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广电网 温州一家人:鲁迅的遗嘱和为他抬棺的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4 20:01:10
原文地址: 鲁 迅 的 遗 嘱 和 为 他 抬 棺 的 人" h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f33a820100v9u3.html" target="_blank">【人物春秋】  鲁 迅 的 遗 嘱 和 为 他 抬 棺 的 作者:观海听涛(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到。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恕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此外自然还有,现在忘记了。只还记得在发热时,又曾想到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  (摘自《死》)

 

   上海大陆新村9号

 
上海故居

 

 

  五十诞辰

 

 

 1930 景云里

 

 在全国木刻展览会上(最后的集体照片)

 

 

为鲁迅枱棺的人

 

              被抬者与抬棺者
          
   这里说的被抬的人,是指鲁迅。而抬棺的人,是指鲁迅下葬时的抬棺者:巴金、胡风、靳以、萧军、张天翼、姚克、鹿地亘(日本人),不是指迁葬时的抬棺者柯庆施、周扬、茅盾他们。

    几年前,贾植芳先生曾说,他这一代人,精神上是吃着鲁迅的奶长大的。而我们呢,不管我们是向左向右,承认不承认,都是吃着那被抬者和抬棺者精神上的奶长大的。其中,巴金尤为值得注意。

    颇有意味的是,1936年,鲁迅下葬时,巴金是抬棺者之一:而1956年,鲁迅迁葬时,巴金也是抬棺者之一。享受这一荣誉的,只有两个人,另一个是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死去的靳以。在1936年,是沈钧儒、章乃器、李公朴、王造时4人把沈钧儒写的白布黑字的“民族魂”旗子,盖在鲁迅棺木上:而在1956年鲁迅棺木迁葬时,是巴金和金仲华把“民族魂”的红色锦旗,盖在鲁迅棺木上。

     巴金和鲁迅棺木的渊源,便可说是独一无二。这些奇迹般的安排,使巴金这个早年信奉无政府主义,晚年备享政府所给尊荣的人,有了独特的文化命运。

     2005年10月17日,巴金去世,他是鲁迅的最后一个也是最为独特的抬棺者。

              
              被抬者的长者:蔡元培
              
   鲁迅死时,上海《大公报》这样写:
   巨星落大地!鲁迅出殡。
   蔡孑民、宋庆龄执绋。哀歌声震动了苍穹。
   蔡孑民,也就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大名鼎鼎的蔡元培先生。
   蔡元培和鲁迅都是浙江绍兴人,这对老少同乡非常有缘,交往长达30余年。当年,蔡元培做教育总长时,鲁迅进了教育部工作,一个小吏而已。后来,蔡元培做了北京大学校长,鲁迅进了北大教书,一个小小的讲师而已。

    “五四”运动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在运动后没几天,留书信于北大教职员和参加运动的学生,说:“我倦矣!杀君马者路旁儿。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我欲小休矣!”(《艺文类聚》卷九十三《风俗通》日:“杀君马者路旁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