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d强烈的气息怎么获得:辽河平原的民俗与旅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8 13:11:28
满族古老的狩猎习俗


  狩猎是满族先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生活方式之一。满族先民们精干骑 射,驰骋在白山黑水之间,狩猎生活既孕育了他们豪放粗旷的性格,又培养 了他们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清廷入关后仍把围猎活动当成是练兵 的主要活动之一。对于今天的大部分满族人来讲,那波澜壮阔的围猎活动已 成为遥远的过去和仅属于祖先们的荣耀。
  古猎法:族寨之人各拿出一支箭、10 人中立一总领,其他九人无论发生 什么情况都得听命于总领。金代的猛安谋克制和清代的八旗制便是由此发展 而来。
  打小围:一般 10 人乃至 30 人左右出去打猎,称之为“打小围”。猎前 先选一处围场,猎人分两翼慢慢靠近,最后把野兽及飞禽赶出来射杀之。
  打火围:女真时期的狩猎法,部落酋长率本族猎手到选定的山莽,祭完 猎神后,放火烧山。然后凭风势火威追剿猛兽。火熄猎毕,用九头肥硕的野 牲谢天,之后众猎手刮洗燎肉,围火共享“天火肉”。
  选猎达(狩猎头领):原居住在东海窝集部的满族常举行盛大的神树祭。 通常祭完神树后,便由族长和萨满摆起各式各样的火阵,猎手们或骑马,或 徒步,三五成群过火阵,而且穿越火海时还要做出各种狩猎动作及马术。谁 过火阵最多,便被视为全族的巴图鲁(英雄),被推举为猎达。
敬林神:世居黑龙江一带的满族视乌鸦为林海女神,因此在祭山林之前
先扬酒撒米喂饱乌鸦。至今许多满族人家仍祭乌鸦。 寻雀书:满族猎人视林中百色鸟屎为路标,称之为“雀书”。寻到了雀
书就不会在森林中迷失方向。
  猎貂:满族先民捐娄人的貂皮曾闻名中原,被视为裘皮中的珍品。瓦尔 喀部的满族人是猎貂的能手,其部曾被称为“贡貂部”。貂的种类很多,其 中以“千金巨”为稀珍,紫貂为上品,捕貂的时间一般在八九月到来春之间, 因为那时貂的绒毛长得比较厚实。猎貂的方法有犬捕、网捕、弓捕、碓捕、 铣捕等多种。
捕熊:满族称熊为“勒付”,俗称“黑瞎子”,其全身皆是宝。满族猎
熊的方法有掏包、套网、投毒、陷井等。 猎鹿:满族猎人猎鹿的方法视季节不同而变更。春天“蹲碱场”,就是
在鹿经常出没的豁口山路上洒上盐水,猎人埋伏在坑内,等鹿来吃盐时伺机
射杀。还有农历四五月份打“红围”,八月哨鹿,冬季套鹿等。打“红围” 是在每年农历四五月份进行,主要是取其茸角,打“红围”一般采用围猎的 办法,就是猎人们分为两翼,五步、七步一哨站好,然后不停地呐喊,同时 放猎犬哄赶,逼鹿群朝一个方向逃窜。另外一些猎人则事先埋伏在鹿群逃跑 经过的地方,待鹿群一到,抓住机会出击。猎取鹿茸的猎手,必须射技娴熟 准确,动作迅速敏捷。他们必须击中鹿头,但不能击中鹿茸;鹿一经仆地, 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冲上前去,紧紧抱住鹿头,以免鹿因痛苦挣扎而碰碎了鹿 茸。同时即刻割下鹿头,以不散血的鹿茸为最佳。
  鹰猎:从很遥远的年代起,满族先民们便用训练有素的鹰捕获野物,俗 称“放鹰”。鹰神被列所祭众多动物神之首,可见对鹰的重视。在众多可驯 养的鹰中,最为名贵的是一种体小矫健能凌空扑杀天鹅的名鹰,称之为“海 东青”。女真人是捕海东青的专家。满族人的猎鹰经过拉鹰、驯鹰、放鹰和
  
送鹰等几个阶段。拉鹰即是捕鹰,送鹰即春天放鹰归山使其繁衍后代。

 满族的民间祭祀


满族的民间祭把历史悠久,主要分“星祭”和“家祭,’两种。 “星祭”的主要对象是“北斗”或“北极星”,这是满族自然崇拜观念
的反映之一。“星祭”的时间在秋季九月以后的午夜举行,其具体过程是: 天上星星出全的时候,在居室西窗以外的烟筒后面摆起祭桌,桌上放七个香 碟、七盅米酒、七盏油灯碗儿。但也不尽如此,具体香碟等的数目备地区及 氏族间有所不同。祭桌旁边另设一个小桌,桌上放祭猪一头,口含五谷、头 朝北斗。举行“星祭”时,全宗族的人按照大小辈份面向北斗排列。
  “家祭”是指满族各姓氏以血缘族姓为单位而举行的祭祀祖先的活动, 有朝祭和夕祭之分,还配有专门的歌词和颂辞。宁古塔地区的满族则每年举 行春秋两次“家祭”,一般连祭 3 日。满族对“家祭”非常重视。祭祀开始 的前一天,把黍米煮熟捣烂做成祭祀期间专吃的饼。然后在上屋西炕上排列 木人或各色绩条代表祖先。祭把开始后,由本族中选出的察玛口诵吉词、头 戴神帽、腰系围裙、摇铃持鼓、款款起舞,旁边众人也击鼓相和,俗称跳家 神。祭品有象肉,满语称之为阿玛;祭香就是远近闻名的达紫香。此外,每 家院内南边都立有祭杆,即索罗杆子,杆高 2.63 米或 3.1 米,上置一斗,形 如浅碗。家祭开始的第二天献牲于杆前,称之为祭天,又放猪肠及肝肺于斗 内,用来喂喜鹊等飞禽。每次祭把索罗杆上都要挂上祭猪的喉骨,第二年再 祭时以新换旧。
满族家祭规矩非常严格,孕妇、疯癫者和戴狗皮帽子者皆不许入祭;祭
祀期间,不允许借债、讨债、还债和打架斗殴,更不许嘻笑打闹。 除了上述两种主要祭祀活动外,满族对山川树木也进行祭祀。他们认为
森林山川都有不同的神抵管辖,所以在经常通过的路口树上挂一些彩色布条
和纸条,以奉山神,每次进出山时都要虔诚地祭祀,以示崇敬。 满族的祭祀活动同中国其他兄弟民族的祭把活动一样,同他们自己的宗
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
社会的进步,大部分满族人对传统的祭祀活动开始有了科学的认识。

生子习俗


  满族十分重视对子女的生育。妇女一旦怀孕,被视为全家吉事。这时婆 母便告诉她一些保胎知识和传统禁忌。如:不准孕妇到别人的产房去,不准 坐锅台、窗台。不许大哭大笑,不准侍奉祖先神。怀孕五月,不许去马棚, 不许牵马等。
  小孩出生称“落草”。据说,古时满族妇女在炕上临产时,要卷起炕席, 铺上谷草,产妇在谷草上分娩,以后便相沿成习。小孩“落草”后,如果是 男孩,要悬一小弓箭于门左,象征其长大后成为一个优秀射手;若是女孩, 则门前挂一红布条,象征吉祥。婴儿出生的第二天,要请子女多、身体好的 妇女喂第一次奶,叫“开奶”。第一个进产房看孩子的外人叫“采生人”。 满族认为婴儿长大后性格会像“采生人”的性格,所以十分注重挑选“采生 人”。婴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洗三”,请儿女双全,德高望重的老太大给 孩子沐浴,也称沐浴礼。沐浴用大铜盆,内放槐树叶、艾蒿,倒上热水后, 前来祝贺的亲友们则将铜钱、花生和鸡蛋等放人盆内,叫做添盆。沐浴过程 中,如婴儿放声大哭,则视为大吉大利,这叫“响盆”。
  孩子出生后第七天开始上悠车。悠车也叫摇车,用桦树皮做成,长约 1.3 米,宽 0.7 米有余,两端呈半圆形,如同小船。后世的悠车多用椴木薄板做 成,边沿漆以红色,绘制花纹,书写有吉利话,十分美观。悠车挂在房梁上, 摇起来十分轻便,为了使婴儿保持胳膊、腿平直和避免翻身时掉下来,一般 用布带子把小孩的胳膊时、膝盖和脚脖子绑在悠车上。婴儿下面铺用谷糠装 成的口袋,枕头则用小米或高粱米装成。因满族以孩子后脑勺扁平为美,所 以使用这样的枕头。
孩子满月后正式起名,5 岁前举行一次家祭,俗称“跳喜神”,一般只
用一天,不杀猪羊,只杀鸡做糕,祭祀祖先神,感谢神龙送子。在族中公祭 时,要举行“换锁”仪式。每个新生孩子每人领取锁带佩带一副,并拜柳求 福。祭毕,再将锁袋装人子孙袋内保存起来。
孩子第一次去姥姥家无疑是件大喜事。当姑奶奶带着可爱的外孙回娘
家,姥姥一家不胜欢喜,待之如贵宾。这时,年轻母亲把孩子的脑袋往房柱 上轻轻一撞,表示孩子不仅能在姥姥家住得服(惯),而且将来肯定能长得 健康壮实。
8 岁以前,男孩玩具以弓箭为主,也开展比箭法游戏,准射的准谁就受
重视。女孩子则以玩秋千为主要娱乐活动。 满族没有固定的冠礼。只是由族长或萨满在祖神案前祭祀,将灵佩赐给
青年男女。一般小伙前额佩挂野猪獠牙,姑娘多佩带野猪门牙,从此,青年 男女就可参加族中的一切社交活动了。

