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爱琪酒后爱上司机:全球时代的互联网冲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10/05 14:00:45

全球时代的互联网冲突

www.eastmoney.com2010年03月31日 16:11王瑞斌绿公司 手机免费访问 eastmoney.cn|字体:大中小

  全球化经济范式大转型时期,Google在数字空间对民族国家发起挑战,是一种必然。

  “Google事件”发生之后,美国政府迅速回应。声明发表当晚,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即表示对该事件“深感不安”,“希望北京对Google邮箱被渗透一事作出解释”。奥巴马新闻秘书罗伯特·吉布斯也强调,总统高度关注此事。

 

  一周以后, 1月21日,希拉里在美国新闻博物馆发表了“互联网自由”的演讲,呼吁将“技术进步”与美国价值观同步起来,并对Google声明给予肯定评价,号召其他技术公司以Google为榜样,就全球性对互联网自由的威胁,做出积极行动。

  希拉里此举迅速引起了中国政府和民间舆论的不满,纷纷指责Google与美国政府合谋对中国展开互联网外交,干涉国家信息主权。至此Google事件从一个商业问题演变成一个政治问题,从一个跨国公司的权益主张,演变成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对峙。

  各种各样相互冲突、对抗的主张与批评充斥了媒体,构成这个互联网全球化时代最吊诡的舆论风暴,在吸引大量眼球的同时,又令人纠结万分。恰如英国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所说“面对这种对划时代的变化的体验,有一种深刻的矛盾,它使我们的公共话语处于一种语无伦次的境地。”

  这种状态只不过表明了,人们面对全球经济社会范式大转型时期错综复杂、矛盾纠结的严峻现实,都还没有做好准备。

  互联网自由的国家逻辑

  当人们为Google声明迷惑不解,对美国政府迅速介入感到惊讶,甚至怀疑在互联网问题上向中国发难可能已成为美国政府一个“战略上的、有计划的行动”之际,显然对于美国这种选择背后的历史脉络和国家逻辑缺乏清晰的认识。

  美国的自由理念向来与一种对信息政策的理解密不可分,美国人把信息视作所有人共有的社会财富。事实和思想不属于任何人,也不应被压制、审查或监管,而应当被发现、传递、并在思想市场上自由交易。阿尔弗雷德·钱德勒因此指出:“信息在美国社会中扮演了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美国人将信息视为构成其社会、经济和政治世界的关键基石。”

  这种信息自由传统可以追溯到美国建国之初。1760年代北美殖民地反抗英国政府的商业监督、税收控制和舆论审查之际,就成立了“通讯委员会”,并将“培养知情公民”当作对大英帝国议会立法抗议的目标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乔治·华盛顿等革命家通过报纸、小册子发表意见、传播信息,动员民众摆脱大英帝国统治建立一个崭新国家。这是北美社会信息自由主张的先声。

  后来的美国独立战争,就是在“通讯委员会”的领导下展开的。独立战争结束之后有关“公民知情权的”承诺被写入各州新宪法及联邦宪法的条款之中。之后的宪法第一修正案,明确提出保护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这是18世纪美国人政治觉悟的核心内容,也是建立合众国的核心力量。

  正是在同样的价值观和使命之下,美国独立后本杰明·富兰克林出任邮政部长,建立美国邮政系统。美国国会颁布了《1792年邮政法》并予以财政补贴,支持邮政服务以低廉的费用和较快的效率将印刷品信息快速传达整个国家,促进信息自由流通。

  钱德勒把这视为是美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开端。并且把由此引发的持续300年的信息革命,当作是驱动美国国家转型的根本力量。后来的19世纪的铁路、电报、电话,以及20世纪的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和互联网,都是这一基本逻辑的延续。300年来,对信息自由的主张和对信息自由对驱动国家转型、社会进步的信念一直是美国社会的基本共识。

