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果舆情监测软件:扎克伯格、桑伯格谈Facebook备战IPO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6/29 23:22:45
扎克伯格、桑伯格谈Facebook备战IPOFacebook Inc.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首次公开募股(IPO),预计这将成为互联网行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IPO之一。不过,在这家社交网络公司即将进行IPO之际,它必须向投资者证明自己已经为这一重大时刻做好了准备。

这一重任将落在27岁的首席执行长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42岁的首席运营长桑伯格(Sheryl Sandberg)身上。2004年,仍在哈佛大学读书的扎克伯格在宿舍创立了Facebook。桑伯格则曾在谷歌(Google Inc.)担任高管。

扎克伯格此前一直说,他并不急于上市。他一直致力于为该网站构建社交功能,而桑伯格过去三年半中则在培养与全球品牌的关系,并为营销商开发新的抵达Facebook用户的途径。

据研究公司eMarketer的估计,在这期间,Facebook广告收入从2008年的2.64亿美元增长至2011年的38亿美元。eMarketer估计,截至今年年底,Facebook年度总收入将接近60亿美元。

去年,扎克伯格和桑伯格分别接受了《华尔街日报》的采访,介绍了他们为这家位于加州门洛帕克市(Menlo Park)的公司制定的战略。采访内容节选如下。

扎克伯格

Getty Images扎克伯格《华尔街日报》:在试图赚取利润方面,Facebook做出了哪些改变?

扎克伯格:最初开始构建Facebook时,我只是把它当作一个产品,而不是一家公司。后来我们开始招兵买马、壮大队伍,这时我开始认识到,成立公司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可以让很多人参与进来,与你共同努力推进这一使命。

《华尔街日报》:请详细介绍一下你们的使命。

扎克伯格:我们的使命就是让人们联系起来。我们公司内部有一种极深的体认,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非常强大的业务,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为营销方的合作伙伴提供良好的服务,为他们构建出好的产品;我们知道,我们需要以一定的速度发展,这样才能吸引那些我们需要持续吸引的群体。

Associated Press/GettyFacebook的首席运营长桑伯格和首席执行长扎克伯格正为公司IPO作准备。《华尔街日报》:有人认为Facebook无法在不疏远用户的情况下实现收入增长,你怎么看?

扎克伯格:这两个方面并不是互相排斥的。为更多的人提供服务、扩大我们的客户基础、使客户更深入地参与,这本身就是良好的商业行为。过去人们曾对我说, Facebook要想成功,就需要用户买账。Facebook成功的最佳途径是真正满足用户的需要。

《华尔街日报》:Facebook的首要关注点是什么,业务还是产品?

扎克伯格:不选业务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关心。多年来,人们都在问我,为什么我们不尝试多赚些钱。我要说的是,我是在尝试打造一个能够长期存续的业务,从当时来看,这种战略无疑是正确的。我认为,现在这种策略仍然是正确的。或许有一天我们会看到,原本那些我们认为应该使用社交网络的大部分行业都已经在使用社交网络了,到那个时候我们能够做的事就是尽可能多赚钱。

《华尔街日报》:你欣赏的公司有哪些?

扎克伯格:近期的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就是亚马逊(Amazon),他们关注长远发展,接受短期内利润率较低这一事实。曾经有那么几年,很多人都认为(亚马逊首席执行长)贝索斯(Jeff Bezos)疯了,但他挺过来了。

苹果(Apple)在产品质量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谷歌也是如此。

《华尔街日报》:你觉得Facebook能成为像这些公司一样成功的公司吗?

扎克伯格:我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能够像这些公司一样成功。跟上述这些公司相比,Facebook的成立时间要短得多,员工人数少得多。由于过去五、六年间我们将很大精力放在了创造能给人们带来持久价值的东西上,我认为我们很有希望实现上述目标。

桑伯格

Getty Images桑伯格《华尔街日报》:Facebook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桑伯格:我们希望分享量能够增加。我们希望用户数量继续增长,不过由于我们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用户,所以增长主要来自用户活跃程度的提升。我们非常看重用户在做什么。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分享变得自然、轻松,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华尔街日报》:分享量增加怎么能让Facebook盈利呢?

桑伯格:我们的广告收入是靠分享量驱动的。这不仅对大企业和大品牌很重要,对小企业也非常关键。很多小企业也做广告,如果小企业能继续成长,他们会继续做广告。就算它们不做广告,也能带来用户并提高用户的参与度。

《华尔街日报》:Facebook的长期愿景是什么?

桑伯格:我们希望每个创造产品的人都来使用Facebook。我们的愿景是相关产业改变目前的模式,然后以人为本进行重建。游戏产业已经真正受到Zynga和Playdom等社交游戏公司的影响。做到以人为本之后,他们开发游戏的方式已经和以往全然不同。我们认为每个产业都会发生这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