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胜元绯闻:社会转型期中国工会的特征与展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4 05:26:52

【英文标题】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edication of Chinese Trade Union 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riod
【作者简介】袁廿一,唐德祥,陈永兴,重庆工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重庆 400050)
【中文摘要】结合转型期下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背景对劳动关系所产生的影响,以中国工会的性质、中国的国体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联为逻辑起点,继而得出社会转型期下中国工会在本质属性上具有鲜明阶级性、广泛群众性、高度政治性与明显双重性,主体来源上具有广阔性、复杂性与分散性,组织结构上于实际效能的发挥具有一定程度的倒金字塔型结构以及社会功能上具有综合性与模糊性等方面的特征,并对构建和谐社会下的中国工会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 键 词】社会转型/中国工会/特征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不断向现代化迈进,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方面也发生了重大转型。中国工会的转型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
    一、中国工会的社会转型期背景
    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市场化和多元化,劳动关系逐渐向原本性质回归,具体表现在:
    (一)经济转型
    中国的经济体制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产权关系和劳动关系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演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集所有权与经营权于一身,企业和职工都在执行国家的计划,劳动关系在实质上是一种行政关系,劳动关系双方并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冲突;而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劳动力供求主体明晰化、劳动关系行为契约化、劳动关系规范法制化以及劳动关系形式的多样化趋向,使得原先被行政关系掩盖的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这种变化,可以认为是在一定程度上劳动关系向原本性质的回归,为工会的继续存在和发挥作用提供了直接依据。
    (二)政治转型
    与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相适应,中国的政治体制也由传统的高度集中的集权形式向现代化的民主集中式统治形式转变,政府的角色也由经济的直接管理者向经济的间接管理者和服务者转变。劳动关系由传统的行政关系开始向劳动关系的本质意义回归,工会必须找准其政治定位,在产业关系的三方中明确自己的代表群体。要由计划经济下政治性和行政性的工会转变为市场经济下的服务性的群众工会,以劳动领域的活动为基础,进而在社会和政治领域中发挥作用。
    (三)文化转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和西方思想文化的不断涌入,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进步相适应,人们在价值理念、思想情感、道德规范与行为模式等方面日趋多元化,中华文化由大一统的侧重集体主义而压抑个性的传统文化,转变为多元化的注重民主自由而鼓励个性发展的现代文化。受转型期文化的潜移默化,我国劳动者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在产业关系中更加注重自我权利维护,并且对工会的认识也表现出了越来越强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与西方国家的工会比较的基础上。
    (四)社会转型
    中国的社会转型,从总体上看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同时伴随着经济、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新旧结构的更替,因而呈现出立体化的多元运动趋势。现代化背景下,利益多元化带来了社会分层问题,而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扩大,社会结构的分化、分层与流动,城乡二元结构的松动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普遍的就业困难等现象日益突出,劳动关系中出现了新的矛盾和纠纷。根据国际经验来看人均GDP在1000美元至3000美元之间是一个矛盾凸显期。我国目前正处于这个阶段。然而21世纪头20年又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此,亟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具体体现[1],因此构建好和谐的劳动关系也正是题中之意,工会在这个进程当中大可有所作为。
    二、社会转型期下中国工会的特征
    社会的转型,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变化,使得中国工会的性质、来源、组织和功能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现出明显的特征。转型期下中国工会的性质和功能注定其必须由脱离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关系而存在转变为进入劳动关系,成为劳动关系中三方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扩大来源,创新体制,切实以劳动者代表的身份在协调、规范和稳定劳动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2]。
    (一)在本质属性方面,中国工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群众性、高度的政治性与明显的双重性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
    工会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个人往往拥有比资方少得多的社会资源,在劳动谈判中常常处于弱势地位,必须团结、联合起来,建立工会组织,形成集体力量,才能适应同资产阶级斗争的需要,继而维护自身利益。因而,从起源上看,工会是工人阶级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
    同时,中国工会的产生又是同我国民族民主革命进程相联系的,它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尽艰辛而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工会成了作为国家领导阶级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历史渊源上看,中国工会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
    由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还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按照国体,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自然就应当维护自身作为统治阶级所领导的政权,充当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协助党和人民政府开展工作,依法发挥民主参与和社会监督作用,作好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这样一来,就决定了中国工会性质的双重性:既代表国家的整体利益,同时又代表工人的具体利益;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又具有社团性质。这种双重性也就在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工会在主体来源、组织结构以及功能发挥上的特殊性。
    (二)在会员来源方面,中国工会的主体具有广阔性、复杂性与分散性
    新时期,作为我国领导阶级的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已经成为一个包括广大农民工在内的由各种企业、各种机关事业单位以及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全体劳动者构成的统一整体,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与此对应,中国工会也发展成为一个广泛的群众组织,它的成员几乎包括了工人阶级群众的全体。
    从数量上看,30年前,全国工会基层组织仅30万个左右,会员总数只有5000万人。而截至2008年6月底,全国工会基层组织数达到170.24万个,覆盖单位达355.6万个,会员总数达到2.09亿人,其中农民工会员人数为6500万人,而工会十五大所通过的新《中国工会章程》为更多农民工入会创造了便利条件。中华全国总工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会组织。
    从结构上看,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开始,中国工会一方面继续巩固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传统阵地,另一方面努力在快速增长的非公有制经济这一新领域发展。尤其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贯穿实施,中国工会从2008年6月上旬至9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集中行动,实现世界500强等跨国公司及其下属法人公司工会组建率达80%以上。另外,中国工会还创新了区域性行业性基层工会、市场工会、项目工会、楼宇工会、农业产业链工会等多种组织形式,更加扩展了工会的分布。