  一直到1993年克林顿和戈尔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互联网高速发展,信息产业因此成为驱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美国推行信息自由的国家逻辑就从来没有改变过。希拉里·克林顿如今对互联网自由的主张,不过是其国家逻辑的一贯延续。

  在某种意义上,希拉里“互联网自由”的讲话恰是十几年前戈尔“首先将人们置于信息时代”演讲的翻版。那时候戈尔也明确提出“我们不应把信息产业本身作为发展的最终目的,而应当把它作为一种被用来创造经济效益、提高生活水平和加强人类最基本价值准则的工具。数字时代对我们最重要的贡献不在于产生了新生事物,而在于复兴了旧的价值观念。”

  正是这样一套理念及其统摄的治理框架下,美国的信息服务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成为美国过去十几年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并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头号信息产业强国。美国不仅孕育和培养出诸如微软、苹果、惠普、甲骨文、Google等一批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信息服务企业,而且主导了全球信息产业技术标准、抢占了信息技术创新的制高点,有效地强化了国家竞争力,巩固了和提高了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到2007年,全球信息产业规模约为46490亿美元,美国的信息产业规模已经占到球的40%。信息服务业已经成为美国最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之一。2009年奥巴马上台后推行的经济改革计划核心除了启动新能源革命外,最重要的一部分即继续推进和深化信息产业革命。

  希拉里“互联网自由”的主张与美国国家战略是一致的,那便是巩固并加强美国信息服务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主导地位,为美国互联网公司的全球化布局提供政治支持。

  实际上,在2006年2月美国国会就通过了《互联网自由法案》,这部法案目的就是“促进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保护美国企业”。该法案明确指出“通过互联网迅速提供充分及未经审查之信息,业已成为美国主要产业之一,亦是其主要出口产品之一。互联网政治审查会降低服务质量,并最终威胁美国国内外产业自身可靠性及生存力。”

  而且在该法案主导下成立了隶属于国务院的全球网络自由办公室,明确提出“推动通过任何不受限制的媒介获取和传播信息、思想的权力应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所有美国载体影响力,包括外交、贸易政策以及出口管制等手段,支持、促进并加强促进信息自由传播的原则、做法和价值观;禁止任何美国企业参与限制互联网自由国家的对网络内容的政治审查行为。”

  在《互联网自由法案》约束下,奥巴马访华倡导“互联网开放”,Google提出“重新审视中国商业运营”,希拉里重申“互联网自由”主张,一点也不令人奇怪。恰如希拉里在演讲中所说“推动这一计划,将我们的原则、经济目标和战略优先级统一到了一起。”

  Google事件既不是单纯的商业问题,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政治问题,而是一个互联网全球化处境下的政治经济学问题。

  全球化以及来自公司的挑战

  当初克林顿和戈尔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之时,美国国会议员爱德华·马基说“来自华盛顿的好消息就是国会里每一个人都支持信息高速公路的提法。坏消息则是没有人知道它意味着什么。”

  身处历史变化中的人们并不总是能够看清楚变化的意义。然而,迈克尔·哈特则从长的历史谱系中为我们揭示出这一变化的意义。

  在《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一书中,迈克尔·哈特认为从中世纪以来,经济范式经过三次转变,每个范式均受主要经济部门的界定:在第一个范式中,农业原料的开采是经济主体;在第二个范式中,工业与可持续商品生产占据优势地位;而目前的第三个范式中,提供服务和掌控信息,则是经济生产的核心。范式的转变就经济核心的迁移过程;经济现代化即从第一个范式到第二个范式的转变过程,现代化即工业化;而从第二个范式转变的过程,即信息化。这与钱德勒将人类近代史分为三个时代即:商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划分虽有差别,却又殊途同归。

