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点评 美容商户注册:民国教育:风气开一代 师表垂后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9/28 06:37:19
民国时期内忧外患几乎无日无之,然而高等教育在非常艰难的环境、条件下却成就斐然,名列全球三甲,至今人们还“艳羡”不已。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到目前为止,华人一共有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有5位(李政道、杨振宁、李远哲、崔琦等)生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接受的是民国时期的教育。当今活跃在两岸科教界的著名人士,有不少也受到过民国时期教育的熏陶。
民国时期高等教育为什么能排在世界前列?它对于今天的教育事业又有什么样的借鉴作用?让我们来为您一一揭开……
民国政府:千秋大业 始于教育
国民政府的教育政策
教育乃千秋之大业,民国办教育的很多做法都值得今天借鉴和学习。向民国教育学习是犯了“左”倾错误吗?窃以为,非也!敢于承认一切优秀的精神遗产,不仅代表着“政治正确”,更代表着大胸襟与大气度,是成熟与自信的表现。
为什么民国时候教育能排世界前三?当年的民国教育是一种很大的格局,既仰仗了典雅、古朴的民初之风和波澜壮阔的“五四”之风,又有赖于一大批民国学人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非靠一日之功、非毕一日之力可以抵达,当代教育任重而道远...[详细]
要求明细的教育法规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免费上师范就成了当时很多家境贫穷的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径,毛泽东就是在湖南师范学校毕业的...[详细]
教育经费与教师待遇
“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15%,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25%,在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35%,其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应予保障。”当时普通警察一个月2块银洋,县长一个月20块银洋,而国小老师一个月可以拿到40块银洋...[详细]
允公允能的教育理念
张伯苓给南开制定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正己求人。”张伯苓常说,学生“不单是要从书本上得到学问,并且还要有课外活动,从这里得来的知识学问,比书本上好得多”...[详细]
体现教育理念的教材
民国教科书的编纂有两个特点,一是它的民间性,民间在编纂教科书上有较大的自主权,只报教育部审核即可;二是它的编纂者都是具有现代思想的第一流的教育家,如胡适、舒新城、郭秉文、朱经农、黎锦晖、廖世承等...[详细]
多样化的教育格局
当时的中国是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存,形成了一个参差多态而又富有弹性的“差序格局”。南开中学就是私立学校。私立学校跟公立学校比起来有灵活自由的优点...[详细]
不惜代价办教育
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刻,当时的国民政府却真正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据述:在西南联大上学时,大学生不仅免学杂费,而且还免每天的午餐费,如果学生上学仍然有困难还可以申请助学救济金,且助学救济金在大学毕业后可以不还...[详细]
北洋军阀与民国教育
更多?
张作霖主政东北期间,要求各县每年的教育经费务占全县岁出总数的40%,并将此标准作为考核各县知事政绩的内容之一。为办东北大学,这位视兵为命的军阀说:“宁可少养五万兵!”有人评价他“知用民财设立大学,培养人才……是国内其他军阀所不及”
其他军阀所不及——张作霖
“我没读过书,知道肚子里没有墨水子的害处,所以可不能让全东北人没有上大学求深造的机会……开学越快越好。用钱告诉我,不管多少,我宁可少养五万陆军,但东北大学是非办不可。”...[详细]
教改急先锋——袁世凯
综观袁世凯在新政时期的教育思想,主要源于他早年的军事实践和政治活动,基本上围绕着救亡的时代主题,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对整个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新政伊始,袁世凯就提出了废科举的主张...[详细]
推行山西义务教育——阎锡山
阎锡山从三个方面入手,意图通过教育来启迪民智,一是普及国民教育,二是创办职业教育,三是推行以改良社会风俗、开通知识为宗旨的社会教育,重点当然在普及国民教育...[详细]
兴建平民学校——冯玉祥
冯玉祥“对于中小学校和平民教育之扩充督促尤力”,并从没收的赵倜财产中,划出一部分补充教育经费,从赵倜开设的军装局里抄出的20万元铜元,也都拨给办平民教育之用...[详细]
南京国民政府将发展教育事业视为“立国之本”
更多?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社会教育体系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初,就意识到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并视其为“立国之本”,制定了有关社会教育行政、经费、法规等方面的政策文件,使得社会教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体系。确立社会教育的行政体制: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设立中华民国大学院为全国教育行政及研究学术的最高机关。大学院设大学委员会、国立学术机关、教育行政处、专门委员会等部;规定社会教育独立专项经费:1928年10月,国民政府通令各省教育厅“规定社会教育经费,应占全教育费中百分之十至二十”;制定多项社会教育法律法规:国民政府颁布有关社会教育的法规包括,民众教育三十九种,图书馆、博物馆十一种,通俗讲演四种,公共体育七种,电化教育十五种,特种教育八种,美化教育二种,共计八十余种。[详情]
民国大学:百花齐放 国际驰名
民国大学历史回眸
在短短几年中,中国的大学格局实现了重大突破,形成了覆盖南北的大学群和知识共同体。在老牌的北大之外,还形成了一系列名校:中大、清华、协和、武大、浙大、中山、交大、唐山交大、燕京、金陵、圣约翰、厦大、南开、北洋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内南北统一,各方建设猛进”,政府倾力发展文教,知识界亦迅速发展,史称“黄金十年”。抗战前夕,中国高校达到巅峰水平,出现若干所国际高水平大学。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大学已真正实现“百花齐放”...[详细]
办学数量(规模)与质量
1934年,北京大学只有教授56人,清华大学只有教授87人,便是规模最大的中央大学也只有教授197人,而国际驰名的协和医学院则只有十余名教授。相对于哈佛、哥大、牛津、剑桥等来说,这都是典型的“小而精”的名校...[详细]
民国时期大学的办学水准
国民政府迁都之后,清华、北大等校在远离首都、资源相对稀缺的条件下,继续维持了北平文化中心的地位,并建成了世界名校群。抗战以前,中国名校甚多,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与中央大学,差不多都已跻身世界前100名...[详细]
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一线学者
以清华为例,中国学方面的陈寅恪、赵元任、冯友兰、萧公权、刘文典等都是当之无愧的国际前沿学者;数学方面的孙光远、华罗庚、陈省身等;物理方面的萨本栋、吴有训、赵忠尧等;化学方面的高崇熙、萨本铁;生物学农学方面的戴芳澜等都是享有国际盛誉的一线学人...[详细]
“特事特办”的破格制度
越是名校越是敢于破除成见,不拘一格招人才。破格制度涵盖了多个层面,它几乎体现于整个学校运作的各个环节。于学生而言,在招考过程中对非常优秀的考生,可以破格录取。五四之前,胡适破格录取了数学零分而作文满分的罗家伦...[详细]
意义深远的转系转学制度
转系制度在清华、联大体现得尤其突出。该制度的受益者为数极众,如李健吾、钱伟长、李赋宁、钟开莱、何兆武等。著名的“清华四剑客”中,除季羡林外,林庚、吴祖缃、李长之都是转系生...[详细]
尤为重要的公费留学制度
公费放洋的主要渠道有三:一是庚款留学,二是中央各部门的选派,三是省一级的选派。其中,庚款留学最为主流,极受青睐。在相当长时期内,这一渠道专属于清华。清华改属国立后,逐步享受了教育部的经费...[详细]
民国教授:学识渊博 精神崇高
更多?

