,722.1713
2,496.9300
1.45
-0.89%
北宋徽宗宣和 四年 1122 2,088.2258
4,673.4784
2.24
1.62%
宋史-地理志
[南宋高宗紹兴三十二年] 1162 1,113.9850
3,311.2327
2.97
玉海卷20
[金世宗大定二十七年] 1187 678.9449
4,470.5086
6.58
口 金史-食货志
[金章宗泰和七年] 1207 768.4438
4,581.6079
5.96
[南宋嘉定十六年] 1223
7,681.0000
[南宋理宗景定五年] 1264 569.6989
1,302.6532
2.29
续通考-戶口一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 1281 1,320.0000
5,883.0000
4.46
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 1291 1,343.0332
5,984.8964
4.46
0.17%
元史-世祖本紀
元文宗至順元年(1330) 1330 1,340.0699
续通考-戶口二
明太祖洪武十四年  1381 1,065.4362
5,987.3305
5.62
3.6677亿亩 明太祖实录卷140
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 1393
6,054.0000
0.09%
明成祖永乐元年 1403 1,141.5829
6,659.8337
5.83
0.96%
明孝宗弘治十五年 1502 1,040.9788
5,090.8672
4.89
-0.27%
4.228亿亩 明孝宗实录194
明孝宗弘治十七年 1504 1,050.8935
6,010.5835
5.72
8.66%
明神宗万历六年 1578 1,063.1466
6,069.2856
5.71
0.01%
明光宗泰昌元年 1620 983.5426
5,165.5459
5.25
-0.38%
7.4393亿亩 明熹宗实录卷4
清世祖顺治八年 1651
1,063.3326
-4.97%
2.9085亿亩 清实录世祖卷61
清世祖顺治九年 1652
1,448.3858
36.21%
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 1682
1,943.2753
0.98%
清圣祖康熙二十四年 1685
2,360.0000
6.69%
清圣祖康熙五十一年 1712
2,462.1324
0.16%
永不加赋制
清圣祖康熙五十二年 1713
2,358.7224
-4.20%
6.9308亿亩 清实录圣祖卷257
清世宗雍正二年 1724
12,611.0000
16.46%
清高宗乾隆六年 1741
14,341.1559
0.76%
高宗实录卷157
清高宗乾隆十六年 1751
18,181.0000
2.40%
清高宗乾隆二十九年 1764
20,550.0000
0.95%
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 1776
20,809.5795
0.10%
清高宗乾隆五十五年 1790
30,148.7115
2.68%
清宣宗道光十四年 1834
40,100.8574
0.65%
宣宗实录卷261
清宣宗道光二十四年 1844
41,944.1360
0.45%
清德宗光绪十三年 1887
37,763.6000
-0.24%
9.1197亿亩 光绪会典卷十七
清德宗光绪二十七年 1901
42,644.7325
0.87%
清逊帝宣统三年 1911 9,269.9185
34,142.3867
3.68
-2.20%
民国二年 1913
43,200.0000
12.49%
民国二年世界年鉴
民国十七年 1928
47,478.0000
0.63%
民国十七年户口调查统计报告
民国二十年 1931
42,107.0000
2.35%
1935申报年鉴
民国二十四年 1935
46,215.0000
-0.38%
1935申报年鉴
民国三十六年 1947
46,100.0000
-0.02%
中华民国统计年鉴
注(2002-10-29):
官方统计数字并不完全准确, 如只是局部统计,豪强隐瞒户口,只统计"丁"而非全部人口等。宋以后的中国人口实际已经超过一亿,官方统计大大偏少
请注意历代中国疆域的变化
有关中国人口史的经典著作: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土地、田赋统计》
何炳棣《1368-1953中国人口研究》
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一些文章:
中国近代人口发展史考察
曹树基: 人口爆炸: 中国人口的历史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