  哈特认为,信息化进程,从20世纪70年代就已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发生了。经济重心从工业向服务业迁移,这个经济范式的转换,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分工重组和产业格局调整,其结果是形成一种新的全球秩序。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流行开来的“全球化”一次,即是这种全球秩序形成过程的定义与描述,正如马丁·阿尔布劳说的那样:“全球化”一词表达了一种广为传播的对全球性变革的感受。

  今天的全球化一个显著的特征是,这次全球化是以美国为中心展开的因为,信息革命的绝大多数动力来自于美国;全球化另外一个特征是,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化重要推动者和实现力量。

  曼纽尔·卡斯特指出: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国际化生产的核心,并且成为全球化过程的基本向度,横跨全球的大企业成为信息化——全球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在哈特描绘的金字塔结构样式的全球体制中,跨国公司的地位仅次于超级大国。

  跨国公司在以全球性的市场进行生产的时候,却带有强烈的、历久不衰的国族象征,尤其是企业价值观和文化带有很浓厚的宗主国特征,这一点对于美国跨国公司尤其明显。

  当一个跨国公司秉持母国文化和自由价值观开拓全球市场,势必会同文化与价值观迥异的本土民族国家发生冲突,在对民族国家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主权形成冲击之时引起强烈的反弹与抵制。1999年,一些法国农民为了保卫“膳食主权”捣毁了当地的麦当劳餐厅;2007年北京故宫内的星巴克分店在中国捍卫民族文化尊严的抗议声中,搬出了紫禁城。

Google的挑战记录

  Google的成长史就是一部对世界秩序的挑战史,在给世界带来获取信息的便利的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纠结与挑战。

  2004年4月,Google向美国证交会提交上市计划,以荷兰式拍卖方式发行股票而非投资银行为股票定价,挑战华尔街传统的戏规则。

  2004年12月,Google推出数字图书馆计划挑战传统版权法,并挑战欧洲六国数字图书馆计划。

  2005年9月,Google 挑战韩国,用户在Google Earth上发现韩国总统府和乌山空军基地位置,韩国外交通商部就此事向美国提出交涉,认为这将严重威胁到韩国的国家安全。

  2006年1月,Google挑战美国司法部,拒绝向司法部提交搜索引擎记录。

  2007年4月,Google挑战泰国信息通信技术部,以违反言论自由为由拒绝删除YouTube上对泰国国王不敬视频短片的要求,YouTube被泰国封杀4个月后解封。

  2007年09月,伊朗政府已经全面禁止了对Google搜索引擎和Gmail电子邮件服务的访问,以此作为打击反动渠道信息来源的措施之一。

  2007年10月,Google旗下的YouTube因涉嫌侮辱土耳其国父穆斯塔法·基马尔·埃塔图克被土耳其电信局封锁。

  2009年3月,Google视频上一则介绍伊朗旅游的视频短片,被认为侵犯伊朗主权,伊朗官方呼吁民间抵制Google。

  2009年5月,Google旗下的博客服务Blogger被中国再次封锁,从2006年起Blogger一直处于长期被封锁状态。

  2009年6月,Google受到中国有关部门指控涉嫌传播色情非法信息,被责令整改,短暂封锁,次日解禁。

  2010年1月4日,Google挑战土耳其,对土耳其政府4700万美元的欠税罚单表示异议。同时土耳其一直封锁YouTube。

  2010年1月12日,Google挑战中国,拒绝接受搜索引擎关键词审查。

  2010年2月11日消息,伊朗表示将在其境内永久禁止Gmail,并将提供国家电子邮件系统服务。

  2010年2月16日,Google和雅虎挑战澳大利亚,对澳大利亚强制性互联网过滤系统提出异议。

  这是一种经济范式转变引发全球秩序重组中必然要发生的结构性冲突。当人们在享受到全球化过程中技术流动、资本流动、商品流动带来的收益之际,同时也要承受由于信息流动、人员流动、文化流动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这种收益和风险的发生是双向的,跨国公司与民族国家都要分享、都要承担。