蔡元培:开创教育新纪元
1907年,已40岁的蔡元培留学德国,在以“实干精神”著称的“莱比锡大学”从事心理学、美学、哲学研究。其间,蔡元培发现德国的大学管理十分民主...[详细]

陈寅恪:“教授的教授”
令师生们惊叹的是陈寅恪的博学。他在课堂上讲授的学问贯通中西,他上课时,连清华的教授们也常来听。有人称他为“活字典”,也有人称他是“教授的教授”...[详细]

蒋梦麟:第一任教育部长
蒋梦麟在教育部长任内最值得称道的一件事情就是制定并颁布了《大学组织法》,取消单科大学的设置,规定大学分文、理、法、教育、农、工、商、医八大...[详细]

竺可桢:执掌浙大十三年
竺可桢执掌浙大十三年,该校由一地方性大学而跃升至全国综合性大学前四五位,从仅有文理、农、工三个学院,发展到具有文、理、农、工、法、医、师范七个...[详细]

胡适:为教育慷慨撒金
胡适早年暴得大名,收人颇丰。晚年经济拮据,但也远非“绳床瓦灶,举家食粥”。他一生清廉大度,乐善好施,特别对教育事业更是一往情深,慷慨“撒金”...[详细]

刘文典:不畏强权怒踹蒋介石
蒋介石在盛怒之下动了粗,当众打了他两个嘴巴。刘文典不甘示弱,也动粗还之,当众飞起一脚踢在蒋介石的肚子上。蒋捂着肚子,疼得脸上直流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