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爱你最美和声:欲知新兴市场崛起之意义 19世纪末历史可借鉴 | 视点 | 专栏 | cn...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5 18:38:39

欲知新兴市场崛起之意义 19世纪末历史可借鉴

2012年 1月 20日 星期五 10:37 BJT 

(本文作者为路透专栏撰稿人,以下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撰稿 James Saft 编译 张涛/蔡美珍

路透1月19日电---要想了解当前新兴市场崛起在经济及金融上的意义,可以回顾一下19世纪末的情况,当时与现在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不论形势的发展是快是慢,也不论其变化是温和还是剧烈,我们显然正不断推进,从一国独大蜕变为群雄并立.

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MPC)委员普森认为,也许可以从1870-1910年的这段时期找到重要线索,据此来判断全球经济成长前景和探索管理全球经济的适当方式,确定投资模式和预测回报情况.当时就是一个多极世界,英国高高在上,但面临美国等列强的强烈挑战,当时的美国相当於今天的中国.

"回顾1870-1910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可以得到有益的启发,"普森周二在伦敦演讲时表示.浏览英文讲稿,请点击(here)

"虽然当时与现在的情况不能完全相提并论,但我认为,未来几年这两个时期的相似性会更加明显,尤其是因为主要经济体中处於主导地位的政治势力,与西欧歌舞昇平年代的贵族和资产阶级有相似的利益诉求与意识形态."

可以对比一下:19世纪有根深蒂固的的地产利益集团,现在则有多种利益集团--从银行、传媒到医疗保健等行业,都获得了政府保护的特许经营权.19世纪,精英们的地位受到快速下降的运输成本的威胁,尤其是运输成本下降驱动食品价格走低;现在,精英们面临互联网和信息成本下降带来的类似挑战.

关键是全球化将继续得到支持,尤其是新兴市场大国的支持,这些国家不断壮大的中上层阶级是主要受益者.将来可能缺乏一个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的全球警察,普森认为这会导致供应链变得更加破碎,因为企业试图避免其商业机密沦为进入特定市场所需付出的代价.

那麽,19世纪末的全球经济是什麽样的风貌呢?那时局势非常动荡,可以做为发达市场代表的英国变化更形剧烈,而美国的动荡程度更可谓之极端.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因为当时全球实行金本位制,决策人士(当时还没有美联储)基本上没有什麽工具可以用来应对经济下滑.

节衣缩食年代

劳工阶层境遇凄惨,薪资成长赶不上整体经济成长,景气频繁地迅速下滑,大规模失业潮一波波涌现.

其中一个最为相似之处在於,不论是现在或19世纪末期,主流的经济教条都是强烈信奉物价稳定与预算纪律.有好几种方式可以解读这点.有人或许会说,美国的经济优势地位,使其能够恣意采取其他国家会认为风险太高的政策,这多少助长了把凯恩斯式赤字支出当作一种经济工具的依赖现象.

撙节、剧烈波动、以及科技进步,这些因素通常会有助於压抑通货膨胀,而且在遭到意外冲击时,将产生通缩风险.

一个众多强权并存的世界,也代表着储备货币由美元独大的情况会逐渐消失,市场对美债的自然需求而让美国享有的潜在利益料减弱.

虽然有些人认为,金融活动受到压抑的情况将加剧,也就是政府为自身债务融资需求而占用投资资本的情况增多,但普森认为,这会促进更多投资多元化.事实上,虽然在19世纪时,许多国家政府大力要求投资人持有政府债权,但当时的投资组合普遍都呈现高度国际多元化.

这是很有道理的.比方说,如果你是爱尔兰人,而且被迫要持有大量爱尔兰债权,你当然大有理由设法让其他资产配置远离爱尔兰经济,一方面是以防遭到更多不合理的配合要求,另外也是避免自己完全押注於爱尔兰的经济成长.

这种分散配置未必永远成功.以英国和美国投资人而言,当时的公债收益率创造了高於股票的报酬率,而且波动情况较低.当然,这不能套用在奥地利或德国的投资人身上,这些投资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强烈认识到分散配置的好处.

将自身投资与政府政策切割、以及分散到母国以外市场的好处,这些一体两面的历史教训未来几年即使没能让人牢记在心,但也将一再地获得实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