岁时习俗


  满族的岁时节日虽与汉族没有区别,但在欢庆形式上,仍表现出浓厚的 民族色彩和地方特点。
  除夕、元旦:古称十二月为“除月”,十二月的最后一天称“除日”, 其晚称“除夕”或“除夜”。一月称“元月”或“正月”。元月的第一夭称 “元旦”、或“正旦”、“正朝”等。除夕为前一年的最后一夜,元旦为新 一年的最初一天,送;日迎新,俗称“过年”。满族杀猪宰羊,贴春联窗花, 对过年十分重视。
  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 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十六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 结伴远游,或走沙滚冰,或嘻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二月二日: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 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 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清明节:上坟祭祖时不像汉族焚纸钱后在坟顶上压纸钱,而是在坟上插 “佛朵”。“佛朵”是满语,译为汉语为“柳”或“柳枝”。根据满族所信 仰的萨满教的传说,柳是人的始祖,人是柳的子孙,为表明后继有人,要在 坟上插柳。
端午节:满族过端午节要吃粽子、划龙舟,其风俗与汉族相同。
  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 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
中秋节:满族人家过中秋节也吃“团圆饭”。此外,月亮初升之际,还
要供月。即在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 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祭时,焚香 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
腊八节:满族人家腊月初八要泡“腊八醋”和煮“腊八粥”。除全家人
吃外,还要分送亲友。 小年:汉族旧俗,以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届时家家户户要祭把灶
神,俗称“送灶王爷”。满族过小年的习俗与汉族相同。

婚礼习俗


  满族婚礼既带有本民族浓厚的特点,又融合了不少汉民族的风俗礼节, 一般他讲要经过以下程序。
  订婚:满族青年男女订婚有两种形式。一是男女青年的家长是熟人或朋 友,相互了解,有意做亲,便托媒人给子女许订终身,有的是男方向女方求 婚,有的是女方向男方求婚。另一种是男女双方互不认识,托媒人为子女订 婚,并由媒人转交双方的“门户贴”,开具双方的旗佐、履历、姓氏、三代。 此外,还要互相检验生辰八字。
  放定:即过财礼。分放大定和放小定两种。放小定是未来的媳妇拜见姑 母兄嫂等男方家至亲时,得到财物。放大定也叫做“过大礼”,俗称“下大 菜”,就是选择吉日,男方将聘礼送到女方家。
  结婚前一日,送亲的要喝“迎风酒”。新娘则离家到男方借好的寓所住 宿,俗称“打下发”。次日清晨,女方家用彩车送亲,由其哥哥护送。如路 遇井、庙、墓则用红毡遮住彩车,俗你“避煞神”。男方也同时用彩车迎亲, 两车中途相遇,外辕相错,新娘由兄长抱到迎亲车上,称为“插车”。彩车 到新郎家财,洞房门前的地上放有一火盆,让喜轿抬着新娘从火盆上经过, 俗称“过火避邪”。为赶走或杀死随轿而来的鬼怪,新郎要向轿门虚射三箭; 也有实射的,但一般都是朝轿底射,以免伤着新娘。接着,新娘被人扶出轿 来到天地桌前,同新郎二同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拜完北斗后举行 “撇盏”仪式。即头戴红盖头的新娘和新郎面朝南跪在院中神桌前,桌上供 猪时一方、酒三盅、尖刀一把,萨满单腿跪在桌前,一面用满语念经,一面 用尖刀把肉割成片抛向空中,同时端酒盅齐眉把酒泼到地上。主要目的是乞 求上苍保佑新婚夫妇,使他们子孙满堂,白头借老。
举行完以上这些仪式后,新娘由全科人(即父母子女俱全的人)搀讲洞
房。新娘过门坎时,在门坎上放有一副马鞍,新娘必须从上面跨过去。新房 的床铺必须由全科人铺设,被子周围撒有枣、花生、桂元、栗子等,象征“早 生贵子”之意。被子中间放一如意或苹果。洞房铺好后要在房内奏乐,称“响 房”。新娘入洞房时,一小女孩子拿两面铜镜,对新娘照一下,然后把铜镜 挂在新娘的前胸后背。接着,另一小女孩递过两只锡壶,里面盛有米、钱等 物,新娘或抱在怀里,或夹在腋窝,俗称“抱宝瓶”,又叫“抱保媒壶”。 当新娘在床上坐稳后,新郎用秤杆把罩在新娘头上的红布揭去,叫做“揭盖 头”。接下来便是夫妻喝交杯酒,吃合喜面、长寿面或子孙饽饽等。
  第二天清晨,新婚夫妇早早叩见宗族长辈和父母至亲,俗称“分大小”。 婚后第三天,也有的是第七天,新婚夫妇要到女方家,拜见女方家长,俗称 “回门”。婚后一个月,新娘可以回娘家住一个月,即人们常说的“住对月”。
  
满族的尚白习俗


  满族是个尚白的民族。他们好穿白色衣服,对洁自的物品或白色的动物, 如白兔、白鸡、白狗、白天鹅等十分珍爱。他们以自为真、善、美,以红为 贱,所以满族人丧俗中挂“红幡”。满族入关后,他们的尚白习俗影响了汉 族,但汉族也对满族的尚白习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满族原来是不贴对联 的,入关后则吸收了汉族的贴对联的习惯。但满族对联的特点及形式与汉族 不同。其对联是在红对联外再镶以白色的边幅,甚至还有贴白对联的。
  满族尚白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三国时期,其先民们就穿白衣大袂袍, 富贵人家则以穿白黑貂裘衣为财富的象征。到清入关前,满族先民女真人的 衣服式样虽比以前有了较大的变化,但颜色仍以白色为主,只是以布的粗细 区别贫贱富贵。
  满族为什么如此尚白呢?各种解释不尽相同。据有些史籍记载,清太祖 努尔哈赤即位与群臣商议取国号问题时认为,辽政权以宾铁为号,虽取其坚 为意,但铁终究要生锈变坏,所以辽也逃脱不了被元灭亡的厄运,金的颜色 为白(这里指白金),加之完颜部尚白,所以定国号为大金。从这里我们可 以知道,满族尚白始自于金属“金”,取其象征意义。但这种解释有失偏颇, 并不是满族先人们的解释。有些人认为,满族发祥于“白山黑水”之间,以 渔猎为生,清澈的流水,皑皑的白雪,棉朵似的白云,是他们生活中无声的 伴侣。“水”是他们幸福的使者,也是灾难的化身。所以,由于对水的敬畏, 才产生了尚白的习俗。还有人认为,满族先民们生活区域地处严寒,狩猎是 他们的主要的经济活动,在冰天雪地里身着白衣狩猎,不容易被野兽发现, 便于接近目标射杀猎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以白为贵的习俗。
  
敬犬习俗


  满族有敬大的习俗,他们不戴狗皮帽子,不铺狗皮褥子,更不能杀狗或 吃狗肉。家家都对喂养的狗护理得非常精心,如果谁家的狗被外人打了,主 人会认为是受到了最大污辱,轻则发生口角,重则会引起双方之间的械斗。 对喂养多年已无多大用处的老狗,满族人也不愿抛弃,继续仔细喂养,以终 其天年。狗死之后,还要举行葬礼。
  满族敬大的习惯,由来已久。据说当年后金政权的建立者老罕工努尔哈 赤豢养的一条狗曾救过他的性命。努尔哈赤幼年丧母,继母纳喇氏对他百般 虐待,任意打骂,后来努尔哈赤实在忍无可忍,便投到明朝总兵李成梁帐下 当差。一天,李成梁发现努尔哈赤脚下长着七个红痣。他认为这是脚踏七星, 七星落地,可能是真龙天子下凡。为了防止努尔哈赤将来夺取明朝的江山, 李成梁便决定要趁早杀他。李成梁的一个爱妾平常与努尔哈赤相处十分融 洽,便把李成梁的决定偷偷告诉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得信后,偷了一匹大 青马,带着他平日喂养的一条大青狗星夜逃跑。李成梁闻讯带兵追赶,大青 马不幸中箭身亡,努尔哈赤躲进了一个大草甸子里。明军搜了半天也没有发 现他,临走时便四面放起了大火。眼看努尔哈赤就要被大火吞噬,这时大青 狗飞身跑到河边,跳到河里浸湿全身,然后再跑到努尔哈赤身边打滚以身灭 火。最后,努尔哈赤得救了,但大青狗却劳累而死。这就是满族民间广泛流 传的“义犬救主”的故事。从此,满族敬犬。
实际上,满族之所以敬犬,是因为狗在满族日常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的
地位。首先,满族最早是个游牧骑射民族,狩猎在其经济生活中起着决定性 的作用。狗不仅是猎人的得力助手,而且万一猎人遭遇兽害时,猎犬必拼死 救护主人。其次,狗平日可看家守门,冬季可用来拉爬犁,夏季可用来拉拖 船。正因为这样,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会合处及黑龙江下游的 满族几乎家家养犬。

敬鹊习俗的由来


  满族人敬鹊为神,各家每逢祭祀祖先时,都要在院中立一神杆(即索罗 杆子),上置锡斗,把切碎的猪肠、猪肚和米放在锡斗里,让喜鹊和乌鸦来 吃。平日里喜鹊在村里树上筑巢从无人去伤害。儿童从小起就受到爱护喜鹊、 不准打喜鹊和不准掏鹊巢的教育。
  传说很久以前,有三个姐妹仙女到长白山下一个美丽、幽静的湖泊里沐 浴。当她们洗毕上岸时,一只喜鹊把嘴衔的一颗朱果放在了三姐妹中年纪最 小的佛库伦的衣服上。朱果色彩鲜艳,清香扑鼻,佛库伦爱不释手,就把它 含在了嘴里。不料一不小心这颗朱果滚入了腹中,佛库伦当即感到自己怀了 孕,因而未能同两位姐姐一同飞上天。不久佛库伦生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 一出生就能言,举止奇异,相貌非凡,他就是满族人的祖先——爱新觉罗·布 库里雍顺。
  多年以后,由于布库里雍顺的子孙们过于暴虐,导致部属叛变。反叛者 几乎把布库里雍顺的子孙赶尽杀绝,只有一个叫樊察的年幼儿童逃了出来。 可是不一会儿,后面尘上飞扬,马嘶人叫,追兵们赶了上来。樊察周围一片 旷野,毫无躲藏之处。正在这时,一群喜鹊由远飞来落在了小樊察的头和肩 上。追兵以为是枯木,于是拨马而口,樊察从而得救。从此,喜鹊成了满族 的图腾,处处受到供奉和保护。根据满族民间传说,女真人兴起,努尔哈赤 建立后金政权和清入关灭明,都曾得到了喜鹊的鼎力帮助。
  