  2007年4月,YouTube上出现了一部有辱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的的视频短片,遭到泰国“封杀”。直到4个月后,YouTube做出调整,删除了这则诋毁国王的视频后,泰国才取消了对YouTube的屏蔽。而在去年伊朗首都德黑兰的政治抗议活动中,Twitter、Facebook、Gmail由于成为伊朗民众传播冲突与抗议信息的主要网络工具,而遭到了伊朗政府的封锁。

  然而,在全球化扩张中,跨国公司与民族国家相比并不总是居于弱势,政治学家沙斯基亚·沙森在论述跨国公司对民族国家形成的挑战之时指出“跨国公司,经常令人望而生畏,并具有‘凌驾于个别政府之上的权力’。国家与跨国公司并不是沿着一条单一的发展轨迹一起运行的,至少在某些领域,一方的兴起会造成另一方的受损害。”

  尤其是当互联网构建的数字空间中,跨国公司的势力已经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对于Google这样的在全球200多个国家以100多种语言为10亿用户提供服务的跨国公司,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数字空间中的超级大国,与之相比在缺乏核心技术的民族国家,在数字空间的实力较量中并无优势。

  齐格蒙特·鲍曼说“全球化是世界不可逃避的命运,是一个无法逆转的过程”,那么全球规则与地方秩序的矛盾中,来自来自跨国公司的挑战也同样是这个世界不可逃避命运。

  Google事件只不过表明了,在由美国主导、经跨国公司塑造的信息经转型的全球化时代,这种冲突才刚刚开始。

  约瑟夫.S.奈:全球化的世界治理

  虽然国家之间在文化和价值观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但仍然存在以全球公共产品(包括稳定的力量平衡、开放的国际经济及有权使用全球公域等)为形式的一些共同目标,突破了国内文化和政治中表现出来的价值差异。当那些最大的国家帮助提供这些共享的公共产品时,他们就扮演了帮助各国家集团设立并实现共同目标的领导者角色——这正是领导权的定义。

  英国在十九世纪担当了这个角色,正如美国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一样。然而,美国接替英国继任霸权国这一简单模式已不再适用于美国在二十一世纪必须扮演的纷繁复杂的领导角色。

  基于在信息革命中的领先优势以及过去在传统实力资源上的投资,在二十一世纪,美国在军事、经济和软实力等领域仍将在世界上独占鳌头。

  但是,美国应该谨防把软实力资源视为理所应当拥有的,因为其领袖地位和安全面临的当前挑战与以往相比截然不同。当代信息革命及随之而来的全球化正在改变并缩小当今世界。在新世纪之初,这两种力量综合在一起增加了美国的力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将扩展到其他国家和民族,而美国的相对优势将会消失。未来某个时候,亚洲的网络群体和经济将呈现出比美国更繁荣的景象。

  更为重要的是,信息革命正在创建跨越国界的虚拟社区和网络。跨国公司与非政府行为体(包括恐怖分子)将会在世界事务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些组织中有许多由于吸引公民加入跨越国界的混合联盟而将拥有自己的软实力。

  另外一些公共产品可以既为小国也为像美国这样的大国共同享用,而任何国家都不会削减别国所享受到的惠益,包括和平的区域关系、公海自由、开放的贸易、传染病的控制以及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当然,纯公共产品是不常见的。大多数公共产品只是部分地接近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外性的理想定义(比如新鲜空气的典型案例)。此外,从某人的角度看是好的东西,在来自不同文化的其他人眼里却未必。

  过于狭隘地诉诸“公共产品”可能成为强国为自我利益服务的意识形态。但是这些警示的目的是提醒注意与别国磋商,而不是以此为理由抛弃一项有助于美国将自身利益与更广泛的全球视角统一、维持有效领导权的重要战略原则。

  美国可以鼓励其他国家共同分担提供公共产品的任务。中国国力的增强正好是一个契机,可以迎接中国成为世界事务中一个“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