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米水深压强:《快乐呼吸16法:禅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6 16:57:38
字號:大 中 小

《快樂呼吸16法:禪悅》

 禪修是「放下」之道。在禪修中,你「放下」了外在的複雜世界,進而實現內在的安定。禪修是淨化與增強內心力量的好方法,這種從世間解脫的淨心經驗,即是不可思議的禪悅①,它比「性」更美好。

  ①禪悅是指進入禪那時的喜、樂等狀態。在初禪與第二禪有喜有樂,第三禪無喜有樂,到了第四禪則無喜無樂。其中「舍清淨」、「念清淨」,也是一種禪悅。

 禪修的目標

  想知道禪修時應該如何努力,你就必須清楚地瞭解禪修的目標。若能瞭解禪修的目標是獲得內心的美好寂靜、安定和清明,那麼你修行的著眼點與方法就會更加明確。你應該努力於修習「放下」,培養斷除煩惱的心。

 佛陀有個簡單而深奧的說法:「致力於『放下』的禪修者,能輕易達到三昧。」「三昧」即指「等持」或「定」,它就是禪修的目標。佛陀的意思是,能夠捨棄、放下或脫離,即可獲得禪定。

應努力於放下或捨棄世間一切牽絆的煩惱。

捨棄心中那些牽絆煩惱時,你將會感到更輕鬆、更自由。在禪修的各個階段,你都將會一再經歷這樣的「舍離」的不同次第。

第一部禪修的快樂

  第一章禪修的基本方法    本章將要探討禪修的七個初級階段。

 第一階段:覺知當下

  首先,如何放下過去與未來的包袱。你們可能以為這事很簡單,其實不然。 不必緬懷過去,不必緊緊抓著裝滿往事的棺材不放。否則,你就是在用並不必要的重擔來壓垮自己。只要放下過去,你就能立即得到解脫。

  至於未來的事情,包括憂慮、恐懼、計劃、期待,你也應該放下,佛陀曾說:「不論你以為它將會如何,它總是會變成另外的模樣。」智者知道未來是不確定、不可知和無法預測的,所以沒有必要去思考未來,對於禪修者而言,這樣做更是浪費人生。

你無法預知未來,未來是如此奇妙、神秘、完全超乎預期,你完全可以拋開對未來的所有顧慮與期盼。

「沒有『壞的禪修』。」他是對的。不論是「壞的」或「有挫折」的禪修,到最終,你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會得到回報。
     在禪修的困難階段,你是在積蓄力量,在為成功奠定基礎。勤奮禪修時,你的力量將會增強,從而創造出獲得平靜的動力,當力量積蓄到一定程度,你的內心將進入一個美好的禪修境界,那便是「領薪水的日子」。但你必須記得,多數工作是在所謂「壞的禪修」中完成的。  

 過去與未來都是負擔

    在禪修的第一階段,你對當下的專注,要達到全然不在意時間流逝的程度。現在是上午還是下午?——不知道!你甚至不記得今天是何年何月何日,而只知道「當下」。那種沒有時間觀念的感覺極為美妙,在沒有時間的空間中,你將了悟當下的實相。
    當下的實相是宏大而莊嚴的。當你放下過去與未來的一切時,也就相當於活在當下,心中只有當下的念想,此即禪修的第一階段,達到此階段,說明你已擺脫進入禪那的初步障礙。

  接下來,你需要積極努力地精進,穩固並安住於這一初級階段,這點相當重要。

  第二階段:靜默地覺知當下


    靜默意味著不評論

  開始第二階段的討論之前,我們先理清「靜默地覺知當下」與「評價當下」之間的差別。以觀賞網球比賽的電視轉播為例,你會同時看到兩場比賽:顯現在螢幕上的比賽,以及你聽評論員描述的比賽。評論經常是帶有個人偏見的,例如澳洲人與美國人比賽,澳洲主播與美國主播的評論一定大不相同。在這個譬喻中,只看電視畫面不聽評論,代表禪修中的靜默覺知,而聽取評論則表明你也在評論它。你需要明白的是:不帶偏見、不作評論地觀察當下(靜默地感受當下),你會更接近當下的實相。

    我們有時會帶著內心固有的認知看待這個世界,事實上,內心的認知完全無助於我們認識世界,內心只會編織造成痛苦的妄想,使我們怨恨敵人或瘋狂地依戀所愛的人,由此產生人生中的諸般困惑。內心會製造種種假象,如同技巧嫻熟的演員自如操縱觀眾的情緒一樣,讓你感到恐懼與罪惡、焦慮與沮喪。因此,你若想追求當下實相,應珍視靜默,在禪修時將它看得比任何想法都重要。

  過於珍視自己的思想是保持靜默的主要障礙,我們該如何拋開內在的思想?

  一個有效的方法是:精煉「覺知當下」,非常仔細地覺知當下的每個時刻。這樣,你就根本無暇去評價過去發生的事。當你在注意或評論已發生的事時,就無法專注於當下,這猶如因沉湎於回憶舊訪客而忽略了新來者。

  延伸這個比喻,想像你的心是宴會的主人,正在門口招呼客人。若客人進門後主人便開始和他攀談,此時主人就無法盡到招呼每一位來客的責任。

  由於每時每刻都有客人來訪,主人必須不停地招呼,與其中某位訪客交談就意味著錯過下一位來客。禪修也一樣,你若專注於回憶依次進入內心世界的一樁樁往事,就會錯過隨之而來的下一樁。
  如果能夠心無旁騖地完全專注於當下的每一件事,你就無暇顧及內心的感受,這便是精煉「覺知當下」。精煉「覺知當下」、深化內在靜默的過程,就好像你鼓足勇氣放下三四十年來一直背著的沉重包袱。放下吧!這樣你會感覺到極大的解脫與輕鬆,從此無牽無掛。
   另一個深化內在靜默的有效技巧是認出「思想間的空隙」。以敏銳的正念,仔細留意一個念頭結束而另一個念頭開始之前——就是那裡,那個間隙便是靜默!
    起初,「思想間的空隙」可能只是一瞬間,但當你感受到這一瞬間的靜默時,你會開始慢慢熟悉它,而靜默的時間也會因此延長。請記得,靜默是很害羞的,若聽到你在評說她,她就會立即消失!
靜默令人愉悅

  若能放下內在的一切思想,並安住於「靜默地覺知當下」中,只要時間夠久,便能瞭解這種經驗是多麼令人愉悅而美妙。比起種種分心雜念,靜默更能使人清明、生智;你若瞭解這一點,靜默將會變得更具吸引力。

  你的心靈應趨向靜默,尋求靜默,真正必要時才動用思想。我們腦中的多數思想其實毫無意義,只會讓自己感到茫然與頭痛。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會輕鬆愉悅地專注於追求內在的靜默。
  「靜默地覺知當下」是禪修的第二階段。對於禪修的第一、二階段,我們應付出更多時間,若能完成這兩個階段的練習,表明我們已在禪修之路上邁出了一大步。這樣,我們便能在靜默的「當下」之中,體驗到無盡的安定、喜悅,以及隨之而來的智慧。

第三階段:以「呼吸」為覺知對象

  倘若我們希望禪修更進一步,此時就不必去覺知內心所想到的每一件事,而是只選擇一件事,於靜默的當下去覺知。我們可選擇呼吸的經驗、慈的概念、觀想一個有顏色的圓輪,或其他幾個並不常見的事物作為覺知的對象。以下我將要描述的是:於靜默的當下覺知「呼吸」。

  專注勿分心

  當你的內心開始持續關注一件事而不作他想時,必會體驗到更多的安定與禪悅。此時我們會發現,分心會造成多餘的重擔,猶如有6部電話同時響起,我們若捨棄5部而只接聽一部電話,即是一大解脫。想要專注於呼吸,先要瞭解分心即是重擔,這點很重要。

安忍是捷徑

  你若能小心謹慎地努力實現「靜默地覺知當下」,會發現自己能輕易地把覺知轉到當下的呼吸上,而且能不間斷地連續覺知呼吸,這是因為你已移除了「入出息念」(呼吸禪法)的兩個主要障礙。第一個障礙是內心習慣於回憶過往或思慮未來,第二個障礙是先入為主的內心思想。所以,我才會先教導「覺知當下」與「靜默地覺知當下」,以此作為更深邃的「入出息念」的堅實基礎。

  我們時常看到,禪修者會過早地進入第三階段來修習「入出息念」,而彼時他的內心還在過去與未來之間跳躍,尚未放下內在的一切思想雜念。

  這便是準備工作未做好,就想修習「入出息念」。這樣很難修習成功,很可能因挫折感而放棄。

  反之,完成前面兩個階段的練習之後,你就能輕鬆地持續專注於修習「入出息念」。一旦你發現很難專注於呼吸,表明你應該重新回到前面兩個階段去練習,唯有安忍才是捷徑。


  呼吸的部位無關緊要

  當你專注於呼吸時,有些老師會告訴你,要觀察鼻尖處的狀態或腹部的起伏等。然而,通過親身實踐,我發現其實沒必要去關注呼吸的部位,若專注於鼻尖的呼吸,你就會產生「關於鼻子的覺知」,而非「關於呼吸的覺知」;若專注於腹部,那麼你將會產生「關於腹部的覺知」。其實,你只需在當下問自己:「我是在吸氣還是吐氣?我是怎麼知道的?」實踐將會告訴你是在吸氣還是吐氣,放下對呼吸部位的顧慮吧,呼吸的過程才是你需要關注的。

