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恋爱养成手游汉化:扫脑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6 16:31:36

近日一遭奇遇,自觉颇有所得。且拿来与众位分享一通,聊充饭后谈资~

偶遇脑专家

大学里有一次去朋友那玩,饭前无聊的时候,大家比赛辨认CD音乐里的各种乐器。小D以前学过一阵钢琴,有点艺术细胞,多数都是他抢先辨认出来。我们都不服气地嚷嚷根本没听到,小D就把CD回放。还真邪门,每次重听的时候,当他提醒我们“注意小提琴加进来了”,大家就果真都听到了小提琴。唉呀呀,一屋子人,摸着脑袋自叹弗如。

 

回到学校以后我曾琢磨过这事,越想越觉得迷惑:经过耳膜的音乐明明是一模一样的,为什么第一次我听不到小提琴,经过提醒就听到了呢?是我对一种声音的期待改变了耳朵对这声音的灵敏度么?这种改变又是怎么来的呢?想了半天,什么答案也没有。这事过一阵也就忘了。

事隔多年,前不久我在楼下早点摊偶遇一身知识分子装扮的小D,互相寒暄叙旧。我惊讶于一个艺术青年变成了老学究,不免又想起当年的那层迷惑,于是向小D提出来。没想到这家伙下巴微微一扬,显露得色地说,我现在就研究这个呢。

小D一面啃着煎饼果子,一面语调激昂地给我介绍脑科学里面的新奇理论:对一件事物集中注意,确实能改变我们对它感知的灵敏程度。为啥呢?因为人的脑子各个部分是有分工的,一些部位能对另一些部位进行调节,来改变后者的灵敏度。这些被调节的大脑区域负责比较“低级”的功能,有的接收眼睛传来的视觉信号,有的接收耳朵传来的听觉信号,有的接收肢体传来的触觉信号等等。所有这些感官的信号,都汇总到更高一级的部位进行整合、分析之后,人才能看见、听见、感觉到外界的刺激。这后一类负责整合的区域,能产生较“高级”的功能,比如语言、记忆、情绪、计算等等。当你得到“注意小提琴”的讯号,高级区域就让听觉区域的一部分细胞提前活跃起来。当提琴奏响的一刹,早就高度戒备的细胞处理起信号来,比没有被调节的细胞更准确迅速,这种乐音也就更容易辨认出来。

(图片来源:Lekshmi Santhosh: Hearing Colors and Tasting Shapes, Yale Scientific Magazine, summer 2004

他说得天花乱坠,一边卖煎饼的大娘却嗤之以鼻。大娘说:“你咋知道人脑子就是这么个转法呢?难不成你剖来看过?大活人的也被你弄死了呀!”我刚刚清醒一点的脑子,被几句话又问糊涂了。好在小D拿的是实打实的文凭,不慌不忙地擦擦嘴说,当然不能剖活人,我们用的是功能性磁共振技术。了无生趣的学术词汇打消了大娘的谈话欲,我却拉住小D,非要他解释清楚这是个啥玩意儿。难道真有一种技术可以读出我们的脑子在想什么吗?我又兴奋又有点恐惧。小D豪爽地一拍我大腿,干脆,周末带你到我们实验室来亲身体验一把!

充当小白鼠

周六我起了个大早,兴冲冲来到实验室门口。按照小D的指点,我把身上的硬币、手机、银行卡、手表等等一切有磁性的东西都掏出来放进了储物间。小D打开厚重的隔磁门,带我进到了仪器间。一台硕大的圆筒状机器出现在眼前。圆筒前面是一张一人宽的平台,台子上固定着一个比人头颅稍大的线圈状物。这就是磁共振扫描仪了。我跃跃欲试地就要往上躺,被拦住取掉了眼镜——哦,眼镜框也是有磁性的啊。

我把头伸进那个线圈,两耳套好耳机,身体被尼龙搭扣带舒适地固定住,手边放置了一个按钮板。平台开动,我被缓缓地送入大圆筒中。小D关门出去,回到一层玻璃窗相隔的控制室。耳机里很快传来他熟悉的声音:“注意听指令,然后用左、中、右三个按钮报告你看见的物体的倾斜方向。注意,眼睛不能动,要一直盯着正中间的小叉。准备好了吗?开始。” 我眼睛上方的一面镜子亮起来,正中央是一个黑色的小十字。短暂的等待,然后耳机里传出一个语音提示:“左”。我努力地把注意力转移到左边,同时保持眼睛盯着小十字不动。这还真不是太容易的事呢。几秒钟以后,又一个语音提示:“左”——这是让我报告左边物体的倾斜方向。同时,两个黑白条纹的圆点一起在左右两边出现,瞬息即逝。尽管我的视线保持在中央小叉,通过余光还是可以判断出左边的圆点上是向右倾斜的条纹。于是我按动右边的按钮,报告判断结果。有时候我的注意力被引导到右边,却要报告左边的物体方向,这就变得更困难了。“游戏”就这样进行了二十分钟,我终于在精疲力竭之前被“放”了出来。