    据工会十五大通过的《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工会会员的资格修改后,不但扩大了工会的覆盖面,而且还简化了入会的手续。结合以上现实情况,可以看出工会主体来源的广阔性。但同时工会主体的来源又具有复杂性和分散性。
    市场经济下,多种所有制和分配制度并存,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呈现多元化趋势,这不仅表现为国家、企事业、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区分,以及产业结构多元化继而产生产业群体利益的纷争,而且由于在劳动关系中的不同地位,工人阶级内部也分成管理者和劳动者两类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在现代化市场经济中,工人的主要对立面是资本和管理者。而管理者往往更倾向于站在资产所有者和董事会的利益立场上,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劳动关系的双方,即作为劳动力使用者的管理方和劳动者,在具体的利益上是存在对立关系的(尤其是在私营企业和外企当中)。而工会不可能同时作为双方当事人的代表,这无疑加大了工会工作的难度,显然中国工会的主体来源具有复杂性与分散性。
    (三)在组织结构方面,中国工会于实际效能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倒金字塔型结构
    中国工会的组织体制,是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统一领导下,分别建立地方工会和产业工会两大组织系统。中华全国总工会是我国工会的最高领导机关,在国际活动中代表中国工会组织。地方各级工会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总工会的权力机构,产业工会是按照产业系统建立起来的工会组织,其设置主要分为全国产业工会和地方各级产业工会。《中国工会章程》规定,中国工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实行产业和地方相结合的组织领导原则。
    中国工会的层级权力由上至下进行指导。然而,在全国、省这两级总工会机构中,有较为齐全的职能工作部门、较为合理的行政编制和较为充分的工作经费,而在市、县(区)这两级,却存在编制较少、经费紧张的窘境[3]。工会组织的这种现状使工人的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这样,在实际功能的发挥上,最基本的企业工会的缺位,与上级工会的健全相比较,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中国工会组织体系的倒金字塔型的结构。
    (四)在社会功能方面,中国工会在职能上的发挥具有综合性与模糊性
    中国工会的性质决定了工会社会活动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向,而工会社会职能的发展又是与社会发展同步进行的,是与工人阶级不同的历史时期面临的历史任务相吻合,与广大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的需求相适应的[4]。
    当前中国工会的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职能,是整个社会转型的产物。中国工会的性质和转型期的社会背景,要求工会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能,发挥协调作用,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在改革、发展、参与、帮扶的过程中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
    而转型期的改革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利益关系调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有些时候是相互冲突的,而工会的任务则要把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在体现了中国工会的社会功能的综合性的同时,实际上也反映了其社会功能的模糊性。在具体的劳动关系上,工会既在法律纠纷中代表劳动者的利益,又在集体行为中进行调解。在劳动关系冲突中,中国工会在组织、追求、代表和维护工人阶级集体利益方面,缺乏实际执行力,更倾向于“服务性代表”,而非“利益性代表”。
    三、社会转型期下中国工会的展望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大众内部没有根本利益上的冲突,劳动关系中所存在的只是具体利益上的差别,应以发展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正确看待并理顺深化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将进一步创造价值并实现新的利益。因此,在社会转型期,中国工会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企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进行工会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当前,就是要贯彻落实好中国工会十五大精神,要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组织动员职工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要坚持以职工为本这个核心,尊重职工主体地位,维护职工权益,促进职工全面发展;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基本要求,探索和把握工会工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建立健全工会工作长效机制;要遵循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实现职工体面劳动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切入点,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提高整体水平[5]。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大有作为,要以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为切入点,切实履行基本职责,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要激发职工的创造活力,动员职工建功立业,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群众组织到党领导的工会中来,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阶级基础;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群众基础[6]。
    要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眼于把工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不断创新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要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加快工会组建步伐,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组织的作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在社区和行政村建立工会组织。充分把握实际情况,上级工会派员帮助和指导用人单位的职工组建工会。扩大覆盖面,为更多农民工入会创造条件。发展全国乡镇(街道)工会—村(居)工会—企业工会的“小三级”组织网络。在实践中改革和完善组织领导体制,探索形成科学民主、高效务实的运行机制和自上而下的服务体系。工会活动要从政治领域扩大到经济领域、劳动领域,进入劳动关系,突出维护功能,发挥协调作用,全面履行四项社会职能。坚持两个维护的统一,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大力加强源头参与,普遍建立工会与政府联席(联系)会议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加大工会参与立法和执法监督的力度,健全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签订率,推动形成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依法全面维护职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不断提高广大工会干部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职工队伍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建设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职工队伍。

【参考文献】
    [1]赵双莹:《企业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角色定位》,《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10~12页。
    [2]常凯:《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年第470~493页。
    [3]四川省总工会第三调研组:《准确把握工会历史方位增强工会工作全局性主动性科学性》,《工运研究》2006年第18期,第15~20页。
    [4]宋奇成 陈元刚:《现代劳动关系导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31~285页。
    [5]王兆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动员亿万职工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工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8年10月17日。
    [6]黄珮:《对和谐社会中工会工作的新思考》,《活力》2008年第2期,第46页。

文章来源:《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12期,第51~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