  控制呼吸的節奏

  此階段的常見問題是如何把握呼吸的節奏。在此階段的練習過程中,你的呼吸可能會有些不順暢。應對之法是,你可以想像自己只是車裡的一位乘客,不必操心車輛的駕駛,只需放輕鬆並享受這趟旅程——讓氣息自行吐納,你只需坐在車上從旁觀察即可。

  當你可以連續覺知自己呼入與呼出氣息(即「入息」與「出息」)近百次而無任何遺漏時,便已達到了禪修的第三階段——持續覺知呼吸,這比第二階段更能令人感到安定與喜悅。想要更深入的話,你就得準備下一階段的練習,即持續專注地覺知呼吸。

  第四階段:持續專注地覺知呼吸

  當你有能力把握每一次呼吸的節奏時,自然能進入第四階段。在覺知入息的第一個停頓時,你會發現自己正不斷深入,對入息全過程的感受也在逐漸增強。

  隨後,你還會注意到入息之時的下一個停頓,然後是更多的停頓——每一次停頓都只是相當短暫的一剎那——之後你才開始吐氣。

  同樣地,你會注意到出息過程中的每一次停頓,直到出息全過程結束。當然,你所覺知的都是靜默當下的入息與出息。

  讓開

  你連續覺知每一回合的入息與出息,直至數百回,這個過程才可稱為「持續專注地覺知呼吸」。你無法通過憋氣或握拳來勉強達到這個階段,唯有忘卻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默默地覺知當下的呼吸過程方可達成。事實上,「你」並未達到這個階段,是「心」自己完成的。「心」明白在這個階段只要專注於呼吸,即可感受到平靜與喜悅。

  你會發現,要在這個禪修階段取得進步並不費力,我們只需讓開、放下,任其發展。只要肯放下,心就會自動趨近、靠向非常單純、安定、甜美的心一境性①,在每一個相續的停頓間覺知呼吸。

  ①心一境性:即內心與外界融合為一。

 美麗的呼吸

  我稱第四階段為禪修的「跳板」,因為你能由此潛入禪悅的狀態。當我們只是通過讓開(不干涉)來維持內心的專注時,當心轉而專注於呼吸過程的核心——極度的安定、自由和禪悅時,呼吸本身似乎漸漸消逝了。

  在這個階段我要提及「美麗的呼吸」,因為心在覺知呼吸的過程時,顯得格外美麗。我們在一個個相續的剎那中持續覺知這美麗的呼吸,輕鬆而且持久。

  接下來我將進一步解釋,當呼吸消失時,只剩下不以實體存在的「美麗」,成為內心覺知的唯一對象。我們不再覺知呼吸、身體、思想、聲音以及外在世界,所能覺知的就只有美麗、安定、禪悅、輕盈,甚至之後被喚起的一切感知,但它們都不是以實體的形式存在!我們早已放下內心的雜念,不再對其他事物妄加評判,此時心是如此安定。剛開始我們只是粗淺地感受到內心的禪悅,而隨著禪悅的增長,我們便可進入所謂「禪那」的境界。

  到目前為止,我已經描述了禪修的前四個階段。在進入下一階段之前,你務必多花點時間,好好修習這四個階段,以確保自己進階之前的根基已經非常穩固。這時的你,應該可以輕鬆地維持第四階段的禪修——持續專注地覺知每一次呼吸。這不是要你在這個階段細數呼吸的次數,而是要求你在進階前,把握自己停留在第四階段的大致時長。在禪修過程中,唯有安忍才
是捷徑!

第五階段:持續專注地覺知「美麗的呼吸」

  此階段接續上一個階段,其轉變通常自然且不留痕跡。我們曾討論過,當禪修者完全持續專注地覺知呼吸,諸般感知不受外界任何事物干擾而漸漸平穩時,其氣息將會安定下來,轉變為非常平順安穩的「美麗的呼吸」。你的內心會對此深覺滿足和快樂,而觀察過程也不會很費力。

  什麼也不做

  在這個階段,「你」無需做什麼事也無需嘗試做什麼,否則就會擾亂整個過程,美麗將會消失,猶如降落在「蛇梯棋」①遊戲中的蛇頭上,你必會倒退數格。從這個禪修階段起,造作者(即心中的「自我意識」)必須消失——你只是個被動的正在進行觀察的覺知者。

  ①蛇梯棋(SnakesandLadders),英美等國小朋友常玩的一種棋,玩者擲骰子決定要走的格數,碰到梯子就往上爬,碰到蛇就要往下走。

  在此階段有一個有效的技巧,即暫時打破內心的靜默,並溫柔地對自己說:「安定。」在此禪修階段,心通常很敏感,只要輕輕推一下,它就會遵照你的指示去做。這樣一來,呼吸將變得安定,並呈現出美麗的意境。

  當我們被動地觀察當下「美麗的呼吸」時,對於氣息「入」或「出」,或者對氣息「初」、「中」、「後」段的感知,都應該消失。

  心不在乎所觀察的是呼吸的哪一部分,也不在乎所觀察的是身體的哪個部位,心只在乎「美麗的呼吸」這個過程本身。在此,我們應當簡化禪修的對象,除去一切不必要的細節,只體驗當下的呼吸,只是覺知平順、連續且幾乎毫無變化的「美麗的呼吸」。

  什麼也不要做,看看呼吸是如何平順、美麗和不受時間影響的,看看你能讓它多安定。慢慢品嚐美麗呼吸的甜美,越安定,越甜美。
  只剩下「美麗」

  呼吸很快就會消失,不是你希望如此,而是當你進入一定的安止狀態時,就只會剩下「美麗」這一徵象。

禪修者的身體與呼吸漸漸消失,最後只剩下美麗。對禪修者來說這也相當奇特:清楚地體驗到自由流動的美麗,而其中並無實體,也不存在絲毫氣息。

「美麗」,或更精確地說是「美麗的徵象」,乃是禪修之道上的下一個階段。這個「徵象」的巴利語①是Nimitta,即「禪相」。下一個階段就是「體驗美麗的禪相」。

  ①巴利語是一種古代語言,屬印歐語系,與梵文十分相近,乃小乘佛教上座部經典(又稱巴利藏經)及註釋書所使用之宗教書面語言,並被古代佛教徒認為是佛祖釋迦牟尼使用的語言。近代許多語言學家認為它是一種方言。

  第六階段:體驗美麗的禪相

  第六階段會在我們徹底放下身體、思想和五入處①(包括呼吸的覺知)時達成,此時你所覺知的對象只剩下美麗而純淨的心理徵象——禪相,也即「心」所感知的真實場景,它在初次出現時會顯得極為奇特,因為我們先前根本未曾經歷過這樣的事。然而,「心」會遍尋有關生命的記憶,查找類似的情形。多數禪修者會將此無實體的美(心理上的喜悅)感知為美麗的光,有人會看見白光或金星,有人會看見藍珍珠等,但那其實並不是光。因為眼睛是閉著的,禪修者的眼識已封閉許久。實際上,那是「心」首次擺脫五入處的世界,猶如滿月穿過重重烏云照耀世間(滿月在此代表明亮的心,烏云則代表五入處的世界)。此時的禪相不是光,但它被感知為光,這個不盡準確的描述是感知所能提供的最好描述了。

  ①「入處」的巴利語為āyatana。此處的五入處,包括眼、耳、鼻、舌、身等五內入處(五根),和色、聲、香、味、觸等五外入處(五境)。

  有些禪修者會以極平靜或狂喜等身體感覺來描述禪相的初次顯露,但禪修者的身識(有關苦樂或冷熱等的感覺)已長期關閉,因此那些也不是身體的實際感受(只是禪修者心理上的感受罷了)。雖然有些禪修者體驗到了身體的感覺或看見光,但他們所描述的其實都是相同現象,他們都體驗到了同樣純淨的心境,只是由於感知不同,做出了不同的表述而已。

  禪相的特質

  我們可通過以下6個特點來認出禪相:(1)它只有在禪修者達成第五個禪修階段,體驗到「美麗的呼吸」之後才會出現;(2)它在呼吸消失時出現;(3)它只有在色、聲、香、味、觸等五外入處完全消失時才會出現;(4)它只有在靜默的當下,當內心的雜唸完全消失時才會出現;(5)它奇特卻又極吸引人;(6)它是具有單純之美的徵象。希望這6個特點可以幫助你區分真正的禪相與想像中的禪相。

  禪相初次生起時,可能會顯得模糊,這是因為禪修者太快進入禪相了。在此情況下,禪修者應立即返回上一個禪修階段,持續專注地覺知美麗的呼吸。有時禪相如燈塔上的燈火一般,明滅不定直至消失,這也意味著禪修者太早離開了「美麗的呼吸」這個境界。須知,「心」只有先做到長時間輕鬆地覺知「美麗的呼吸」,之後才可能對於更加細微的禪相保持清晰的正念。因此,在持續覺知「美麗的呼吸」這一階段裡,你應安忍且勤勉地調伏「心」——只有當體驗禪相的時機成熟時,禪相才會是明亮、穩定且容易維持的。

  放下

  禪相之所以顯得模糊,主要原因可能是你尚未感到深度的滿足,還想進一步體驗明亮的禪相或禪那。但是你要切記!禪那是「放下」的狀態,是不可思議的深度滿足。因此,你要先拋開飢餓渴求的心,培養對美麗呼吸的滿足感,這樣禪相與禪那就會自行生起。

  換言之,禪相之所以不穩定、模糊,是因為身為造作者的你不肯停止干涉。造作者即是控制者,就是那個在後座指揮駕駛的乘客,他總是不肯安分守己,因此才把事情搞得一團糟。禪修是自然而然的安定過程,它需要你完全抽身旁觀——你只有真正放下,禪那才可能出現。「真正」放下,是要造作者完全不干涉整個禪修的過程。