古老的照明用具糠灯


  糠灯,满语称“霞棚”,是满族广泛使用的一种传统照明用具。其制作 方法是,先以麻梗为本,再将苏子油渣及小米糠拌匀后粘于麻梗,便成了糠 灯。糠灯的形状像蜡烛,但比蜡烛长,长约 1 米多。使用时将糠灯横插在一 个木架上,点燃后,青光烟焰,烟雾袅袅,具有一种特殊的照明效果。
  据一些史籍记载,满人入关前,使用糠灯的主要地区是宁古塔,居住在 东北其他地区的满族人也使用糠灯。入关后,直到道光年间,居住在吉林地 区的满族人仍使用糠灯。如清道光七年(1827 年)八月成书的《吉林外纪》 对糠灯作了如下描述:
搏糠涂梗传之膏, 继日相资夜作劳。 土障葛灯应忆朴, 驼头风脑满夸豪。

靰鞋


满族的发祥地白山黑水一带到了冬季,冰天雪地,朔风凛冽,寒冷异常。 为了适应这种严酷的气候环境,满族的先民们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鞋子——靰
鞋。 靰鞋用兽皮或牛、马皮缝制而成,形似今天的靴子。这种鞋的帮和
底是一块皮子,外加一块皮脸,缝制时皮脸上留有许多皱纹。靰鞋前尖 后圆,缝纫极密。冬季鞋内填满乌拉草,轻便暖和,即使走在荆棘泥淖中, 也不损不湿,而且耐冻耐久。满语称河为“乌拉”,乌拉草因多生在河边而 得名。乌拉草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胡子草、青根草、红根草等等。乌拉草很 细,呈三棱状,有刺,拔起来很刺手,满族人把它拔回家后,经过木捶等处 理才放入靴内。靰鞋两帮有 8 个(有的是 6 个)耳子,俗称靰耳子。 穿用的时候,鞋口近脚处填以衬布,即通常所说的靰腰子,用不足一指 宽的独根皮条或麻绳穿过耳子,系在腿上即可。此外,靰鞋后绪另有一 块宽 3 指左右的皮子,叫靰 根,是穿鞋时向上提拉的抓手。后底钉有两 根特制的铁钉,走在冰上可以防滑。靰鞋制作简单且非常实用,是人们 常说的“东北三宝”之一。如今,居住在山区的满族猎人仍喜欢穿这种辄靴 鞋,在黑龙江满族聚居地的集市上,有时还可买到这种鞋。
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在冬季都穿靰鞋。抗联第二师师长陈
翰章同志有一次率部袭击镜泊湖水电站后,向南湖头转移时,为了迷惑追击 的日军,命令战士们把靰鞋倒穿着行军,等敌人发觉上当时,抗联战士 早已安全转移了。

剪纸艺术


  剪纸是满族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早在满族先民开始造纸前,就已经有 了剪“纸”艺术。他们以皮革、龟皮、麻皮、植物叶子等物为原材料,剪刻 成简单而粗旷的图案,贴或缝在衣冠、枕头等用品上。这样的艺术品在民间 今天还能零星看到。自引进中原地区的“汉纸”和朝鲜半岛的“高丽纸”后, 满族的剪纸艺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大约到了皇太极时,满族开始自己造 纸,并称其为“豁山”,其时剪纸作品图案更加生动,技巧也更加灵活多变。 入主中原后,满族的剪纸艺术从民间走向宫廷,从而成为登“大雅之堂”的 艺术品,引起了文人墨客及画师们的重视。
  满族剪纸艺术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内容十分广泛。满族先民生活的区域, 山深林密,野兽成群,因此虎、豹、熊、鹿、谭、野猪、山羊等成了满族剪 纸艺术的题材。他们剪出的野兽及狩猎场面,栩栩如生,风格鲜明,反映了 满族人民高雅的生活情趣和稳定的心理意识。人物也是满族剪纸的主要内容 之一。剪出的人物大多是满族装束,如长辫子的男人,穿旗袍马褂和大拉翅 的妇女,以及头戴“苇莲头”(草帽)、手持长烟袋的老人等,一个个形象 逼真,呼之欲出,充满了艺术的韵味。满族群众信奉萨满,注重祭祀,因此 萨满祭祀活动也是剪纸的一个重要题材。许多流传至今或当代创作的艺术作 品都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
满族的剪纸作品除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外,还有很大的实用
性。北京故宫的坤宁宫就是很典型的一例。坤宁宫是清代皇帝的洞房,墙壁 纸裱,四角贴着黑色的“喜”字剪纸角花;顶棚中心贴着龙凤团花的黑色剪 纸;在宫殿两旁的过道壁上也贴着角花。所有的剪纸作品与周围的环境浑然 一体,相映成趣,显得十分的庄重、大方和协调。除用于室内装饰外,剪纸 还是许多民间刺绣作品如枕头花、鞋花、围裙花、童帽花和荷包花等的底稿。 清朝中期诗人杨宾对宁古塔地区剪纸艺术的运用有如下称道:
剪纸为灯号牡丹,
西关爆竹似长安。 谁家年少黄金勒, 醉里垂鞭处处看。

民间木雕


  满族的民间木雕产生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历史悠久,沿袭至今。尤 其是宁古塔地区的民间木雕最具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
  山区满族住房早期大多都是用圆木刻凿而成,房顶上覆盖着桦树皮,烟 囱是空心大树。这种用木头经过简单加工而成的房子满语叫“周斐”,俗称 “木克楞”。住房周围的围墙也是用木头障子、木头栅门。迄今居住在镜泊 湖南湖头五凤楼村的满族仍保持着这种习俗。为防止松鼠、田鼠等糟踏粮食, 山区满族人用 4 根圆木为柱搭起称作“哈实”(俗称“苞米楼子”)的粮仓, 既美观大方又经久耐用。“苞米楼子”上面的横木都是凿刻而成。
  满族先人家庭使用的绝大部分炊具都是用木材刻制而成,如木头水瓢、 木头碗、木头盆等。此外,还有洗衣板、捶衣棒、靰草棒子(专用来砸 靰草)、木桶等。
  满族在生产中也广泛运用经过雕刻而成的木制工具。如用带木叉的小径 木掀成的权子、用木板削成的木锹、用木材的自然弯曲制成的木犁及镰刀把 等,都是满族人造型独特的雕制生产工具。
  除此而外,渔猎经济在早期满族先民的生活中也起着巨大的作用,而船 当然是他们不可缺少的工具。满族早期使用的独木舟都是用大直径的圆木刻 制而成的。冬季雪上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爬犁”也是用小径圆木凿成。用 桦木筛板制成的“摇车”和用空心木刻成的马槽至今在农村还被广泛应用着。 此外,满族的许多供奉神像也是用木头雕刻的。
  
满族的传统乐器


  满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极其丰富多采 的文化艺术,而满族种类繁多的各种乐器正是这文艺沧海中的一朵奇葩。
满族的吹奏乐器主要有以下几种: 牛角:最初是狩猎时进围的信号,后来广泛应用于征战中,声音浑厚嘹
亮。
  布拉:即鹿哨,用桦木或驯鹿角做成,长 5 厘米左右,是一种吹口很细 的口含乐器。满族先民最早使用布拉诱猎鹿,后来用于歌舞伴奏。
  海螺:也称贝、法螺或梵具。用海螺制成,螺尾钻有一个小圆孔。海螺 最初是蒙古喇嘛歌乐队中重要的乐器,传入满族地区后,常用于作战和重大 仪式上。
  龙笛:木制,多为 7 孔,宫廷使用时龙笛的两端分别雕有向上弯曲的龙 头和龙尾,涂成深棕、红色或黄色。
满族的弹拨乐器有: 莫库尼:即口弦琴,用金属片制成,其形如钳,外圈中部连着弹簧,簧
舌尖端向上弯曲。演奏时,左手执器,右手拔弹簧舌头端,以使其振颤发音。 除满族外,还有鄂伦春、鄂温克等北方少数民族也使用口弦琴。
满族琵琶:呈半梨形,木板蒙面,上设十品,高音品两侧有月牙形的音
窗,琴头向后弯曲,上设 4 个弦轴,张 4 根丝弦,是满族歌舞及宴会时的主 要伴奏乐器。
满族的打击乐器主要有以下几种:
  节:又称簸箕,一般用柳条编制而成,宫廷使用的节用竹子编成。演奏 时左手执节,右手拇指、食指夹握两根竹著,以打、拨、划发出高低快慢不 同节奏的音响。早在金代,节已成为歌舞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清代时广泛 用于民间及宫廷的歌舞伴奏。
哈利马刀:俗称响刀、神刀,是用金属片制成的圆头刀片,长 1 米左右,
宽 0.06 米。刀头和刀背缀以铁环,一般刀头 3 环,刀背 9 环,所以又称九环 刀。舞刀时,刀和环相撞,发出十分有节奏的音啊。
嚓拉齐:汉语称拍板,由两大、一小(或多个)长方形木板组成,用细
皮绳或丝绳将木板连在一起,演奏时使之相互撞击发出声音。嚓拉齐不仅是 萨满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也是民间及宫廷歌舞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
托利:即铜镜。最初是一种舞台道具,在演出时,五六个女子站在舞台
旁边,双手各持一块铜镜,忽高忽低地晃动,以增加场上热烈气氛和舞台效 果。后来逐渐成为舞具和民间打击乐器。有的萨满穿的神裙上缀有两个铜镜, 跳动时,铜镜相击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西萨:即腰铃,用金属片制成,形如小喇叭筒,每根筒上置一个小环, 用皮绳或铁丝将 32 个小喇叭筒缀钉在一个皮带上。表演时扎在腰上分别作 甩、摆、顿、颤、摇、晃等动作,使铃互相撞击发出声音。
  八角鼓:鼓身八角形,框用木制成,单面蒙以蟒皮,周围嵌有响铃,并 饰有丝穗。演奏时用手指弹击鼓面发出鼓声,摇震鼓身发出铃声。八角鼓象 征满族八旗之间的团结。
  上述满族的传统乐器,大多数都是由满族先民们在漫长的生产及生活实 践中创造发明的,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满族舞蹈


