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适配器的模式:盐铁论(23)遵道第二十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6 10:33:25

[原创]盐铁论(23)遵道第二十三

遵道第二十三

第二十三:圣人之道

大夫曰:“御史!”

御史未应。

谓丞相史曰:“文学结发学语,服膺(yīng)不舍,辞若循环,转若陶钧。文繁如春华,无效如抱风。饰虚言以乱实,道古以害今。从之,则县官用废,虚言不可实而行之;不从,文学以为非也,众口嚣嚣,不可胜听。诸卿都大府日久矣,通先古,明当世,今将何从而可矣?”

大夫叫御史,御史未应。

大夫对丞相说:他们从小学儒,只知孔孟,说话如车轮打转,反反复复;言语如春天花朵绚丽多彩,效果如抽刀断水持索捕风;用空话乱现实,论古世害当今。依他们的话,朝廷财政就会枯竭,后患无穷断不可行;不依他们的话,他们七嘴八舌乱嚷嚷,听不胜听烦不胜烦。诸位在丞相府多年,博古通今,你们看应怎样才行?

丞相史进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所由不同,俱归于霸。而必随古不革,袭故不改,是文质不变,而椎车尚在也。故或作之,或述之,然后法令调于民,而器械便于用也。孔对三君殊意,晏子相三君异道,非苟相反,所务之时异也。公卿既定大业之路,建不竭之本,愿无顾细故之语,牵儒、墨论也。”

丞相:晋文公诡诈不正派,齐桓公正派不诡诈。策略不同,但他们都建立了霸业。如果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形式不改,内容照搬,就和保存古代的独轮车一样了。所以,有的方面需要创新,有的方面需要继承,这样,法令才可以适用,器具才便于推广。孔丘回答三个君主的同一问话,回答的内容不同;晏婴辅助三个君主治国,使用的方法不同。这不是故意变化,而是时势不同。大夫制定的基本路线,奠定了国家财政的基础,是正确的,不可动摇,不要考虑那些不顾大局、不识大体的议论,不要被儒家、墨家的观点牵制。

文学曰:“师旷之调五音,不失宫商。圣王之治世,不离仁义。故有改制之名,无变道之实。上自黄帝,下及三王,莫不明德教,谨庠(xiáng)序,崇仁义,立教化。此百世不易之道也。殷、周因循而昌,秦王变法而亡。诗云:‘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言法教也。故没而存之,举而贯之,贯而行之,何更为哉?”

文学:师旷调和五音,离不开宫、商这些基本音调;圣君治理国家,离不开仁义这个基本原则。制度可变,原则不能变。上至黄帝,下及夏禹、商汤、文武三王,没有一个不是宣扬德政、重视教育、崇尚仁义、进行教化的,这是永远不能改变的原则。殷、周遵循仁义而昌盛,秦始皇实行酷政而灭亡。《诗经》说:“旧臣已去,旧法仍在。”就是说旧臣虽死,旧法犹存,旧法要贯彻,并在贯彻中落实,怎么能改变呢?

丞相史曰:“说西施之美无益于容,道尧、舜之德无益于治。今文学不言所为治,而言以治之无功,犹不言耕田之方,美富人之囷(qūn)仓也。夫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世。故商君昭然独见存亡不可与世俗同者,为其沮功而多近也。庸人安其故,而愚者果所闻。故舟车之治,使民三年而后安之。商君之法立,然后民信之。孔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权。’文学可令扶绳循刻,非所与论道术之外也。”

丞相:谈论西施的美,对自己的容貌没有什么好处;讲述尧、舜的德,对今天的治国没有什么帮助。你们不谈治国之道,却批评过去的治理没有功劳,如同不讲耕种之法,却羡慕富人的粮仓充实。要想得到粮食,就要遵守农时;要想治理国家,就要适应现状。商鞅对国家大事了如指掌,有独特的不同于世俗的见解,因为世俗见解没有大局意识,着重眼前利益。庸人只满足过去,愚人只安居现状。所以舟、车的使用,百姓三年才习惯;商鞅的变法,成功了百姓才信服。孔子说:“可以一道拜师求学,未必可以一道通权达变。”你们墨守成规,不能和你们讨论先王之道以外的道理。

文学曰:“君子多闻阙疑,述而不作,圣达而谋大,睿智而事寡。是以功成而不隳,名立而不顿。小人智浅而谋大,羸弱而任重,故中道而废,苏秦、商鞅是也。无先王之法,非圣人之道,而因于己,故亡。易曰:‘小人处盛位,虽高必崩。不盈其道,不恒其德,而能以善终身,未之有也。是以初登于天,后入于地。’禹之治水也,民知其利,莫不劝其功。商鞅之立法,民知其害,莫不畏其刑。故夏后功立而王,商鞅法行而亡。商鞅有独智之虑,世乏独见之证。文学不足与权当世,亦无负累蒙殃也。”

文学:君子多听而不疑,遵古而不改,圣明通达,智谋远大,睿智专一,因此能成功而不垮台,有名望而不毁坏;小人智慧浅薄而野心大,如同身体瘦弱而挑重担,所以只能半途而废,苏秦、商鞅就是这样。他们不用先王之法,诽谤圣人之道,自行其事,所以灭亡。《易经》说:“小人当官,位置虽高,但必定垮台。不遵守王道,不坚持仁义,而能有好结果,是从来没有的。这种人,开始可能爬上天,但最终必定掉下地。”大禹治水,百姓知道治水的好处,没有人不帮助他的成功;商鞅变法,百姓知道变法的害处,没有人不害怕他的刑罚。所以,夏禹称王,商鞅被杀。商鞅有独特的见解,而世俗却看不到其独特见解的成效。我们不配与你们商议大事,也就不会受你们拖累跟你们遭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