  讓造作者徹底放下的好辦法是積極地對禪相表達信念,非常溫和地打斷內心的靜默,並在心中默念,你對禪相完全有信心,因此身為造作者的你會放棄一切控制,並就此消失。此時,心將在你的注視下駕馭禪修的過程。

  在此你無需做任何事,因為禪相極美,根本不勞你費心便能吸引心的注意力。但要小心,你不能發問,例如:「這是什麼?」「這是禪那嗎?」「我下一步該怎麼做?」這些都表明造作者希望再次介入。發問會打斷禪修的過程,你可以等禪修過後再來評估一切。就像一位優秀的科學家,只有等到最後所有的數據都齊備時,才會評估實驗成果。

  無需注意禪相的形狀或者邊緣,「它是圓形還是橢圓形?」「邊緣清晰或模糊?」這些都是不必要的問題,只會造成更多混亂。讓心隨意而行,它通常會趨向禪相的中心,中心是最美的部分,擁有最亮且最純淨的光。禪相中心的光明將完全四散並籠罩你,你應放下一切,讓心自由自在地遨遊,融入禪悅之中,然後進入禪修之道的第七階段——「禪那」。

  第七階段:禪那

  要進入禪那之門,你可能會遇到兩個常見的障礙——高興與恐懼。高興時,心會變得激動:「哇,這就是它!」這時禪那就不太可能發生。對治之法是,把所有的「哇!」都留待退出禪那之後,才激動地叫出來。

  但你更可能遇見的障礙是恐懼,恐懼來自你對禪那的強大力量以及禪悅的認知,或者緣於你發現有些東西在你完全進入禪那後必須捨棄。造作者在進入禪那之前是靜默的,但一直存在著。

  然而,在禪那之中,造作者會完全消失,只有覺知者還在運作。你完全能夠覺知,但無法控制一切,甚至無法生起一個念頭,更不可能做出決定。也就是說,你的意志被凍結了,這對初學者來說會很可怕,因為他完全不曾有過類似無法控制卻又完全清醒的經歷。

  這種恐懼感可以通過增強對佛法的信心,以及通過認知並趨入禪悅來加以克服。佛陀常在《鶉喻經》等經書中提及,不應害怕禪那中的禪悅,而應追求、增長並經常修習之。因此,在感到恐懼之前,你應當完全信任禪悅,並抱持對佛陀教法與佛陀弟子的信心。要相信佛陀的教法,並在經歷輕鬆、無形、無我和禪悅的過程中,讓禪那溫暖地擁抱你,那將會是你生命中最難以忘懷的經歷。你要勇敢地、全心全意地捨棄控制時間的慾望,並親自去體驗這一切。

  禪那的特質

  禪那會持續較長一段時間,如果只是持續幾分鐘,那就不該稱為「禪那」。高階禪那通常會持續數小時以上,一旦進入狀態,你便無法選擇退出,只有在心準備好要退出,並在累積的「動力」耗盡時,你才可以退出禪那。每個禪那都是一種相當安定和令人滿意的意識狀態,因此它的特質就是長時間的持續性。

  禪那的另一個特質是,只有在清晰地認出禪相後,它才會出現。此外,我們應知道,在任何一種禪那中,禪修者都不可能感受到身體(如肉體疼痛)或聽見外界聲音,或產生任何念頭(連「善」念也不會有)。禪修者只會有一種清晰的感知:一段很特別的禪悅經驗,持久不變,那不是恍惚,而是一種高度覺知的狀態。你可以據此判斷,那些你自以為的禪那究竟是真實的還是想像的。

  止觀禪修

  有些傳統佛學理論提到兩種禪:觀禪與止禪。事實上,兩者是同一件事的兩個方面,彼此密不可分。「止」是禪修中產生的安樂,「觀」是從同一禪修過程中產生的洞見;「止」導致「觀」,「觀」也導致「止」。

  那些誤以為這裡只指導如何修「止」而無關乎「觀」的讀者需要明了的是,本書所教導的既非「觀」亦非「止」,而是「修行」。

  這些方法是由佛陀所教導,並傳承自泰國東北部的森林傳統,我的老師阿姜查便在此傳承之列。阿姜查經常說,「止」與「觀」二者就如手心與手背,不能分拆,也不能脫離正見、正思維及正業等來修習。在佛教傳統中,「觀」與「止」是不可分割的。若要在上述七個禪修階段取得進步,禪修者確實需要正見並接受佛陀的教法,且必須戒行清淨。
修習止觀禪法,可在三個方面產生洞見:洞見令人苦惱之事、洞見禪修之道,以及洞見「心」的本質。

  洞見令人苦惱之事

  當遭遇死亡、疾病、失意甚至惱人的爭執時,我們不僅會痛苦,還會困惑。猶如在樹木繁茂的危險叢林中迷了路,我們應爬到樹上的高處去尋找遠方的地標(例如通往安全處所的河流或道路),在眺望並掌握前路的情況之後,你的苦惱自然會消失。

  在這個比喻中,叢林代表日常生活中糾纏不清的苦惱事。爬上樹頂則代表禪修,那會令你感到平靜與安定,洞見便由此產生。

  因此,若遇到重大的問題,別一直去想它,因為此時你已經迷失在自己的叢林中。如果能認真遵循此前所介紹的禪修方法,你便能順利地解決問題、消除苦惱。你若登高遠眺叢林,以此獲得平靜(亦即「止」),就能從那個有利位置獲得解決問題的洞見。

  洞見禪修之道

  在每次坐禪結束時,花兩三分鐘回顧坐禪的全過程。無需在禪修時「做筆記」,因為你在結束時會很容易記住過程中的覺受。不論坐禪過程是安穩的還是充滿挫折的,你都應自問,是不是因為自己做了什麼,才會產生安穩或挫折感呢?沒有人一開始就是完美的禪修者,只有在坐禪結束時回顧與反省自身,才會獲得關於禪修的洞見。

  每次坐禪結束時,回顧禪修中獲得的洞見,將會深化你的禪修體驗並助你克服禪修中遇到的障礙。對此我會在本書第二部分作深入探討。

  目前我只能說,你需要洞見來達成我所描述的每一個階段。例如,要放下念頭,你就需要獲得關於什麼是「放下」的洞見,在禪修時每精進一個階段,你的洞見就會深入一些。在達到禪那的階段後,你的洞見將得到全面提升。

  此外,這些深入禪修之道的洞見,也有助於解決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是因為你身上導致禪修障礙的某些習性,和你在日常生活中會造成困境的笨拙態度如出一轍。我們需要在禪修過程中培育內心的力量,以獲得平靜、產生洞見,然後將兩者應用在下一階段的禪修與日常生活中,去追求快樂與成功。

  洞見「心」的本質

最深入與最細微的洞見,可令你深入瞭解「心」的真實本質,這洞見並非可以通過信賴或思考而得,只能通過禪修,通過絕對安定、釋放「心」而後覺知「心」,方能獲得。

  為了覺知心的秘密,禪修者必須完全捨棄思想,長久地安住於禪那中,持續觀察「心」。有個比喻是,千瓣蓮花在夜晚合上花瓣,在黎明時張開。當第一道曙光落在最外圍的那層花瓣上,它們便張開,溫暖的陽光又接著落在內層一圈花瓣上,如是往下遞延,但若烏云遮蔽陽光,花瓣便會合上。只有不斷地接受長時間的日照安撫,蓮花才會逐漸張開,直至最內層,最終展露出它的秘密。

  這個比喻中的蓮花就代表心,陽光的溫暖代表安定的念力,云代表破壞安定的思想或煩惱。有些禪修者只是專注於花瓣的內圈並誤以為:「這就是它。」這是虛假的證悟,此時安定會被打破,蓮花瞬即合攏。

  然而,隨著禪修的逐漸深入,你可以持續安定數小時,可以遠離障礙來觀察心,並看見最內圈的花瓣完全開展,露出蓮花芯中的珍寶,此時的你將會證悟最高的洞見——「心」的實相。你親自去發現吧!

  我曾提出唯有「安忍」才是禪修捷徑。這對於本章討論的七個禪修階段都適用,這些都是「放下」的階段,彼此密切相關。最後進入禪那階段時,禪修者必須真的放下,這是深度的放下,唯有通過細心與勤勉的修行方能達成。

  在本章中,我只描述了達到禪修初期七個階段的基本方法,但接下來還有關於禪修的障礙、念的特質和其他禪修對象等內容有待說明。現在,請將你的注意力轉向禪修的五個障礙與克服五障的方法。


  第二章 禪修的障礙

  在本章中,我會詳細解釋「五障」,這些是禪修中常會遭遇的障礙,禪修者必須學習如何克服它們。在巴利語中,這些障礙稱為nīvarana,直譯為「關門」、「禁止進入」,亦即「障礙」之意。它們會阻止你進入「禪那」,也會削弱你的智慧,並使你更加困惑。因此在佛教中,禪修者若要形容禪修的敵人,五障可謂是「頭號公敵」。因此瞭解並克服五障是非常重要的,不過,要一一克服它們,你必須先充分瞭解它們。

  有些老師對障礙的解釋不夠清楚,尤其是那些使你無法進入禪定的細微障礙。如果你不肯嘗試著去辨識及克服它們,它們就會主宰你的心,你就無法享受到心的禪悅,也無法增長菩提智慧。

  這五障通常橫亙在你與正覺之間。你如果能辨識出它們,就很有可能將之克服。你如果還沒能達到禪那,那意味著你尚未完全瞭解五障;你如果已進入禪那之境界,就代表你已克服了五障。