  满族人能歌善舞,每逢佳节、喜庆、婚嫁、出征、凯旋、祝寿、祭祀等 都要歌舞助兴。其舞蹈艺术地再现了满族人民劳动生活、风俗习惯和精神风 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舞蹈有:
  莽式舞:这是清代最为流行的民间舞蹈,尤其是每逢筵席,男女主人依 次翩翩起舞,周围的人拍掌唱歌附合,场面十分热烈。莽式舞的主要特点是 举一袖于前,反一袖于背。舞蹈包括织网下海、骑射打猎等动作,充分反映 了满族先民们的主要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劳动特点。到清末莽式舞发展为九 折十八式。九折即九组舞蹈动作,依次是:起式、摆水(打渔姿式)、穿针
(织网姿式)、吉祥、单奔马(打猎姿式)、双奔马(出征姿式)、怪蟒出 洞、大小盘龙和大圆场。十八式即十八个舞蹈姿势:手、脚、腰、肩各三式, 转、飞、走各两式。
莽式舞进入宫廷后,成为规模宏大的庆隆舞,舞姿也趋于优雅柔媚。 庆隆舞:这是最典型的清代宫廷舞蹈,气势恢宏、豪迈,节奏强烈、鲜
明,完全是满族剽悍、豪迈的民族风格和戎马狩猎生活的艺术再现。按《钦 定大清会典·事例》规定:庆隆舞乐伴奏者 66 人,穿石青金寿字袍豹皮褂; 伴唱 13 人,穿蟒袍豹皮褂;舞者 58 人,穿黄画皮套、黑羊皮套、朝服等。 采用的是民间莽式舞的基本队形。庆隆舞后来又分文、武两种,武舞称“扬 烈舞”,文舞称“喜起舞”,其舞蹈内容也有了区别。满族民间后来也跳庆 隆舞,如民国初期,宁古塔一带的满族流行跳喜起舞,舞蹈者多为少女或青 年妇女,身着彩服,头戴豹皮女平帽,边歌边舞,用柳条簸箕、拍板、手鼓、 串铃等伴奏。
野人舞:这是居住在张广才哈、宁古塔一带的巴拉人的狩猎舞蹈。舞时,
男子腰围豹皮短裙,女子腰扎柳叶裙,男女都戴豹皮小帽,在野外围篝火跳, 内容是表现猎兽、撕打以及男女情爱。风格纯朴、粗旷、舒展,充满了山村 野趣。
跳皮子:昔日宁古塔一带满族大户的新年喜庆舞。起源于东海窝集人的
狩猎舞。往昔猎人在树林里收围时,升起篝火,4 个人抻开一张熊皮,1 人在 熊皮上起舞,越跳越高。有时,4 人用力一抻熊皮,舞者就趁力跃到半空中, 翻个筋头又落到皮子上为最佳。发展成喜庆舞后,形式略有改变。是时,用 柳木做成直径 0.5 米左右的大圈,上蒙带毛的牛皮。最多者可做到 9 个这样 的牛皮圈。舞者有男有女,一、三、五人不等,主要是根据皮圈个定数,每 人跳一皮圈,然后互相串花,高手可连跳 9 个皮圈,每个皮圈上舞姿各自成 套,一套比一套难度大,每当舞到高潮时,观众也可上去表演一番。伴奏用 鼓,观众边看边拍掌、唱歌,以助舞兴。
  笊篱姑姑舞:东北满族元宵节所跳的一种欢乐的集体舞。虽然各地舞姿 不尽相同,但都有柳枝贴彩像的“笊篱姑姑”。一个头簪彩花、身披红袄、 矫健敏捷的女孩举着“笊篱姑姑”在院中起舞,男女老少围着她边歌边舞边 拍手,直到深夜。舞时,以问答方式互相唱和,歌词长达十几段,内容都是 歌颂“笊篱姑姑”的俏丽和舞姿。这种轻松活泼的舞蹈流传至今。
  秧歌舞:有些地方又叫“扭大秧歌”,是满族居住地区迄今比较流行的 群众性舞蹈,形成于清代中期。按传统规则,秧歌队由 48 人组成,但实际上, 参加人员视情况多少不等。队形安排上,秧歌队前面是手持“花棍”的带路,
  
有煞公(俗称唱煞公词的)领队,后面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等。煞公是 秧歌队的主要角色,他们多数是民间艺人或歌手,具有触景生情和随编随唱 的才能。
  萨满舞:满族祭神舞蹈的统称。满族大(野)神祭中保留了相当多的原 始舞蹈。主要有如下几种:典雅优美的“玛苏密舞”(玛苏密或称玛克依瞒 尼,即舞蹈神之意);刚劲古朴的“蛮特舞”(蛮特是洪荒之初的创业始祖 神);施旗招展兵器熠熠的“巴图鲁瞒尼舞”(即勇士舞);马叉翻飞的“多 壑洛瞒尼舞”(多壑洛是满族祖先神中的孤胆英雄);轻盈柔美的甩袖舞; 以及模拟各种神兽灵禽的“动物舞”等等。这些舞蹈内容大多都是歌颂祖先、 英雄、神的功业神威,节奏强烈,舞姿别致,既充满了扑朔迷离的传奇色彩, 又充分表现了满民族的尚武精神。
  上述萨满舞蹈中,最有特点的是“动物舞”,它因各姓氏供奉的图腾及 动物神低的不同而异,常见的有鹰神舞、雕神舞、鸠神舞、蟒神舞、虎神舞、 野猪神舞、熊神舞等。这些舞蹈把各种动物的特性及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 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欣赏价值。
  
踢形头和采珍珠


  踢形头是满族入关前后十分盛行的一项体育活动。把猪皮或熊皮缝成圆 球形,内填绵软之物,或将猪膀胱灌鼓做囊成为现在足球大小的形头。比赛 时,双方队员身穿旗服,足蹬靰,并把靰浇水冻硬,球场设在江河冰 上或空旷之处。球场上划有三道横线,各有一名裁判立于线上,每位裁判手 持一根木杆或秫秸。开赛时双方队员列队于线上,一方开球,另一方则横立 于线上阻挡,其情景如同现在足球比赛罚任意球时所立的“人墙”。开球后, 一方向另一方冲击,对方则极力阻挡,比赛激烈,表现了满族剽悍、机智、 灵活的民族风格。比赛齐始后,哪方把形头先踢入线内,裁判手中的木杆或 秫秸落下即为胜者。这项体育活动源于满族先祖的狩猎活动。当他们射获猪、 熊、虎等野兽后,认为这是神灵所赐。于是就将兽头供奉在树桩上,围着树 桩饮酒吃肉,载歌载舞,并将剥下来的兽皮缝成圆球踢蹴追逐。两个部落相 遇,则用这种兽皮球角逐分出胜负。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几乎每年春 天都要举行这种比赛。对胜者往往赏以银两等物,并设宴欢庆。这样,踢形 头这项体育活动在满族群众中广泛普及,并深受群众喜爱。
  “采珍珠”也是一项很有趣的体育活动。珍珠,满语称之为“尼楚赫”, 满族认为它是幸福和光明的象征。很早以前,满族的先民就在松花江、牡丹 江流域采集珍珠。今天,满族群众中不但流传着许多优美动听的关于珍珠的 传说故事,而且还有许多模仿采珍珠内容的儿童游戏和体育活动,“采珍珠” 便是其中之一。
采珍珠体育比赛的规则比较简单。比赛有两个队参加,每队出六至七名
队员。比赛场地一般长 30 米,宽 15 米;中线两侧各划三条线,依次划分为 水区、限制区、封锁区和得分区。每队有一名队员站在得分区充当“渔网”, 手持一个直径 30 厘米、高 40 厘米的网兜,每用兜接住本方队员投来的一个 球即得一分。每队有两名队员充当“蚌”,手持球排站在封锁区内,拦击对 方投向“渔网”的球。其余队员充当“采珠人”,在水区进行进攻与防守。 比赛分上下两个半场,得分多者为胜。“采珍珠”对抗性强,又有很大的游 艺性,深受满族群众的青睐。

“赛威呼”


  “赛威呼”是一项比较古老的满族民间体育活动。“威呼”是满语独木 船之意,这种船长商丈余,头尖尾锐,一次可载数人,便于在小河湖泊行驶。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居住在江河湖泊周围的满族人都要举行“赛威呼”活 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渔猎活动在经济生活中地位的下降和生活环境的 改变、许多地方今天已改成了“陆地赛威呼”。比赛时,五人为一队,排成 一列,前四人共握两根木竿面向终点方向站立,第五人独握一根象征舵的木 棍面向起点方向站立。发令起跑后,四人正面跑,作舵手的第五人倒退跑, 以第五人即舵手到达终点的先后为胜负。赛跑的距离 30 米到百余米不等。
  
