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光年演艺:南塘鸡头米——苏州特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4 04:05:54

    每当夏末秋初的时候,在苏州的大街小巷口,都会有这么一些小摊贩,他们总是聚集在路口的树荫下,一边操作,一边销售,哪是什么呢?

    呵呵,那是久负盛名的苏州南塘鸡头米因为正宗的南塘鸡头米种植在葑门外湿地泽国,所以我特意在苏州葑门口拍下了这一组照片。

    苏州的南塘鸡头米又叫“南芡”,只出产在苏州葑门南塘,果实硕大,结籽六七十粒,清糯可口。而其他地方的芡实实在有点瘦弱,结籽至多二十余颗,倒应验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说法了。



  

    据资料记载:芡实,又名鸡头米、水鸡头、鸡头苞等,古药书中说它是“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粮菜佳品。它具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特点,是秋季进补的首选食物。故也被誉为“水中人参”。

    就是作羹还要注意,鸡头米色呈玉白,颗粒如珠,甜润软糯,清水放锅中烧开,但千万“勿要用铁锅”,铁有腥气,严重影响鸡头米清淡的味道

   当年一代影后王丹凤在香港请客,宣布晚宴要给各位宾客惊喜,甜品上桌,大家吃一惊:竟然是鸡头米!一时叫绝。当时冰箱很少,航班也不多,要吃到上市时间很短的苏州鸡头米,几乎不能想象。一问之下,才知道,这是王丹凤委托苏州朋友采购,连夜送到上海寄放在冰箱里,上午专人飞上海取来,再飞回香港,赶上晚宴的甜品。这份心思,足见鸡头米是怎样的一个身份。

   “南塘虾仁”——也是苏州一道时令美食。新鲜的南塘鸡头米,若配以新鲜的虾仁,那虾仁的鲜美,鸡头米的清香,那可真是一绝哦。

    鸡头米是一种水生植物,也是苏州特产“水八仙”之一。清朝的沈朝初,他在《忆江南·姑苏四时食品词》里的描述:“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凝珠十斛,柔香偏爱乳盈瓯,细剥小庭幽。”开篇名义,“苏州好”,为什么?原因是“葑水种鸡头”;而且点名必须是“葑水”,就是现在葑门外湿地泽国的鸡头米。

    鸡头米虽是水生经济作物,但也不失它的美丽。你看那亭亭玉立的“青春靓照”,也是出于污泥而不染哦。

    这样美丽的花蕾,没有接触过的朋友真是看不出什么植物。昨天把这张照片发在微博上,呵呵,二十多位朋友竞相琢磨,有些朋友说:天天吃鸡头米,不知它的花蕾是这样美。

本想把本文藏在草稿箱里,过几天再发,看到朋友们那么喜欢,那就让朋友们一睹为快吧。

    昨天到上方山采风,回来正好路过苏州葑门外的一个鸡头米批发市场,也进去转了转。

    那蛇皮袋里就是一枚枚成熟的“鸡头”。大一点、好一点的,卖3.5元一斤。

    那地上拣剩的,只要1.5元一斤,那些小贩是不要贪这便宜货的,倒是一些生活拮据,但也要尝尝新的煮妇们,买一点回家,可能自己还不舍得吃,或给老父母,或给正在上学的孩子补补,虽有点寒酸,但我却很敬重那些煮妇们!

    批发市场上,有些商贩随即剥去外壳。

    那圆润如珠玉的鸡头米,还藏在那一层硬壳里。

    市场里到处都是剥开的鸡头皮,虽是有点煞风景,但也是真实的现场,所以也不避鸡头米美丽的另一面。

    那鸡头米的外壳又硬又韧,指甲很难剥开,市场上还有专供剥鸡头米的指套。

 

    那些小贩,在批发市场批来后,大多在街头、新村门口、小菜场门口边剥边卖。

    那洁白如玉的鸡头米就是这样“炼成”的。
  剥好的鸡头米今年要卖65元一斤,但还是大有市场的(但在超市买的干鸡头米只要三、四十元一斤,那是“北芡”,皮色呈浅咖啡色,而且没有南芡那样软糯)。还有不少人把剥好的鸡头米晒干后,寄往香港、台湾、美国等地的亲友们呢。

  ——本文有几张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