  佛陀列舉五障如下:欲貪、嗔念、昏眠、掉悔、疑。

  第一障:欲貪

  所謂欲貪,不僅僅是我們平常所知道的渴望,它是阻撓禪修者進入禪那的最主要障礙,所以被列為五障之首。禪修初學者最瞭解它帶來的麻煩。「欲貪」的巴利語是kāma-chand,其中k¨?ma意指任何與色、聲、香、味、觸等五外入處有關的事物,而chanda意指喜好或契合,兩字相連後的意思是「喜好、關注或涉入五入處的世界」。

  舉例來說,禪修時聽到某種聲音,我們為何不能忽略它呢?它為何會嚴重干擾我們?許多年前,我們寺院外面的村莊舉辦歡宴時,喇叭噪音很大,破壞了寺院的寧靜,我們因此向老師阿姜查抱怨噪音妨礙禪修。大師回答:「不是噪音妨礙你們,而是你們妨礙噪音!」

  在上述例子中,欲貪是指心在干涉聲音。同理,若有人說因為腳痛而無法禪修,其實並不是疼痛妨礙了他,而是他妨礙了疼痛。他若具備正念,便會看見自己的覺知離開了身體,並再次對感受外界產生興趣,那便是欲貪在運作。

  人很難克服欲貪,因為我們非常執著於五入處及相關的事,一旦產生執著,我們就無法從中抽身。檢視五入處與身體之間的關係對於我們瞭解這種執著很有幫助。我們通常會宣稱五入處的存在是為了保護身體,但洞見告訴你的恰恰相反:身體之所以存在,是為了向五入處提供在世間玩樂的載體。你也將會察覺到,當五入處消失時,身體也隨之消失,放下其中一個,便意味著另一個也放下了。

逐漸去除欲貪

  你無法單靠意志力便能放下五入處與身體,在禪修中去除欲貪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首先,應選擇舒適安靜的地方開始禪修,你若覺得坐在椅子上更舒服,也可以這麼做——別忘了佛陀有時也坐在椅子上。剛閉上眼睛時,你對身體還沒有太多感覺,這就像從明亮處走進黑暗裡,得花幾分鐘才能看清周圍,同理,要在閉上眼睛幾分鐘後,我們的身體姿勢才會做出調整。

  像這樣遷就欲貪,你的身體暫時會感到舒適,五入處也會得到滿足,但這並不會持久。你必須利用這最初的舒適,趕緊讓心遠離五入處,將其置於五入處所不能及之地。具體方法得從「覺知當下」開始。

  我們的過去與未來幾乎都被五入處之事所佔據,記憶裡充滿身體的感受、味道、氣味、聲音或影像,未來規劃裡也同樣離不開五入處。通過覺知當下,我們可以斬斷關於過去與未來的多數欲貪。

  下一個禪修階段是「靜默地覺知當下」,你需要在此階段去除一切思想,也即去除「欲尋」。佛陀稱欲貪的某些部分為「欲尋」,意即細想五入處的世界。對於禪修初學者而言,欲尋最明顯的形式是性幻想,我們會為此類欲尋虛耗數小時,尤其在長期閉關時。

  要突破這個阻撓禪修進步的障礙,你需要內觀或淨信①,且要明白徹底解脫五入處(即禪那)是比性經驗更棒的事。出家僧尼放棄性行為,並非出於恐懼或壓抑,而是因為他們發現了某種更有意義的事。即使只是想到午餐也是欲尋,靜默會被此打斷。少數禪修者能體悟到自己在注意身體的感覺,例如想到自己正在「吸氣」或「聽到一種聲音」或「感到一陣刺痛」,這些也屬於欲尋,都是進一步禪修的障礙。

  ①淨信,即清淨的信心,所信的對象是真實的、有功德的、能夠成就菩提的,乃是佛教中對「信」的一般定義。

  偉大的道家聖人老子,會在傍晚時讓一名弟子陪他一起散步,弟子總是一路保持靜默。一天傍晚,他們走到山脊時,弟子嘆道:「好美的夕陽。」老子從此再也不讓這名弟子陪他。當其他人問起原因時,老子解釋:「那個弟子說『好美的夕陽』時,他已不是在看夕陽,而是看見那些字。」所以你們在禪修時必須放棄言語,因為那意味著你已不再對事情保持正念,而只是把時間徒然浪費在描述上。

  在「靜默地覺知當下」時,五入處的世界就如被侷限在籠子裡,無法漫遊或造成任何危害。其次,為了完全捨棄五入處與身體,你應將正念集中於五入處世界的一小部分而排除其他部分,也就是將正念集中在對呼吸的感覺上,而不去注意身體的其他感覺或聲音。呼吸將成為你從五入處世界進入內心的踏腳石。

  當成功地持續專注於呼吸時,你將會發覺所有的聲音都消失了。而你完全不會察覺到聲音停止的那個瞬間,因為它的本質即是逐漸消逝。這種消逝就像肉體的死亡一般,是一個較為緩慢的過程而非突發事件。

  你在坐禪結束後,花一點時間來回顧禪修(如第一章所建議的)時,通常會發現心將不受任何聲音的影響。你也會發現身體已消失,感覺不到手,也接收不到任何關於腳的訊息,唯一覺知的只有呼吸。

  當部分身體似乎消失時,有些禪修者會感到驚慌,這顯示出他們對於身體的強烈執著,亦表明欲貪正在運作,會阻礙禪修的進步。通常你會在不久之後逐漸熟悉身體消逝的感覺,並開始喜歡不受拘束的美好平靜。在此期間,不斷鼓勵你斷除執著的,是由「放下」產生的自由與喜悅。

  接著,隨著呼吸的漸漸消失,你的心中將充滿莊嚴的禪相,這時你才完全去除欲貪,不再涉入五入處的世界。於是,你感受到禪悅,並最終來到了禪那的門前。

  正如佛陀在《本生經》中所言:「你越去除五入處的世界,你就越會感覺到禪悅。你若想要體驗完全的禪悅,就要完全去除五入處的世界。」

  第二障:嗔念

  第二障是嗔念,也是禪定的主要障礙,西方的禪修者尤其要注意此障。我們一般都認為嗔念即是怨怒他人,但其實並非如此,嗔念的對象,似乎更可能是你自己,甚至是禪修的對象。

  對自己生嗔

  對自己生嗔的一些表現是:不讓自己狂喜、安定或禪修成功。這與西方人的性格特點較有關係,根源則在於西方人的教育方式。

  對自己產生嗔念,很可能會導致你無法深入禪修,對此你應當注意。我是在好幾年前,聽某位西方尼師談到她的禪修經歷時,才發覺這個問題的。她禪修時經常可以深入到幾乎就要進入禪那狀態,她說自己已經站在禪那的門口了,卻無法進入,障礙就是她自覺不該得到這份快樂。實際上,那是她對自己的嗔念阻礙了她,她不願讓自己體驗禪悅。從那時起,我在許多人身上都看到了同樣的情形。有時當禪修變得安定或令我們感到快樂時,我們便以為一定是哪裡出錯了,於是會對自己生嗔,不允許自己快樂與自在。

  以這位尼師為例,她很清楚地看見介於自己與禪那之間的是細微的嗔念障礙,她自認為不該得到禪悅。為何不該呢?她確實應該得到禪悅啊!世上有些狂喜是不合理的,有些則違反了佛陀的戒律,或使人生病或有可怕的副作用,但禪悅沒有任何副作用,也沒有不合理,而且佛陀分明是在頌讚它們。

  如果你仔細審視自己的禪修方式,可能會發現自己同樣遇到了嗔念的障礙,但並非在到達禪那之前遇上。你可能是在更早一些的禪修階段,在不允許自己高興時碰到它,當時你可能更喜歡忍受痛苦,甚於享受安定與快樂,也可能認為自己不應得到快樂、禪悅和自在。

  不願得到快樂,就意味著你有罪惡感。當某人被發現有罪時,法律的懲罰通常會隨之而來。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罪與罰是分不開的。我們若對某事抱有罪惡感,想到的下一件事就會是自我懲罰——否定自己應得的某種愉悅、快樂或自在,而西方人就只會不斷懲罰自己。真是瘋了!
 善待自己

  我們可以練習慈心禪,讓自己放鬆一下,以便克服嗔念的障礙。你應對自己說:「通往內心之門已經完全向我敞開,我允許自己快樂,允許自己安定,我要善待自己。在此次禪修中,我要有足夠的善意,讓自己得到安定與大喜。」

  你若發現難以對自己施捨慈心,就問自己為什麼吧!也許你心中有根深蒂固的罪惡感,以致你還在期待懲罰,不肯無條件地寬恕自己。

  佛教的倫理之美在於,它不在意別人對你做了什麼,也不在意你受到了多麼不公平的待遇——你仍然可以完全原諒他們。我曾聽人說有些事是無法原諒的,但那不符合佛教的倫理。在佛教中,沒有什麼事是不可原諒的。幾年前,一個精神錯亂者跑到蘇格蘭某所小學,殺死了許多小孩,此後的某次宗教儀式中,一位地位較高的教會執事請求上帝不要原諒這個人,他認為有些事是不可原諒的!聽到有宗教領袖不肯寬恕悲劇事件的製造者,並以那樣的方式治療人們的痛苦時,我的心情很沉重。

  如果你是佛教徒,就必然能原諒一切事情。你的寬恕便是治療,它解決了舊問題,而且絕對不會製造新問題。因為對自己根深蒂固的成見,致使你無法原諒自己,有時是因為問題深埋在心中,有時是因為你已經忘了它。你只知道心中有些事讓你有罪惡感而無法原諒自己,你覺得有理由否決自己的自由、禪那和覺悟。為何不嘗試著善待自己呢?對自己生嗔,就是你禪修無法成功的主要原因。