满洲棋


  满族的先民们很早就有下棋的习俗。金代女真贵族就特别喜欢围棋和象 棋。为保持骑射为主的娱乐方式和尚武传统,金世宗还曾下令禁止女真人的 下棋活动。清军入关后,满族,尤其是八旗军人下棋之风又逐渐兴起。满洲 象棋与汉族的象棋棋盘一样,以河为中界,寓岔南北交争的意思;棋子也一 致,但棋子的功能不同。将、仕、象、卒外的六个子可兼作车、马、炮之用, 各子交战机会多,但伤亡也快。满洲棋迄今在满族群众中仍很受欢迎。
  
别具一格的“嘎拉哈”游戏


  “嘎拉哈”满语指动物的后腿膑骨,就是连接腿骨和胫骨的那块骨头。 “嘎拉哈”游戏在满族中十分普及,不分男女老幼都可参加。满族玩“嘎拉 哈”游戏历史源远流长,中间还有一段发人深省的故事。
  传说大金国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大儿子金兀术从小任性淘气,习文练 武,一事无成。眼看金兀术一天天长大,阿骨打心中十分着急。最后他决定 让金兀术到松花江畔的深山老林中学艺。临行前,阿骨打给了儿子一张弓、 一把腰刀、一杆扎枪。金兀术向父亲保证学不到本领决不回家。金兀术先是 跟着一群猎人在松花江上叉鱼,没干几天累得腰酸腿疼,于是放弃了学习叉 鱼。接着他又和一伙猎人一块儿围猎,时间不长又泄气不干了。正当金兀术 在森林中徘徊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婆用一根小木棍打死了一只“山跳子” 送给他吃。金兀术就把自己的苦衷倾诉给了这位老太婆。老太婆听了后对他 说,如果他能够追上一只泡子,取来它的嘎拉哈,她就让他成为最灵巧的人; 如果他射死一只野猪,并取来它的嘎拉哈,她就让他成为最勇敢的人;如果 金兀术扎死一只熊,并拿来它的嘎拉哈,她就可以让他成为天底下最有力气 的人。金兀术听了十分欢喜,一口答应了老太婆的条件。然而,说话容易做 事难,金兀术历尽千辛万苦,遭遇无数的磨难危险,最后才拿到三种动物的 嘎拉哈。当他兴致勃勃地找到自发老太婆时,老太婆告诉他,他已经成为最 灵活、最勇敢、最有力气的人了。说话之间老太婆就消失了,金兀术知道这 是神人点化,于是磕了三个头后返回了家乡。后来,他在骑马、射箭、比武、 投枪的比赛中场场得胜,名声大振。他的几个哥哥请教成功的原因,金兀术 就把自己的经历叙述了一遍。从此,这件事不胫而走,女真人各家为了使自 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就把各种嘎拉哈收集起来,让他们朝上扔着玩,后来 成人也参加了这一游戏。于是“嘎拉哈”游戏成为满族传统的体育和娱乐活
动。
  早先时,除了鹿、獐、狍等动物的“嘎拉哈”外,还有一种用铜、锡等 仿铸的“嘎拉哈”,满语称之为“色尔图”。随着狩猎经济的衰退,后又改 用猪、羊的“嘎拉哈”,并涂上不同的颜色。其玩法可卧可仰、可侧可立, 多枚以上还可形成不同的组合,产生花样翻新的玩法。
  
四、依山傍海的辽西

军事重镇锦州


  锦州市位于辽西的东北部,东邻盘锦市和鞍山市,东北与沈阳市接界, 西南和西北分别与锦西、朝阳和阜新三市相邻。下辖古塔、凌河、大和三个 区,锦县、黑山县、义县、北镇满族自治县四个县。全市总面积 10301 平方 公里,总人口 293 万多人。居住着汉、蒙古、满、回等 20 多个民族。
  锦州市西部和北部是地势较高的辽西低山丘陵,东北部是辽河平原,南 邻辽东湾。锦州地处辽西走廊的北端,是著名的交通和军事重镇。锦州是一 座新兴的综合性工业城市,石油加工工业发达,空中航线已开通,锦州港正 在建设之中,铁路、公路四通八达。
  锦州市的旅游资源以山岳风景、海滨风光和历史古迹为主,医巫闾山、 大笔架山、奉国寺大佛、万佛堂石窟等著名风景区和景点,年年吸引着大量 游客。锦州的玛瑙雕刻、什锦小菜、沟帮子熏鸡、北镇鸭梨等,是当地特产。
  
锦州名景古塔昏鸦


  锦州古塔,位于锦州市古塔区城内北街大塔胡同。古塔建于辽代清宁三 年(公元 1057 年),至今已有 900 余年的历史。据说锦州古塔,是当时的锦 州节度使专门为收藏、供奉辽国大后赏赐的“舍利”而修建的。“舍利”是 梵语的译音,指佛祖释迦牟尼升天后,遗体在火葬时未烧化的残存物。在佛 教中,舍利被视为至上法宝,能够降伏一切妖魔鬼怪,所以得到舍利的人, 一般都要建塔供奉。
  锦州的古塔是砖造结构,八角十三层,实心密檐式,高约 57 米,基座每 面宽 8.24 米。塔身第一级保存较完整,每面雕有一佛二胁侍像。坐佛头饰华 美,表情端庄,衣纹流畅;立佛头戴花冠,身披袈裟,比例匀称,姿态各异。 十三级塔檐除第一级的一部分保存了下来,其余均已脱落。塔座现存须弥座 一层,束腰高 50 厘米,各面上有柱四,壶门五,里面雕有小坐佛。塔身外面
的许多装饰物,现在都已经失存。 尽管如此,登高遥望锦州城,最先看到的仍是高高耸立的锦州辽塔。每
当夕阳西下,玫瑰色的晚霞照耀着群峦环抱的锦州城时,便有成群的乌鸦, 背驮金辉,绕塔回呜。静静幽巷,喧喧乌呜,静动成趣,赏心悦目。锦州的 古塔,也是人们公认的辽宁大塔,早已成为当地的名胜景观。

辽沈战役烈士纪念塔


  举世闻名的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三大战役之 一。从 1949 年 9 月 12 日开始,到 11 月 2 日止,历时 52 天,东北人民解放 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歼敌 47 万,解放了东北全境。为了纪念战役的伟大胜利 和在这次战役中光荣牺牲的烈士们,辽宁人民在锦州市修建了一座辽沈战役 烈士纪念培,并就地修建了烈士陵园。1954 年始建,1957 年 11 月竣工。
  烈士陵园坐落在锦州市区东北部的平山上,占地 0.2 平方公里,四面围 墙,南面有花岗岩修饰的正门一座。园内种有松、柏、杨、桃及各种灌木, 荫绿一片,环境清幽。纪念塔雄踞于陵园北部的高处,巍峨壮观。纪念塔由 塔座、塔身、塑像三个部分组成,高 16.8 米。塔座呈正方形,共两层,南面 正中有石雕花环。塔身高 8 米,正面为朱德总司令手书的“辽沈战役革命烈 士永垂不朽”十二个鎏金大字。题词上方为红旗、五星、麦穗组成的石雕图 案。塔身两侧分别是解放军作战和群众支前场面的浮雕。塔上有高 6 米、重
18 吨的人民解放军战士铜像,左手持枪,右手前挥,气势雄伟。塔身背面是 叙述战役的经过和伟大意义的铭文。
  辽沈战役烈士纪念塔,在苍松翠柏的环绕下,巍然挺立,显得格外庄严 肃穆。
  
大小笔架山


  由锦州城乘车向南行 35 公里至西海口,在茫茫渤海的近海处,有大小不 等的两座岛屿。传说远古时期,这里是一片汪洋,后来二郎神担来两座山, 放到了大海里,才形成今天的这两座海岛。由于它们的形状如笔架,所以得 名笔架山。大小笔架山相距 2.5 公里。
  从岸上到大小笔架山,各有一条潮汐冲击而成的天然通道,叫做“天桥”。 关于“天桥”有许多迷人的传说,流传最广的是:在很久以前,有两位仙女 驾着五彩祥云来到大小笔架山的上空游玩。她们俯视人间,见到这里山青水 秀,鸟语花香,立刻被吸引住了。二人想把海岛与陆地连接起来,造福人间。 于是姐姐在大笔架山修桥,妹妹在小笔架山修桥,二人约定五更前修好。姐 姐生性刚强,不怕困难,她的汗珠落在水里,变成了一块块砾石,终于在五 更前把桥修好了。而妹妹因从小娇惯,桥修到一半时,因劳累就睡起觉来。 醒来后,看到天快亮了,急快捧两把土,洒向没有修成的一段。所以,今天 大笔架山的“天桥”是石子的,而小笔架山的“天桥”有一边则是土堆的。 这两座“天桥”,潮涨隐没,潮落显出,弯弯曲曲地把海岸与海岛连接
起来。
  大笔架山南北长 2 公里,海拔 76 米、登上大笔架山,首先看到的是一座 石造的山门,上面写着“光耀家国”,后面写的是“重道亲德”。这是当年 主持修山的道人贺保江所题,北京“石头刘家”雕刻。进山门,沿石路旋回 而上,便看见真人观和吕祖亭。真人观是女真人朱洁贞的坐化之处。吕祖亭 形如小塔,高约 10 米,两层,亭外有十五瞪石阶。上层有汉白玉石佛一尊, 下层有汉白玉石佛两尊。传说这里是吕洞宾等八仙过海时休息之所。再往南 行便是五母宫。五母宫是一座五间二层的石屋,上层已毁坏,底层每间有石 佛一尊。五位女佛,面南而坐,分别手执如意、石榴、书卷等,体态安祥, 身姿秀丽。在五母宫门前,耸立着两根石柱,上刻有巨龙攀柱,雕工精细, 活灵活现。
在五母宫南边,是三清阁。它位于大笔架山的最高处,是一座六层石楼
建筑,高 26.2 米,纯一色的石墙、石廊、石壁、石门、石梯、石龛,连飞檐 挑角、壁画门神,也是石刻。石群建筑的设计之巧,组合之精,刀工之细, 堪称建筑之上乘。登三清阁最吸引人的是站在平台上眺望大海。
过三清阁往南,还有“一线天”、“马鞍桥”、“虎陷洞”等名胜景观。