  對禪修對象生嗔

  對禪修對象生嗔,這常發生於還不太熟悉入息出息的人身上。我說「還」,是因為熟悉入息出息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只要遵從指示去做,每個人都會成功。倘若你仍然不能成功,可能就是對禪修或禪修對象生嗔了。你可能會坐下來想:「哦!又來了」、「這一定很困難」、「我實在不想做這事」、「我這麼做是因為禪修者都這麼做」,或「我一定要成為一個好的佛教徒,而這是佛教徒應該做的」。你若帶著嗔念開始禪修,勉強為之,便很難進步——你是擺明了跟自己過不去。

  我喜愛禪修,而且非常享受它。某次有幸輪到自己帶領眾僧閉關禪修,我很高興,於是對大家說:「太好了,閉關禪修啊!」我每天早上都很期待禪修。「哇!我正在閉關禪修,不必做寺院的其他例行工作。」我太喜愛禪修了,對它毫無憎惡之感。你若也持這種態度,便會發現心正如佛陀所言的那樣,在「躍向禪修」。

  我喜歡這個比喻:你走在街上,忽然看見某位老友就在街對面,而你們過去曾共同度過很美好的時光。此時,無論自己正打算去哪裡或想要做什麼,你都不在乎了,只想衝到街對面去,給他一個熱情的擁抱——「去喝杯咖啡吧,我們太久沒見面了!我也不管約會是否遲到了。走吧!讓我們好好聚一聚。」禪修就像一位親密老友,你願意放下手邊的所有事情,只為與之相聚一敘。我若是在一里之外看見禪修,一定會衝向它,給它一個溫暖的擁抱,並找個地方和它一起喝杯咖啡。至於禪修的對象——呼吸,我的呼吸和我是最佳拍檔,我們曾共同度過很美好的時光。若以這種善意看待呼吸,你就會明白,在禪修中覺知呼吸其實很簡單。
  當然,情況也許正相反——當你知道自己必須和這個該死而且討厭的呼吸在一起時。你和它曾有過很不愉快的相處經歷,看見它從街對面走過來,你會想:「天啊!它又來了!」你會試圖躲開,好讓它看不見你,你只想逃避。很不幸的是,許多人確實會對呼吸生起這種嗔念。

  因此,請對禪修的對象培養善意,設法讓自己喜歡這段禪修。比如像這樣想:「哇!好棒!我只需坐在這裡,不必做其他任何事:不必蓋房子、寫信或打電話。我只需坐在這裡,和我親愛的老友——呼吸共處即可。」你若能這麼做,就已去除嗔念之障,而且還能得到反向的增長——增長對呼吸的慈愛。

  我用以下方法來克服對呼吸的所有嗔念。我會將呼吸看成是自己的新生兒,你會把自己的嬰兒遺忘在商場裡嗎?你會把他遺失在路上嗎?你會讓他長時間離開你的視線嗎?我們為何無法專注於呼吸呢?那是因為對呼吸缺少慈愛,我們不喜歡也不欣賞它。你若能像對待自己的小孩或某位難以割捨的親密愛人一樣地欣賞呼吸,你就絕對不會遺忘或放棄它,而是會始終注意它。但如果你對呼吸心懷嗔念,你就會發現自己總是將它遺忘,而且還會一直想著要失去它,因為你一點都不喜歡它。這正是你無法進入禪那的真正原因。

  總之,嗔念是一個障礙,你可以通過悲憫他人、寬恕自己、對禪修對象報以慈愛之心、和善地關愛禪修對象等,來克服這個障礙。當你對禪修對象心懷慈愛時,無需多做努力就能守住它。

  第三障:昏沉

  第三障是昏沉。相信我們都已經通過自身的禪修經驗瞭解它了。我們坐禪時,無法真正知道自己在觀察什麼,不知道自己是在觀察當下、靜默、呼吸,還是在觀察其他對象,這是因為心是昏沉的,猶如沒有光線照亮內在般,心的世界陷入了一片陰暗與模糊。

  妙法消解昏沉

  克服昏沉最精妙、最有效的方式是任由自己陷入昏沉——別對抗它!記得當我還是泰國森林寺的年輕比丘時,在凌晨3點15分的打坐中如果想睡覺,我就會拚命掙扎,以求戰勝昏沉,但抗爭通常以我的失敗告終。

  不過,當我真的成功克服昏沉而不再感到昏昏欲睡時,掉舉①往往取而代之。因此,我會努力平息掉舉並再次陷入昏眠,於是我的禪修過程就如鐘擺,一直在兩端之間擺盪,永遠找不到中點。

  ①「掉舉」是一種輕度的興奮狀態,陷入掉舉的禪修者內心會浮現過往的回憶、雜念,甚至帶動欲貪、嗔念等情緒,而無法進入禪定。

  我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瞭解個中原委。

  佛陀主張觀照,而非對抗。因此,我開始檢視昏沉的原因——過去我一直在凌晨3點15分禪修,睡得少而且營養不良。一個英國比丘身處炎熱的熱帶叢林,結果還能怎樣呢!陷入昏沉便是無可避免的結果。

  看清原因後,我選擇停止抗爭並讓腦袋低垂,慢慢睡去——天曉得,我甚至還可能打鼾!不過,當我停止對抗昏沉時,昏沉的情況也沒有持續太久。此外,當我通過了昏沉的考驗時,接下來即可體驗到安定而非掉舉。我已找到鐘擺的中點,而且從此就能輕鬆地觀察呼吸。

  禪修中的昏沉是心疲倦的結果。若對抗昏沉,則會使你更累,這時,休息可讓能量重回你的內心。為理清這個過程,我們要瞭解構成心的兩個部分:覺知者與造作者。覺知者是被動的那一半心,它只接收訊息;而造作者是主動的那一半心,它會進行評估、思考和控制,二者共同消耗同一顆心的能量。因此,當你忙忙碌碌地努力做事時,造作者會消耗你的多數能量,只留下很少的能量給覺知者。當覺知者的心理能量匱乏時,你就會感到昏沉。

  幾年前的一次閉關中,某個在城裡擔任企業主管的閉關者因為工作繁忙而遲到。坐禪的第一個晚上,她的心可說是死氣沉沉,因此我特別指導她如何克服昏沉:我請她休息。接下來她連續3天都睡過頭,一覺睡到黎明,吃過早餐後又回去倒頭大睡,午餐過後再打個大盹。多麼精彩的禪修啊,在這毫不抗爭的三天裡,造作者幾乎沒得到任何心理能量——心理能量自然而然地流向了覺知者。

  三天過後,她的心漸漸亮了起來,再過三天,她已能趕上其他禪修者的進度。在閉關結束前,她已經領先且成為那次閉關的優秀禪修者之一。

  因此,不要試圖對抗你的心,不要想改變情況,應該任由它去。你要與昏沉和解而非作戰,接著,你的心理能量將被釋放而流向覺知者,昏沉自然會消失。

  珍視覺知

  另一個克服昏沉的方法是更加珍視覺知。禪修之道上有時會有岔路口,左邊通往昏沉,右邊通往正念。你可以憑經驗認出這個路口,這是禪修中選擇昏沉小巷或正念大道的時機。往左,你將同時放棄造作者與覺知者;往右,你將放棄造作者而保留覺知者。你若珍視覺知,將會自覺選擇右邊的正念之道。

  昏沉與嗔念

  昏沉有時是第二障嗔念的結果。我以前去澳洲監獄教導禪修時,常會聽到這樣的獄中俚語:「多睡1小時,便少關1小時。」擁有這種負面情緒的禪修者會有趨入昏沉的傾向,而嗔念正是其癥結所在。

  我們泰國的寺院每星期都會有一次徹夜禪修。在徹夜打坐的過程中,昏沉總會規律性地在午夜過後出現,將我制服一兩個小時。回想起來,我在出家之前常在派對、搖滾音樂會、俱樂部裡徹夜狂歡,或在凌晨兩點聆聽某個樂團的音樂,那時我從不會感到昏昏欲睡。為什麼?顯然當你正在享受所做的事情時,不太可能陷入昏沉,但當你不喜歡正在做的事情時,昏沉就會出現。我以前不喜歡徹夜打坐,認為那是愚蠢的做法,所以只是勉強為之罷了。這就是我心中的嗔念,也是我昏沉的原因。當我改變態度,從徹夜打坐中覓得樂趣並樂享其中時,昏沉便很少出現。因此,你也應該審視自己的昏沉,看它是否源自嗔念。

  禪修忌恐懼

  當我還是居士時,曾在英格蘭北部參加過一次禪修閉關。清晨的禪堂很冷,大家都會把毯子裹在身上。但那樣很容易使人在禪修中睡著,於是禪師拿著一根大棍子來回巡視,我旁邊的傢伙才剛開始打盹兒就挨打了。霎時間,每個人的昏沉都消失了——只需一個人被打就足以使我們警醒。問題是,喚醒我的那種恐懼感此後一直跟著我,阻礙我更進一步禪修。這段經歷給我的教訓是,不宜通過恐懼或暴力等不善的方法,去追尋平靜與自在。

  在泰國東北部的古老森林傳統中,比丘們會在危險的地方禪修,例如樹上的高台、懸崖邊或老虎出沒的森林裡。倖存者說他們得到了很好的禪修,但你卻永遠無法聽到那些不幸者的感言。

  第四障:掉悔

  掉悔(掉舉與後悔)是最細微的障礙之一,其主要成分是心的掉舉。但請先容我對「後悔」作簡短說明。

  後悔

  後悔是你所做過或說過的惡業造成的結果,換言之,它是惡行的結果。若禪修中感到後悔,你應該原諒自己而非沉溺其中。每個人都會犯錯,智者並不是永遠不會犯錯的人,而是能原諒自己並從中汲取教訓的人。有些人太后悔了,以致相信自己永遠不可能覺悟。

  佛經裡有大家耳熟能詳的、關於央掘摩羅的故事。央掘摩羅是個連環殺人狂,他殺了999個人,並切下每個人的一根手指掛在頸上做成花環,故有「指環」之稱。第1000名受害者是佛陀,他當然無法殺死佛陀,而是佛陀「殺了他」——殺了他的惡行與煩惱。後來,他成為佛教比丘。即使像央掘摩羅這樣的殺人魔,都可能達到禪那並完全覺悟,那麼你呢?難道你殺過人?你是殺人狂嗎?連那樣的人都能覺悟,你當然也可以。無論你曾做過什麼壞事或對什麼事感到後悔,請永遠記得央掘摩羅,這樣你就不會覺得自己太糟糕。原諒、放下過去,是克服後悔的良方。

  掉舉

  掉舉(興奮不安)就是禪修時一味想要做別的事情,或腦子裡胡思亂想,或想去別處(除了當下之外的任何一處)逛逛。掉舉一如欲貪,是禪修的主要障礙之一,它會使我們難以長時間地靜坐。

  我們之所以感到掉舉,是因為不懂得欣賞知足之美:我們不瞭解「無為」的單純樂趣,對於既存事物同樣心存挑剔而非欣賞。

  禪修中的掉舉,永遠是無法感受當下的喜悅所致,至於是否能感受到喜悅,取決於我們看待事情的態度。例如看著一杯水,你可以覺得它很美,也可以認為它很普通。禪修時,我們可以把覺知呼吸看做是無聊和單調的事,也可以看成是非常美麗和獨特的事。我們如果認為專注於呼吸是很有價值的,就不會感到掉舉,不想再做別的事了。

  我從「覺知當下」開始修禪,就是為了克服掉舉的嘮嘮叨叨:「我想去當下之外的某個地方。」無論當下有多麼舒適,掉舉總會說它不夠好。看著你的蒲團,掉舉會說它太大或太小、太硬或太寬;掉舉會看著閉關中心說:「它不夠好,我們應該一天吃三餐,還應該享受客房服務。」

  與挑剔心相反的是知足心,你應該盡一切可能讓自己對所擁有的一切及周圍的環境感到知足。

  要謹防禪修中產生的挑剔心。有時你可能會想:「我還不夠深入,我已觀察當下很久了,卻一直沒什麼進步。」此類想法正是掉舉的因。禪修的進展如何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你要對它絕對知足,相信自己的禪修將會更深入。如果你不滿意於自己的進步,只會使情況變得更糟。因此,要學習對當下知足,忘記禪那,就對此時此刻感到知足。當知足感加深時,禪那將會因應而起。

  要滿足於靜默的當下。你若真的知足,無需說話,無需多想。大多數言語或想法,不是抱怨或想要離開,就是想做其他事情。「想」意味著不知安定。若真的知足,你一定是安定、安靜的。試著強化自己的知足感吧,那正是掉舉的解藥。

  即使身體疼痛並微覺不適,你還是可以改變自己的感知,視之為很好,甚至很美的事。你可以看看自己能否滿足於這種狀況,以及是否允許疼痛感存在。

  出家之後,我曾有好幾次感到身體劇烈的疼痛,但我沒有逃避,因為那樣無法消除隨之而來的掉舉。我努力讓心完全接受疼痛感的存在並對此感到滿足,結果發現自己也能接受更劇烈的疼痛。你若能那麼做,便不會感到疼痛有多可怕,掉舉也會隨之消失,你完全可以安住於疼痛之中。伴隨疼痛而來的掉舉,可能才是最糟的部分,通過知足去除掉舉,你甚至可能享受疼痛。

  請你對目前所了悟的當下、靜默、呼吸等,發展知足之心。無論你正在何種禪修階段,都請知足——發自真心地知足。這樣,你將逐漸安定,並使禪修變得更深入。

  克服了普通的掉舉後,在更深入的禪修階段通常還會出現一種更加微妙的掉舉。這是指當你初次看見禪相時,陷入掉舉的你會三心二意,不滿足於眼前的禪相,想要得到更多,並感到興奮不安——這種狀態會輕易地阻撓你體驗禪相。你應當採取的對治之法是:什麼也不做,只是讓自己知足,只是坐在那裡看著禪相如花般綻放,而後進入禪那。

  不論你為此要花一個小時還是五分鐘,或者永遠都不會看到禪相,你都能夠知足,那便是走上了通往禪那之道。假如禪相猶如燭火般明滅不定,那是內心陷入掉舉的徵兆。反之,如果你能毫不費力地將注意力維持於當下的禪修之上,即表明你已經克服了掉舉。

  第五障:疑

  最後一個障礙稱為「疑」,它針對的對象可能是教法、老師或你自己。

  對於針對教法的疑,你要有足夠的信心,相信禪修定會帶來美好的結果。你可能已經歷過許多美好的事,那就讓這些正面積極的經歷來強化你的信心吧,你應當相信禪修的作用。打坐,在安定中修心,尤其在禪那中修心,是非常有意義的,它將會帶給你清明、快樂和對佛法的正見。

  說到針對老師的疑,老師們常常像是運動團隊的教練,主要工作是根據自己的經驗來教導學生,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言行舉止來啟發學生。但你在信任老師之前,要先檢驗他們,觀察他們的行為,並檢視他們是否言行一致。他們若真的知道自己所教授的內容,就應該是有道德、有自制力且可以激勵學生的人。只有以身作則、堪為典範的老師,才是你應該信任的。

  懷疑自己的人會想:「我沒希望,我辦不到,我真沒用,我相信除了自己之外的每個人都已達到禪那,且已開悟。」這些挫敗與失望感往往會因為老師的激勵與鼓舞而被克服。老師的工作是要告訴你:「是的,你可以做到這一切。很多人已經做到了,你怎麼會不行呢?」老師會給你打氣,要你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心想事成。


   事實上,只要你有足夠的決心與信心,成功是遲早的問題,唯有那些中途放棄的人才會失敗。

  你也可能會轉而懷疑自己當下的經歷:「這是什麼?這是禪那嗎?這是對當下的覺知嗎?」這即是疑障,它不應該出現在禪修之時,你需要儘可能地放下,讓心保持安定、享受快樂,你可以在事後回顧並自問:「那是怎麼回事?真有趣。那時發生了什麼事?」禪修之後,才是你確認那些事是否為禪那的時機。如果你在禪修時心想:「這是禪那嗎?」那麼它一定不可能是禪那!因為那樣的想法不可能在深入禪修的階段出現。只有在事後,當你回顧那些狀態時,才可能檢視它並說:「啊!那是禪那。」

  如果在禪修中遭遇困難,你就該停下來問自己:「這是哪一種障礙?」一旦明白所遇為何種障礙,你就可尋找相應的方法來解決。若是欲貪障,你就該逐漸把注意力從五入處移開,專注於呼吸或別的禪修對象;若是嗔念障,你就該發展慈悲心;若是昏沉障,你就該記住「珍視覺知」;若是掉悔障,你當謹記「知足、知足、再知足」,或練習寬恕;若它是疑障,你就要堅定對老師、教法以及自己的信心。

  每次禪修時,你都應該有系統地運用合適的方法來解除相關障礙,這樣一來,你所遇到的障礙很快就會消失。

  障礙工場

  禪修者之所以無法克服障礙,是因為他們不瞭解障礙的出處。想要獲得成功的禪修,禪修者務必充分瞭解障礙的運作過程(那是只有身處覺知者與覺知對象之間才能看見的)。造作者製造障礙,阻礙禪修者進步,而製造障礙的工場就位於心與其禪修對象之間的空間裡。

  聰明的禪修者會觀察自己的呼吸,同時也會注意「如何」觀察呼吸。若能看見自己對呼吸的期待,你便是遇到了第一障「欲貪」;若能察覺其間的侵略性,你便是遇到了第二障「嗔念」;若能認出其間的恐懼(也許是害怕失去關於呼吸的覺受),你便是在禪修時碰到了幾種混合的障礙。有時你看似成功,能專注於觀察呼吸數分鐘,但卻無法進一步深入。實際上,你在禪修中的主要任務即是發現這些障礙並把它們排除。

  不論面對何種覺知對象,若能把安詳、慈愛放在自己與覺知對象之間(即安詳、慈愛地對待覺知對象),那麼你在禪修的每個階段都不會出錯。例如,當性幻想出現時,你待之以安詳,那樣的白日夢很快就會失去動力,終至消失。

  就如房子是由千百塊磚頭砌疊而成一樣,安詳之屋(即禪那)也是由千百個靜默的當下累積而成。當你在每一個相續的當下,都能安詳、柔和或慈愛地對待覺知對象時,你就不再需要性幻想,疼痛會消失,昏沉將轉為光明,掉舉將失去動力,禪那會自然而然地發生。

  總之,你要先知道,五障是在覺知者與被覺知對象之間的空間裡出現的,然後才能把安詳與慈愛放入其間。當然,你不只需要這樣的正念,還需要增長我所說的「無為的正念」——絕不控制或干涉覺知對象。這樣一來,一切障礙都將被摧毀並迅速消失。