中国四大镇山之一医巫闾山


  闾山,位于北镇县西部,南北绵亘 45 公里,东西宽 14 公里,主峰望海 山海拔 866 米,属松岭山脉。
  关于闾山早在先秦文献中就有记载:“东方之美者,有医巫闾之珣玕琪 焉。”古人把全国名山分为五岳五镇,而北镇医巫闾山榜上有名。在东北, 闾山被誉为三大名山(闾山、千山和长白山)之首。
  有人说:“不览闾山景,无从识辽西。”自古以来,闾山就以风景优美 而闻名。山上树木繁茂,山峦相连,层层相套,岩洞泉壑,奇景无数,又有 许多古建筑惜落其中。每当春和景明,杏花、梨花竞相开放,漫山皆白,形 成了北方的“香雪海”,与苍松翠柏相辉映,充满诗情画意。到了秋高气爽 之时,满枝满树,硕果累累,芬芳四溢,漫步其间,大有心胸如洗之感。
  闾山自辽金以来,历代在此都有营建。辽代有望海堂;金代有悬岩寺、 胜览亭;明代有玉泉寺、清安寺、灵山寺、会仙亭、览秀亭等;清代有观音 阁、玉泉寺、大朝阳寺、海云观、青岩寺等。山中景物有些已随历史湮灭, 有些得到了恢复。
  望海堂,位于主峰望海山上,据史书记载,是辽太祖长子东丹王耶律倍 的读书之处。《辽史》中说:“王性好读书,不喜射猎,购书数万卷,置医 巫闾山绝顶,筑堂曰望海。”据说在天气晴朗时,从这里南望,可以看见茫 茫的渤海,望海山由此而得名。现今望海堂的遗址仍然存在,它仍旧是访古 的好去处。在主峰下东边的山谷中,有东丹王耶律倍的墓地显陵和景宗耶律 贤的墓地乾陵。
观音阁,明朝称清安寺,位于闾山风景区中部,主峰望海山的南面,是
游览闾山的第一站。现有前殿、正殿和两侧配殿。殿中均有重新彩塑的佛像。 闾中有清乾隆皇帝的“圣水盆”三字刻石和他题咏观音阁石刻二方,还有清 道光皇帝题观音阁诗石刻一方以及民国十七年(公元 1928 年)《重修旷观亭 记》石碑二通。
从观音阁进山后,即置身于景色奇丽的山谷中。过拱桥,前面不远,路
右侧一巨石上刻有“从善如登”四个字,是一个叫觉罗庆龄和尚题写的。再 往上,岩石间题铭就更多了。据传清代乾隆皇帝曾钦定“闾山八景”:道隐 谷、圣水盆、桃花洞、吕公岩、望海石、旷观亭、万年松和蝌蚪碑。此八景 都在这一带。旷观亭在观音阁东南方,是一个建在古松间的大角亭。道隐谷, 又称大石棚,它东面紧邻观音阁,是在石壁上突出的一个屋棺形状的大石, 它构成一个天然石窟,空间很大,可容数百人。石棚顶部,有一股清泉落下。 在它侧面岩石壁上,刻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唐代诗人王维的名 句。在石棚的下面,便是“圣水盆”,棚顶飘落而下的泉水,喷珠溅玉,丁 冬有声地落人一米多高、形状如莲花的“石盆”中。据说这“石盆”是金太 祖阿骨打起兵灭辽时,进军到闾山,见此石奇特,移置到这里以按泉水的。 现在的石盆,是重新制作的。桃花洞、吕公岩也在观音阁的西侧。望海石在 阁西侧更高的山岩上,它危石独立,非常险要,石壁上有马永题刻的“闾山 第一石”五个字。望海石这处名胜,是明代长城设在阎山中的一个烽火台。 在观音阁南面,由“南天门”再往南行,有玉泉寺、大朝阳寺。过鹅头 峰后,又有吐云寺、龙潭宫、圆通观、海云观、青岩寺、接待寺等。这里是
间山的又一风景区。

  玉泉寺,因岩畔有一股清泉而得名。泉水一年四季常流不断,清澈而沁 凉,故名玉泉。玉泉寺始建于明代,民国年间重修,有正殿三间,平房数间, 钟楼一座。正殿内塑有佛像三尊及十八罗汉像。钟楼内悬有清乾隆四十四年 题款铁钟一口。院内有明朝、清朝、民国时期重修玉泉寺碑记五通。寺后石 崖上还有关羽骑马浮雕像与明正统二年(公元 1437 年)的碑记。
  海云观,在大芦花山上,始建于元代,原名为云岩寺,清乾隆年间改为 海云观。海云观的建筑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是吕祖殿,位于山顶;中 层是石建券门,成洞窟状,古朴典雅;下层是道观的主体建筑,在石台基上, 有大殿五间,十分雄伟壮观。在殿东台地上,立有明朝、清朝、民国时期重 修海云观石碑六通及题名碑两方和石灯台一座。这里地势险峻,山崖陡峭, 下临幽谷,道观四周古松参天蔽日,景色奇险,引人入胜。
  青岩寺,在海云观西南 5 里外。寺院已遭到严重毁坏,现仅存遗址,但 这里风景优美,山石峭壁直插云霄,崖壁上有一石洞,可容纳数十人。洞外 古松甚多,蔽天盖日。洞东、洞西和洞顶,都有泉水涌流。洞上刻有“虚无 真境”四字。
  
李成梁石坊


  李成梁石坊位于北镇县城内鼓楼前。游人至此,常常驻足观瞻,遥想当 年。
  李成梁是铁岭人,明隆庆和万历年间镇守辽东的一员名将。他虽出身世 家,但因家境贫寒,一直到了 40 岁才袭职。他最初出任辽东险山参将,后来 升为辽东总兵官。李成梁骁勇善战,屡歼入侵之敌,多次打退蒙古、女真的 侵扰。他指挥的将士“师出必捷,威振绝域”,“成梁镇辽二十二年,先后 奏大捷者十”,为保卫明朝东北边疆立下了战功。明万历七年(公元 1579 年)被封为宁远伯,万历八年(公元 1580 年)明神宗朱翊钧为表彰李成梁的 功绩,命辽东巡抚周咏等人在广宁卫修筑了这座石坊。
石坊是一座全部用淡紫色的砂砾岩建造的牌楼,为四柱五楼式,高 9 米,
宽 10.5 米。柱上遍布动物、花卉浮雕,柔美飘逸。石坊基座坚固,历经数百 年,无残缺之处。坊额上竖刻“世爵”二字,字体刚劲醒目,其下横刻“天 朝诰券”及“镇守辽东总兵官兼太子太保宁远伯李成梁”等字样。
李成梁石坊极为精致,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观赏价值。

崇兴寺双塔


  北镇名景崇兴寺双塔,位于县城东北隅。两塔形状酷似,间距 42 米,东 西相望,东塔高 47 米,西塔高 45 米,属辽代中后期建筑,是我国 3000 多座 古塔中的一对姐妹塔。
  双塔均为砖筑实心、八角十二层密檐式结构。基座共八面,每面宽 7.3 米。下部为石砌,系后世增修,用以保护塔身。基座又分数层,各层雕饰不 同花纹,最下两层雕有狮子、负重力士和莲瓣等。其上为斗拱,斗拱上雕有 曲水、万字栏板。再上层为大层仰莲座,座上便是第一级塔身。每面塔身下 部都有拱龛,龛内雕有坐佛,外立胁侍,上饰华盖、飞天及铜镜。其上十三 级,每面壁上均嵌有铜镜三面。八角檐上挂有风铃。塔顶有莲座、宝瓶及銮 金刹杆、宝珠和相轮等。
  双塔外形别致,秀丽挺拔,直插苍穹,虽历经 900 余年风吹雨打,至今 保存完整。
  
义县奉国寺大佛


  辽宁有句俗话说,“锦州塔大,义县佛大”。义县奉国寺的大佛与锦州 的大塔一样,远近闻名。
  奉国寺位于义县城内东街路北,原名咸熙寺,金代改名奉国寺,因殿内 塑有七尊大佛,也称七佛寺或大佛寺。
  奉国寺始建于辽开泰九年(公元 1020 年),建成初期,是一座规模宏大 的建筑群。寺内僧侣众多,诵经念佛之声昼夜不停,进香拜佛者络绎不绝, 香火旺盛。后来,岁月流逝、战乱侵扰,寺院的许多建筑被毁掉,唯有主体 建筑大雄宝殿,经过金、元、明、清历代修耷,仍然保持着辽代建筑的本来 风貌,至今保存完整。
  大雄宝殿坐落在奉国寺内后面砖砌的高平台上,建筑形式为五脊单檐庑 殿式,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高 21 米,东西长 55.6 米,南北宽 32.8 米,建 筑面积 1800 多平方米,气势宏伟壮观。大殿是以梁、柱、枯、斗、拱所组成, 梁仿和柱础上有莲花、宝相花、荷花和卷草等纹饰,刀法刚劲有力,这不仅 是大殿内精美的艺术创造之一,而且是辽代建筑中极为稀有的珍品。殿内四 壁都有壁画,画有十八罗汉和佛像,均为元、明时代的佳作。
殿中北面塑有迹叶、拘留孙、尸弃、毗婆尸、毗舍浮、拘那舍牟尼和释
迪牟尼像七尊,均端坐在须弥座上,是辽代杰出的彩塑。位于正中间的毗婆 尸佛最高,合座高达 9.5 米,两侧的六尊佛像由内向外一个比一个略小。佛 像面貌圆润,体态丰盈,庄严雄伟,均衡完整。在每尊佛像前都侍立着两个 胁侍,其高 2.5 米。东西两端还塑有天王像各一尊。放眼观看,佛像庄严肃 穆,胁侍和善可亲,天王刚劲有力,各有特点。七尊佛像前方与天王像平行 处摆有 21 件石雕供器,两边由南到北依次有记述金、元、明、清重修奉国寺 等石碑十一坊,后门内有明万历三十一年(公元 1603 年)重塑的倒坐观音像 一尊。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集建筑、雕塑和绘画艺术于一处的奉国寺进行了重
点保护,1961 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不断拨款修饰,广 植花木。现今,奉国寺已成为人民群众的游览胜地,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来这 里观光旅游。