  蛇的譬喻

  有些禪修者抱怨說,某些糾纏不清的障礙在禪修時經常出現。這些反覆出現的障礙,可用以下由「蛇的譬喻」衍生出的方法加以克服。

  早年我在泰國森林裡修行時,因為沒有涼鞋,所以晚上經常打著赤腳返回茅舍,又因為沒有手電筒,所以我總是利用星光引路。雖然森林中的小路上有很多蛇出沒,但我從來沒有被咬過,因為我知道它們數量龐大且非常危險,所以一直小心翼翼地提防著。如果看到路上有可疑的東西,即使那只是一根棍子,我也會跳過去或繞道,因而能成功地避開危險。

  禪修之道上同樣會有許多危險的障礙等著要抓你,讓你無法進步。但你只要記得它們就潛伏在四周,而且很危險,自然會提高警惕,不會被逮到。糾纏不清的障礙就如為數極多的蛇,你如果不想被它逮到,就該在每次開始打坐時提醒自己,小心那個糾纏不清的障礙,因為它很危險。此時你就會在整個坐禪過程中,一直提防它出現在覺知者(你自己)與覺知對象之間的空間裡。運用這個方法,你就不太可能會被抓到。

  那羅祗梨對策

  有些禪修者說他們曾一次同時感受到五個障礙,且來勢洶洶!當時他們心想自己可能會發瘋。為了幫助禪修者準確並強有力地反擊五障,我提出了「那羅祗梨對策」——這與廣為人知的佛陀遭遇的某件事有關。

  佛陀的敵人們試圖在他托缽乞食的狹窄街道上,釋放一頭醉酒的公象「那羅祗梨」來殺害他。看見瘋象狂奔而來的人尖叫著讓佛陀和隨行的僧人們快閃開,於是除了佛陀與侍者阿難,所有比丘都避到一旁去了。阿難勇敢地擋在佛陀面前,準備犧牲自己來保護他敬愛的老師,佛陀溫柔地推開阿難,獨自面對狂象的猛烈攻擊。

  佛陀當然擁有神通力,我相信他能抓住大象的鼻子,在頭上轉三圈,然後把它拋入幾百里外的恆河中!但那並不符合佛陀的行事風格,他會慈悲地放下。也許他心裡想的是「親愛的那羅祗梨,無論你對我做什麼,我的心門都為你敞開。你可以用鼻子打擊我或將我踩在腳下,我都不會嗔恨你,我會無條件地關愛你」。佛陀溫柔祥和地對待兇猛的大象,那是無法抵擋的、真正慈悲的力量,幾秒之內,狂暴的大象就被降服了,那羅祗梨溫順地趴在大慈大悲者的腳邊,佛陀輕輕地拍著它的鼻子:「做得好!那羅祗梨,做得好。」

  某些禪修者在修行時,他們的心就如橫衝直撞、破壞力巨大的醉象,在這種時候,請記得「那羅祗梨對策」。別用暴力去征服內心那頭狂暴的公象,應慈悲地放下:「我親愛的狂心,無論你對我做了什麼,我的心門都完全為你敞開。你可以打擊我或摧毀我,我都不會嗔恨你。無論你怎麼做,我都愛你——我的心。」要與你的狂心和解而非對抗,那是在極短時間內真正慈悲地放下的力量,心將不再狂暴,轉而溫順地站在你的面前,被你溫柔的正念輕輕地拍著:「做得好!心,做得好!」

  克服捲土重來的障礙

  經常有人問起,克服障礙後可以持續多久,如果克服了它們,是意味著從此永無憂患,還是只限於禪修期間不受干擾?

  事實是,你只是暫時地克服了它們。心非常敏銳且安定,你可以長時間專注於某件事,而且毫無嗔念,即使別人打你的頭,你也不生氣,你對於欲樂(例如性愛)也不感興趣,這就是好的禪修結果。但過了一段時間(時間長短取決於禪修的深度與長度),障礙會再度返回。

  這就像在拳擊場內,對手只是被擊倒而已。障礙只是暫時「失去知覺」,此後還是會捲土重來,並展開報復,但你至少知道該怎麼去克服它們。你返回禪那的次數越多(即克服障礙的次數越多),障礙就會變得越來越虛弱無力。接下來,你便要通過正覺正見,徹底克服那些虛弱的障礙。這是古老的成佛之道,當你完全克服障礙時,你便毫無困難地進入了禪那。

  第三章正念的特質

  正念是實現成功禪修的要素之一,若未能充分瞭解與修習正念,你可能會在禪修中浪費很多時間。

  設置守門人

  正念不只是覺知或者完全意識到你身邊正在發生的事,它還會把覺知引向特定的領域,使你記得所受的教導並將之付諸實踐。在佛陀所用的譬喻中,正念就好像一個看守家門或城門的人。

  請想像你是個富人,有守門人負責看護你所居住的豪宅。某天晚上,在出門去寺院禪修之前,你告訴守門人要保持警惕、慎防竊賊。結果返家時,你發現家裡遭竊了。

  「我不是告訴你要保持警惕嗎?」你對守門人咆哮。「但我是有保持警惕啊!」守門人辯解道,「我警惕地看到竊賊入侵,還清楚地看到他們拿走了你的電視與音響,他們這樣進進出出好幾回。後來,我還全神貫注地觀察到他們搬走了你的古董家具與珍貴珠寶。」

  對於這種解釋,你會滿意嗎?換成是聰明的守門人,他會明白自己的工作不只是單純地留意而已,還必須記得指示並努力執行——如果看見有小偷企圖入侵,就必須立刻阻止或馬上報警。

  因此,正念包括了這兩個方面的內容:覺知和記住指示。

  在佛教經典中,「正念」的巴利語sati既可解釋為「覺知」,也可解釋為「記憶」,擁有好覺知的人,也是個擁有好記憶的人。

  若我們非常留意自己正在做的事,覺知會在心中創造一個相關印記,而使此事變得容易記住。假如你險些發生嚴重的車禍,你的覺知會因為感知到危險而突然變得很敏銳,其強度足以讓你清清楚楚地記住此事,即使到晚上入睡前也還是無法忘記。

  覺知與記憶之間的關係由此可見一斑:你越關注正在做的事,記憶就會越深刻。

  如果守門人已增長觀察力(覺知),便會留意自己接收到的指示;如果能完全留意宅主指示,他就會記住指示並認真努力地執行。因此,我們應明確指示正念要專心留意,從而使其記住該做的事情。


  指示守門人

  開始禪修時,請記得你心裡有個守門人——能覺知正在發生的事並記住指示的人。給守門人一些指示,例如重複指示三次:「現在是覺知當下的時間」。再三重複這句話,守門人就更容易記住。就好像你在學校背不出一個單詞時,就必須寫上一百次一樣,以後將永遠不會忘記。因為當你越是重複某件事,就越是會重視它。

  你不必每隔一兩秒就給予守門人相同的指示,只要在開始時重複給予三次即可。他會恪盡職守,努力做好本職工作。

  指示守門人就如同你指示出租車司機一樣,只需要清楚地說出想去哪裡,然後就可以輕輕鬆鬆地坐到後座去,因為你相信司機知道如何抵達目的地。試著想像,如果你每隔幾秒就告訴司機:「開慢一點……開快一點……這邊左轉……現在換三檔……看你的觀後鏡……保持靠右。」結果會怎樣呢?出租車司機可能會在開出幾百米後就把你扔下車。同理,當禪修者每隔幾秒就給予指示時,心裡的守門人(正念)一定會開始反抗並拒絕合作。

  給出清楚的指示後,就讓守門人專注於當下的工作吧,別一直幹擾他,就在一旁觀察。你將發現守門人會照著指示去做。或許他仍會不時犯錯,但指示將確保他安住於當下,而非偏向過去或未來。對於身為旁觀者的你而言,你只是監視守門人做事,而不必給他過多的指示。這即是瞭解正念,順著它的本性而為。

  和正念玩這樣的遊戲,就可以從中瞭解它的作用。第一次禪修閉關時,我便被告知無需設定早上起床的鬧鐘,老師告訴我們,只要在就寢前對自己說「我要在4點55分起床」就可以了。果然,此後我每天都能按時起床,最多差一兩分鐘,完全不必依賴時鐘。

  正念工作的方式實在很不可思議,我不知道它如何記得,但它確實做到了。因此,你可以試著設定正念:「現在是觀察當下的時間。活在當下、活在當下。」你只需這麼做,然後就可讓正念自行運作。

  當然,清楚地指示守門人「誰能進入」很重要。若守門人未拿到禁入名單,他就很可能會犯錯。

  第一階段的守門人

  在禪修的第一階段「覺知當下」,唯一允許進入的訪客是正在發生的事情。它可能是鳥叫聲、遠方的卡車聲或風聲,也可能是某個人在咳嗽或關門,是什麼都無所謂,只要它是正在發生的事,那就是此階段的訪客。因此,應當特別注意你要准許誰進來,並準備好隨時歡迎對方。

  同時,你也應該特別關注要禁止誰入內——誰是當下的不速之客?過去或未來的任何思想、感知與見解(即所有的回顧或前瞻)等。

  所以,你要將那些不速之客非常明確地通報給守門人,這點很重要。你應在開始禪修前對自己說三次:「我將覺知當下,且不會偏入過去或未來。」

  第二階段的守門人

  在第二階段「靜默地覺知當下」,不速之客是「內心雜念」。因此在此階段的禪修開始時,你要明確設定如下正念:「我將靜默地覺知當下,拋開一切雜念。」重複這段話兩次,以此保持正念。這樣,你便已經給予了守門人清楚的指示,從而使禪修順利進行

  第三階段的守門人

  在第三階段「以呼吸為覺知對象」,唯一受邀的訪客是「當下的呼吸」。不速之客是誰?除了呼吸之外的一切事物,包括外界的聲音、身體的感受、想吃午餐或晚餐的念頭等。因此,你應該重複三次告訴自己:「我將覺知當下的呼吸,並拋開其他一切感知與雜念。」

  正念在得知何事可為、何事不可為之後,便可自行運作,你只需旁觀即可。當呼吸之外的念頭生起,例如聽到外面割草機的聲音時,正念會立即覺知不該注意此事而自動轉移注意力。

  觀察訓練有素的正念會是件很美妙的事。當它接收到清楚的指示時,就會記得該做什麼,且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因此禪修將會變得很順利。

  不過,禪修並不是非常輕鬆的事,你付出努力的時機要選對,如同種樹,該努力時則努力,該放手時則放手。在種樹的過程中,你播種、澆水並施肥,但多數時候你只需照看它,確保種子成長的過程不受干擾。同理,別總是干擾正念,別總是刺激它、推動它或告訴它該做事,否則它以後肯定會造反。正念會說:「別管我。瞧!我正在努力履行職責。快讓開。」若不趕快讓正念自行運作,你的禪修就完了!