万佛堂石窟


  万佛堂石窟,在义县城西北 18 华里的万佛堂村,南面紧临大凌河。这座 分为东西两区,共有大小十六个洞窟的万佛堂,凿刻在一块长约 60 米,高约
20 米的巨大凹字形岩石上。西区开凿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公元 499 年), 东区凿于北魏景明三年(公元 502 年),距今已有 1400 余年,它与山西大同 的云岗石窟一脉相承,在佛教雕刻艺术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辽宁省 最早最大的石窟群。
  西区共有九窟,分上下两层,下层是六个大窟,上层的三个小窟坐于二、 三、四号窟顶壁上。石窟由于长年风吹雨打,特别是受大凌河水的冲刷,除 第一窟外,其余五窟窟门都已崩塌或半崩塌。
  西区第一窟有窟门三座,高 2 米,正门刻有“佛光普照”四个大字。步 入石门,是一个两三人可并行的洞廊和一间能容 100 多人的窟室。窟内高约
5 米,平顶方形,长 7 米左右。里面雕有千姿百态的佛像群,大的高可近丈, 小的不过盈寸。有的立体全雕,玲珑剔透;有的倚壁浮雕,仪表生动。洞顶 上的飞天,轻歌曼舞,喜迎游客。盘柱玉龙,瞑目振须,八面威风。仅从这 一窟佛像的数量上看,除底面通行处以外,满洞皆佛,名为“万佛”实不虚 传。
第一窟西边的二、三两窟相连,窟室内同样存有佛龛、佛像、飞天、菩
萨像等。 四窟,呈不规则长方形,窟室内有叉脚弥勒菩萨像、供养人像、佛龛和
说法图及维摩洁与文殊问答像。
  五窟是一个大型石窟,现仅存后半部分。然而就是在此窟中,发现了开 凿石窟年代的材料——《元景造像碑》,碑文上记载着:“惟大魏太和二十 三年岁次己卯四月口午朔八日”“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元景上为皇帝陛下敬造 石窟一区”。它是研究万佛堂石窟的最重要的第一手材料。
六窟是万佛堂石窟中最大的一个。东西长 8 米,南北由于长年的风化和
河水的冲刷,只存在叉脚倚坐的大弥勒佛像一尊,像高 3.2 米。洞室内还有 半蹲式菩萨像、佛龛和飞天等。
七、八、九三个上层小窟,窟内佛像已残缺不全。
  东区有石窟七个,其中第三窟最大,第六窟石刻作品最多,有释迹牟尼 坐像、千体佛像、维摩洁与文殊问答像、半残的仁王像和百戏造像等。第五 窟内存有北魏《韩贞造像题记》,记载着东区建窟的年代及建窟人,是研究 东区石窟的重要资料。题记上的书法更是我国书法艺术中的瑰宝,被康有为 推崇为“元魏诸碑之极品”。
  万佛堂石窟对研究石刻造像艺术、佛教历史和东北地方史都有着极其重 要的价值,更是旅游观光者的好去处。
  
锦州贡品什锦小菜


  锦州的什锦小菜,产生于清康熙年问。相传在锦州城南渤海湾,从前居 住着一家姓李的渔民,家境贫寒。主人生活节俭,每次出海归来后,常将剩 余的虾倒在缸中,撒上食盐,日子长久了,缸里散发出阵阵虾香,吃起来味 道鲜美。后来,它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卤虾。离李家不远有个御马庄,一次庄 头进京,特意带上李家卤虾一坛,献给了康熙皇帝。当时正逢康熙皇帝食欲 不振,食下卤虾后胃口大开,从此李家卤虾成了贡品,称为“原封贡虾”。 有一天,李家突然发现卤虾缸中浮着一层油,品尝一口,味道鲜香。主 人便取出虾油,切了一些芹菜泡在里面,过几天一吃,芹菜清香爽口,非常 好吃。后来主人又在虾油中放入小黄瓜、豇豆、油椒,做成了四种虾油小菜。 康熙二十一年(公元 1682 年)九月,康熙皇帝又品尝到了虾油小菜,遂赞不
绝口。这样虾油小菜就取代了贡虾,成为锦州的贡品。
  清同治九年(公元 1870 年),李家后代李广春携其侄子李堂,来到锦州 城,在城内钟鼓楼东北角以“玉和成”为字号,开设了一个小铺。刚开始顾 客很多,生意兴隆,不久,又相继有四五个小菜铺开业。李广春为了保住生 意,战胜竞争对手,又对虾油小菜的制作技术进行了改进。他先将鲜菜用盐 水浸泡,排出水分后再卤制,使小菜味道更浓、保持时间更久。
清光绪末年,李广春把坛装小菜改成用柳条小篓装小菜。清宣统年间,
宣统皇帝的侍从曾来锦州取走两大篓小菜,篓上系红绳,贴商标。小菜的这 种包装一直沿袭至今。
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传统名产的恢复和发展,组织专人整理小菜
的制作技术,安排种植计划,保证小菜的原料供应,把原小菜发展成包括小 茄子、小黄瓜、芹菜、杏仁、豇豆、云豆、苤蓝、姜丝、地梨、油椒的“什 锦小菜”。现在,锦州的什锦小菜年产量达到了 100 万斤,远销日本、泰国、 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顾客的欢迎。

沟帮子熏鸡


  沟帮子熏鸡始创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 1899 年)。当年安徽有个熏鸡 的叫刘世忠,为生活所迫,逃荒来到沟帮子落脚谋生。他重操旧业,制作熏 鸡。由于熏鸡味道不浓,又不符合东北人的口味,食客很少,生意清淡。刘 世忠经过反复研究改进,效果都不理想,最后在一位老中医的指点下,在煮 鸡的老汤中,添加了具有开胃健脾、帮助消化的肉桂、白芷、陈皮、砂仁等 十几味中草药,这回熏出来的鸡既保持了祖传的特点,又增加了一种浓郁的 特殊香味。后又经过多次试验,掌握了最佳配方。从此刘世忠的熏鸡逐渐名 声大振。
  1910 年刘世忠去世后,他的熏鸡铺由三儿子刘振生继承。刘家熏鸡的产 量和质量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买卖十分兴隆。抚顺、本溪、佳木斯、通化 等地的许多商人都慕名专程前来购买刘家熏鸡。于是,沟帮子镇先后又开设 了其他几家熏鸡铺。到 1930 年初,发展到有杜、齐、孙、张、田等十几家熏 鸡店铺,但质量都远比不上刘家的好。
  解放后,刘振生熏鸡铺与其他几家店铺合营,成立了沟帮子食品购销站, 建立了熏鸡生产车间。在充分发挥刘振生、田子成等几位老师傅的技术专长 的同时,不断提高工艺水平,使熏鸡成了沟帮子的名产。
沟帮子熏鸡制作过程精细,有十六道工序,包括选活鸡、检疫、宰杀、
整形、煮沸、熏烤等。在煮沸配料上更是非常讲究,除采用老原汤加添二十 多种调料外,还坚持使用传统的白糖熏烤,同时必须做到三准:一是投盐要 准,咸淡适宜;二是火候要准,人不离锅;三是投料要准,保持鲜香。所以, 加工出的熏鸡具有香气浓郁、色味俱佳、烂而连丝、咸淡适宜、营养丰富的 特点。

义县伊斯兰烧饼


  烧饼是一种普普通通的食品,但是,如果品尝了义县伊斯兰烧饼,就会 发现它有不同寻常的诱惑力。这种烧饼用料严格,制作精细,配料、和面、 火候,都有独到之处,做熟的烧饼色泽金黄、酥松起层、香脆适口,成为当 地老少皆宜的食品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这种烧饼的原籍并不在义县。解放前,义县回民胡海潮,为了谋生,经 人介绍来到锦州北街杨家烧饼铺学手艺。有一天,东北军的一位师长领着几 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外国人,来杨家烧饼铺吃烧饼,他们边吃边连声叫好。此 事一传十,十传百,这样杨家烧饼铺也就扬名全城了。不久,杨家烧饼铺就 改名为“伊斯兰烧饼铺”。
  日伪时期,胡海潮回到义县与马贺仁、马广太合伙开设了“三友饭店”, 同时挂出“伊斯兰烧饼”招牌。这一传统的技艺后来由马贺仁继承发扬下来, 现已形成七种风味的烧饼:甜香酥松的白糖南桂馅烧饼;香甜酥焦的玫瑰烧 饼;香甜酥脆的豆馅烧饼;酥脆醇香的澄沙烧饼;酥香适口的牛肉馅烧饼; 酥脆咸香的油盐烧饼和外焦里酥的盐馅烧饼。这七种烧饼同出一宗,但风味 各异。
  
玛瑙雕刻


  锦州玛瑙雕刻,历史悠久,蜚声中外。锦州玉器厂继承和发展了祖国的 文化艺术遗产,生产了大量的玛瑙和玉器工艺品,成为全国闻名的玉雕工厂 之一。
  玛瑙是一种名贵的玉料,它的成因要追溯到亿万年前。由于地壳的剧烈 运动,岩浆从火山口喷出,形成熔岩,岩浆中混有的各种被熔解的矿物质, 冷却凝固后成为各种石料,玛瑞便是其中一种。它含有钙、镁、铁的硅酸盐, 后经土中酸化作用,形成红、黄、绿、白、灰、蓝、黑、紫等色,故有“千 种玛瑙”的美称。玛瑙质地坚硬,形状各异,种类繁多,产于我国辽宁、黑 龙江等省。
  玛瑙雕刻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很复杂,由于玛瑙料硬度大,性脆,琢磨难 度大,不易加工,所以要经过“相玉”、“巧用俏色”、“量料取材”、“因 材施艺”的设计,通过切、扣、划、钻、冲、压、勾、撤、顶、撞、擦、透、 拉、串、光等工艺加工,才能雕琢成一件精美的玛瑙工艺品。
  锦州玉器厂生产的玛淄品种,有人物、花卉、鸟兽、素活以及旅游纪念 品小件等。工艺品设计精湛,巧夺天工,有的玲珑剔透,情趣盎然;有的古 香古色,撩人思绪:有的栩栩如生,神彩飞扬。特别是用水胆玛瑙雕刻的工 艺品“水帘洞”,更被视为稀世珍宝。
水胆玛瑙是玛瑙在形成时,里面包着一股水的玛瑙。这种玛瑙世间极稀
少,发现了它,就是发现了宝物。如果把它雕刻成工艺品,那就真是“无价 宝”了。幸运的是,锦州玉器厂就发现了一块里面约有一公斤水的水胆玛瑙。 经过艺人的苦心琢磨,将玛瑙的水胆部分雕成了“泉水”,围绕泉边有各种 小生物嘻耍,形成鱼游蛙鸣,彩蝶飞舞,小猴摘桃的生动活泼的“水帘洞” 画面。此件珍贵工艺品,已被列为国宝,现由国家收藏。
锦州玉器厂的玛瑙工艺品,具有色泽鲜艳,造型优美,雕刻精湛,光洁
度强等特点,很受中外人士的珍爱。

锦州塑料花


  1964 年秋,锦州塑料花厂试制出我国第一枝塑料花,在此基础上,经过 技术人员的不断辛勤努力,塑料花工艺得到逐步完善。由枝花发展到盆花, 又由盆花发展到盆景。
  锦州的塑料花种类繁多,造形逼真,令人称奇。各种盆景五光十色,有 神态潇洒的大菊花、雍容华贵的牡丹花、艳丽夺目的剑兰花、含笑迎人的玫 瑰花??陈列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的两株苹果树,就是锦州塑料花厂的特制 产品。
  锦州塑料花,已经盛开了 30 个春秋,获得了累累硕果。1984 年在全国 工艺美术产品百花奖中获得冠军殊荣,一举夺得本届百花奖的“希望杯”。 在以后的历次评比中,其产品也都名列前茅。多年来,锦州的塑料花远销五 大洲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普遍受到国际友人的称赞,在美化人类生活环境 方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锦州不演《金钱豹》


  辽西地方戏曲历史悠久,伶人轶闻、趣事颇多,有关艺人戏德、情操、 技艺等的传说,民间有口皆碑,流传不衰,锦州不演《金钱豹》就是其中之 一。
  此事还须从民国十五年说起。当时锦州文明茶园始建成功,开台戏便是 艾月楼与张庆元合演的《金钱豹》。
  艾月楼,唐山坐科,专演武生。他中等身材,扮相俊秀,功底扎实,刀 枪把子无一不通,尤以舞大刀、耍叉而称雄艺坛。
  《金钱豹》开台那天,戏园坐无虚席,连过道都挤满了人群。紧锣密鼓 之后,艾月楼登台亮相,一个“碰头彩”声震屋宇,只见他——金钱豹手托 钢叉,耍圆满台,时而以背滚叉,时而以脚勾叉,时而以臂拢叉,身如磁铁, 钢叉绕身而转。他头带“拖头”,长约四尺,甩、抖、缠、绕,一丝不乱。 观众看得已是目瞪口呆,如醉如痴。谁知他还有一手惊人的绝活。只见他站 在台口,骤然将手一扬,手中钢叉如箭飞出,直奔台后木柱,不待观众看清, 钢叉已牢牢扎于木柱之上!飞叉出手,全场喝彩,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张庆元,锦州当地艺人,善演二武生兼摔打花脸,他手脚利落,摔打尤 佳,扮相英武,专傍名角。他在《金钱豹》中扮演的“猴儿”亦称一绝!开 始,他在上、下场和中场有三个平地“壳子倒接叉”的高难动作。他的壳子 高可平身,腿弓背平,落地沉稳。更为精彩的是,他站在三张桌加一把椅子 的高处,待艾月楼将钢叉对他抛出,飞叉如箭,就要刺到他咽喉的一瞬间, 只见他突然伸手,倒接飞叉,一个大元宝“壳子”,由高处摔落台上??观
众先是一愣,继而大惊,随之欢声四起,喝彩声响如雷!
  这出戏外地艺人,有的目睹,有的耳闻,自知不如艾、张,因而到锦州 献艺时,一般都不敢演此剧,从此,“锦州不演《金钱豹》”之说,也就慢 慢流传开了。
  
旅游胜地锦西


  锦西市位于辽西地区东南部,东南濒临渤海,西南与河北省相邻,西北 与朝阳相接,东北与锦州市为界。下辖连山区、葫芦岛区和南票区三个区, 绥中县和建昌县两个县以及兴城一个市。土地总面积 10343 平方公里,人口
近 253 万,主要由汉、满、蒙古、朝鲜、回等民族构成。 锦西市依山傍海,地势由西向东逐渐下降,东部滨海平原东西宽度只有
8~15 公里,为著名的辽西走廊的一部分。矿产资源主要有钼、铜、锌、煤 等,杨家杖子矿务局是全国最大的钥矿生产基地。目前锦西工业生产部门比 较齐全,其中石油和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占重要地位。农业生产以玉米、大豆、 花生、棉花为主,盛产苹果和白梨。沿海水产资源丰富,盛产海盐。
  锦西市旅游资源丰富,集古城、温泉、海滨风光为一体的兴城是著名的 旅游胜地,还有菊花岛、绥中的长城等,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来这里观光、 旅游、疗养。
  
兴城三宝“古城、温泉、菊花岛”

风貌犹存古兴城
  兴城,即是明代著名的宁远城,清代称宁远州。它位于渤海湾的北岸, 兴城河畔,附近是滨海平原,北部是丘陵山地。这座明清两代的著名古城, 城墙是砖石结构,外面包砌青砖,里壁用石块砌成。墙高达 10 多米,底宽 6 米多,上宽 5 米,并有女墙,城门外部建有半圆形瓮城。城池高大结实,城 门上部建有城楼,重檐高耸,气势雄伟壮观。
  兴城始建于明宣德五年(公元 1430 年),总兵巫凯、都御史包怀德负责 组织实施。工程规模很大,城池呈正方形,“周长五里一百九十六步,高三 丈。池深一丈五尺,周长七里零八步”。有城门四座,东西南北各门分别称 为春和、永宁、延辉和威远。另外明朝还建有外城一座,“周长九里一百二 十四步,高如内城”,也有城门四座,东西南北各门分别称为安远门、迎恩 门、永清门和大定门。在城的四角设有层楼。
  明朝末年,袁崇焕镇守宁远城时,为了抵御后金努尔哈赤的军事进攻, 花费了两年的时间修缮宁远故城,达到了“高三丈二尺,雉高六尺,址广三 丈,上二丈四尺”的规制。
清乾隆四十二年,对宁远内城进行修耷,外城被废置。修城竣工时,刻
石嵌于四面城门侧壁上,北门上嵌有:“北面自西北角台起,东南角台止, 通长二百六十五丈六尺五寸。乾隆肆拾壹年捌月,佐领依才保、知州伊希安 修”。这是清代修缮宁远城的规模。
在历史上,这座古城曾发生过不少大事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动人的史
话。如明末清初著名的“宁远保卫战”、“宁锦大捷”等都发生在这里。 明天启六年(公元 1626 年)正月,努尔哈赤率领 13 万剽悍的八旗兵,
浩浩荡荡向山海关挺进,一路过关夺隘,捷报频频。但进军到了宁远城时,
却受到明朝大将袁崇焕的有力抵抗。袁崇焕率领将士坚守宁远孤城,组织城 内军民,联防固守,每次交战,他总是身先士卒,战斗在最危险的地方。后 金军发动的三次猛攻,都被袁崇焕组织的闽卒,用西洋火炮击退了。后金军 遭到惨败,努尔哈赤也身负重伤,退军沈阳,不久,他因炮伤发作,死了。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宁远保卫战”。
明天启七年(公元 1627 年)五月,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又率大军围攻
锦州、宁远。清军先围攻锦州,未能取胜,又转攻宁远,并从沈阳调来重兵, 企图全歼守军,拿下宁远城。袁崇焕采取内外合击的方法,组织兵力,用火 炮猛击清军,清军再次惨败,退回沈阳,这便是著名的“宁锦大捷”。
  不久,明朝崇祯皇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将袁崇焕处死。从此,宁锦 防线也就徒有虚名了。
  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兴城古城,现在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明城。新中国成 立后,政府多次拨巨款进行维修,使古城面貌焕然一新。电影《三进山城》、
《吉鸿昌》和《济南战役》等银幕上展现出的高大城墙、巍峨城楼,就是这 座远近驰名的古城风采。今日的兴城,依旧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貌。兴城的 明代城市特色浓厚,并计划逐步实现建筑外观、室内装饰和经营的产品等, 都具有明代特点,供游人参观游览。
·兴城八景话温泉·
出古兴城南门,沿着林荫夹道的柏油路,前行五里,就进入温泉疗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