  第四階段的守門人

  在禪修的第四階段「持續專注地覺知呼吸」,你應該告訴守門人每一個當下都要嚴密地觀察,不准其他事情侵入:「我應持續專注地覺知呼吸,不去理會呼吸之外的任何事。」你只需在此階段的禪修開始前,這樣謹慎且明確地對守門人重複三次這個指示,便可退到一旁去觀察。

  如果你在給出這些指示的一兩分鐘後,卻發現自己的注意力分散了,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你的指示不夠詳細;二是你的正念還不夠強。倘若是正念還不夠強,那就每隔三四分鐘重複一次那些指示。

  如果你非常認真謹慎地給自己下指示,那麼你將會記得這些指示,正念將會逐漸深化——剛開始,正念可以在一大片領土上遨遊,隨後,它可以遨遊的範圍被逐漸縮減,最終它只專注於靜默的當下,而拋開了有關內在的一切思想雜念。第二階段的「覺知當下」又被「靜默地覺知當下」取代,除此之外的一切事物都被拋開了。然後便是「持續專注地覺知呼吸」——專注於入息和出息的全過程,其餘一切都被拋開。在每個後續的階段,正念都會逐漸縮小領地範圍,以更加專注。

  正念與三昧

  在第三階段「以呼吸為覺知對象」,你只需要保持正念,以覺知入息與出息,察覺到入息的一部分後,正念就可到別處逛逛,但它必須及時返「家」,以便覺知下一個出息。只要看見氣息吐出,正念還是可以離開,但它必須再次及時返家以覺知下一個入息。正念總是有其他地方可去,但是在第四階段「持續專注地觀察呼吸」,你必須將正念鎖定在呼吸上,不可讓它到別處去。

  第四階段在禪修中非常重要,你將在此階段第一次完全掌握禪修對象,正念則被限定於當下一剎那的呼吸。你需要集中正念不讓它四處遊走,集中了的正念會變得很強,猶如使用放大鏡點火,能將全部能量都集中於一點。這種維持正念於一處的安定能力稱為「三昧」。


  「三昧」並不罕見。以外科醫師動手術為例,醫師告訴我,他們有時會花數小時做一個手術,且從頭到尾都站著,但從不會感覺累,因為他們必須全神貫注於手術刀尖上,注意力只要有一絲分散,病人就可能會喪命。

  外科醫師已經達到了三昧的境界,而且還不會感到腳痛,因為他們的注意力都集中於刀尖,他們只關心一件事:此刻正在進行的手術。這個例子給了我們一個關於三昧的重要啟示:若它真的很重要,你就能辦得到。

  正念與精進

  維持正念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是「精進」,每一個禪修階段都需要精進。人們常有的一個錯誤想法是:「我若是在這一刻傾注太多精力,那麼到下一刻我就沒什麼精力了。」禪修者精進正念時尤其會發生這種情況。但實際上,你在這一刻投入越多精力,下一刻你的精力就會越充沛。

  心理能量的積聚是無限的,若投入許多精力於當下所做的事,你將會發現下一刻的你真的是清醒和機警的。我的老師阿姜查常說:不論你在做什麼都要全心投入,事後你的能量便會增強。然而,你若心想:「啊,這一刻我其實不必投入太多精力。」你就會變得昏昏沉沉,且無法享受生活中的樂趣。

  如果你在吃飯時,無法充滿正念地吞嚥,而是讓正念溜走,那麼你可能不知道塞進嘴巴裡的是什麼東西(很多人都因此消化不良)。實際上,無論你正在做什麼,都應當保持正念,覺知自己正在做什麼,能量才會被激發出來。

  正念有如明燈

  增強了的正念將變得更敏銳,你會覺得自己正從一個昏暗的世界探出頭來,漸漸走向陽光燦爛的戶外,走進美麗的花園中。當正念越來越強時,就好像心裡的一盞明燈被點亮,或升起的太陽照亮了眼前的一切,你能看見繽紛的色彩、可愛的形狀,甚至紋理的微妙之美,整個世界看起來是如此美好——當正念增強時,你不只會產生這樣的洞見,還會感到喜悅。

  強大的正念會振奮精神、激勵人心,此時你若把正念集中於某一件事物上,而不是讓它四處遊走,正念即會增強自身的能量,變得越來越明亮,從而幫助你以非常深入與奇妙的方式洞見事物本質,看見更多的美與實相。

  強化正念將會增強內觀的力量。你可以拿起一樣東西,例如一片樹葉,持續觀察那片葉子,直到你看見的不只是綠色的葉子,而是整個世界,此時你將會瞭解正念的力量。

  觀察葉子時,你能看清上面有很多精細的紋理,但你若偏離主題,想到晚餐要吃什麼時,就無法繼續深入洞見這片葉子了。你可能會感到昏沉,或開始擔心:「有人正在注意我嗎?他們會不會覺得我有點奇怪?」此時持續觀察的魔力就被瓦解了。然而,若能持續觀察,你將會驚訝於自己得到的洞見。

  假如你修習禪那,努力讓正念長時間維持在某個對象上,並不斷增強這種能力,那麼你將能洞見事物的本質——如果你希望親自發現諸法的深奧實相,而非依賴書本或老師,這就是你尋獲諸法實相的方法。若能持續觀察你的心並潛入它,你將會發現一個裝有稀世珍寶的寶盒,我們稱之為「深觀」。

  總而言之,創造正念之道的關鍵在於:明白什麼是正念,它應該如何增強,尤其是該如何在每個禪修階段安立正念。你需要給你的守門人下達清楚的指示,讓他知道該做什麼,然後你就只管坐在一旁觀察他自行工作吧。

  正念的層次

  禪修中最不可思議的一件事就是:當你增強正念時,會發現它有不同的層次。對於智慧而言,平常的正念太過晦暗、無用,敏銳度不高且沒什麼力量。當你的禪修取得進步時,正念會變得越來越敏銳、強大。換言之,當你能持續專注於極細微的領域時,正念也將變得非常明亮、強大、靈敏而銳利。

  有時,禪修者會遇到失去覺知對象的情況,例如以呼吸為對象,就可能忽然覺知不到呼吸。其實那是呼吸變得極細且微妙,而此時正念依然太粗糙,跟不上呼吸變化的進度。這時,你應該返回上一個修習階段。這種情況隨時可能發生,尤其是在第四階段「持續專注地覺知呼吸」上更易發生。

  有時呼吸消失且出現禪相,但你卻無法維持禪相,這是因為維持禪相所需要的正念必須非常精細,而此時的你尚未擁有那樣的力道,因此你必須返回禪相出現之前的第五階段,即「持續專注地覺知『美麗的呼吸』」。你必須學習如何持續專注於較粗糙的禪修對象,之後才有能力面對更精細的禪相。

  在這些相續的禪修階段中,正念將層層提升,後一階遠比前一階更靈敏、更銳利。以正念持守禪相所需的技巧,就如同外科醫生進行腦部手術一樣精細,而在第三階段持守呼吸的技巧則像在削馬鈴薯皮。細微程度不同,需要的精巧度也不同,若直接從削馬鈴薯皮進階到做腦部手術,一定會把事情搞得一團糟。同理,若禪修對象太快從呼吸進階到禪相,就很容易找不到覺知對象。

  在精進修行時,你能體驗到靜默的正念,那是完全專注於某件事、非常清晰又敏銳的正念,佛陀說這已經達到第四個禪修階段的高峰,是正念的頂點。此時的你心靈澄澈且靜默,並已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瞭解到正念的能耐,也會明白無需體驗禪那即可覺悟的想法是多麼可笑。你將明白,到達覺悟需要怎樣的正念層次。

  日常生活中的念是一回事,而禪定中的念又是另一回事。不同的念有不同的力量,細微與穿透程度也不同,就如同有各種類型的刀子:有鈍刀和鋒利的刀子,有用來削馬鈴薯皮的刀子,也有手術用的解剖刀。

  因此,請培養一種敏銳而又強大的正念,用來深入挖掘心的本質,並發現無常、痛苦和無我的美麗寶藏。

  有些人可能會抗議:痛苦怎麼可能是寶藏呢?無常與無我又怎麼可能是寶?這些人是想發現一些看起來相當炫目的寶藏,例如美、超越、宇宙意識或一切存在的本質,這正是他們找不到真正寶藏的原因,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尋找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