小D笑吟吟地在门口迎接我:“不好意思,我们故意把任务设计得有挑战性,是为了吸引你的大脑努力提高注意力,才能尽量探测到较强的信号。”我的眼神显得十分迷茫:“你说的信号指啥?”他把眼镜递给我,一边说:“下午再过来,就可以看到了”。

看见大脑在干啥

午觉起来,小D领我到了他们系机房。“你来看,这是我们早上收集的磁共振图像。”电脑屏幕上赫然一幅黑白相间的大脑截面图。 小D敲了几下键盘,图像开始缓慢变化起来,截面从前额向后脑勺移动,我看着沟回像剖西瓜一样层层显现。太酷了,就这样从外面扫描一下,什么伤害也没有,就能获得整个大脑的三维结构!更神奇的是,图像上我的前额和后脑部位各有几小团桔红色,小D说那就是从数据分析出来的大脑活跃区。

“这些就是你所说的和注意力有关的部位吗?”我指着自己漂亮的剖面图问。“是的,比较提示音为‘左’和‘右’的情况,磁共振信号在这几个部位有明显的差别,所以它们很可能负责你对空间的注意力,属于所谓的高级区域。”哦,我回想起早点摊上的闲聊,那么这些高级区域应该在和低级区域对话,让它们做好接受信号的准备。在实验里,我要通过看来判断方向,那么被调节的就是和视觉有关的区域了?小D赞许地点头,下面我们来看看视觉区的活动是怎么随时间变化的。

在另一台电脑前,他打开专门的数据分析软件,输出了一条红色的曲线。我仔细观察,在12秒左右的时间里,曲线出现了两次起伏。第一次在3秒左右,像个平缓的小丘;第二次在8秒左右,像个耸起的高峰。回忆实验的情景,我在第1秒的时候接到集中注意的语音提示,第6秒左右小圆点出现。啊,那么8秒时的那个“山峰”就是视觉区对小圆点产生的反应!奇妙啊,我居然看见了自己的大脑在干什么!可是……3秒时的小起伏是怎么回事?那时屏幕上什么也没有,是什么让视觉区产生了活跃? 小D得意地输出另一条蓝色的曲线说,看看来自前额区的信号。哇,3秒时蓝线也出现了相似的起伏!在我集中注意力等待的时候,我的前额区正在提醒视觉区接收将要到来的信号!我居然看见了不能被意识到的大脑活动!

等等,让我冷静一下。虽然专业知识我一点不懂,逻辑训练可不差。同是3秒处产生活跃,凭什么说是前额区在调节视觉区,而不是视觉区在调节前额区呢?这样的活跃同时出现会不会只是巧合呢?小D两手一摊,光凭两条曲线的形状可不能下结论。必须通过严谨的统计分析,才能试着排除其他可能性。我一听头又大了,他理解地哈哈大笑。咱就不深究那些复杂的数学理论了,来,拿罐可乐,我们聊些轻松的话题。

从维纳到格兰杰

走到外面,在门口的台阶上坐下来。阳光斜照在树叶间,一片秋景秋色,这样的美丽后面深藏着多少我们还不能理解的复杂。有时我们觉得自然应该是这样运转的,有时又觉得应该是那样的。一个现在看起来完美的推理,很可能百年后又被后人所推翻。有时候我们认为自己找到了原因,其实却由于对事实了解的不够全面,只看见了表面的假象。我仰头感叹,就像前额区和视觉区的活动,我们知道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可谁是因谁是果?小D微微一笑:“或许你该先问一下,因果关系是什么?”

对于因果最强有力的判断莫过于清楚地知道一件事的来龙去脉。可世界上这样的事情太有限了,谁知道聪明的孩子是不是小时候吃多了核桃?谁知道超市里泡面涨价是不是因为全球粮荒?谁知道今冬不冷是不是因为大气层二氧化碳增多?这都是很难回根溯源的问题。50多年前的一个美国数学天才,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给出了这样一个定义:如果我们对一件事情的了解能使预测另一件事情变得更精确,就说事件一是导致事件二的原因。这个思路很受经济学家的欢迎,因为经济上的事件往往难以追踪其确切的来龙去脉,大家都在寻找能从宏观表象判断隐藏规律的方法。1969年,一个叫格兰杰的经济学家把维纳的定义数学化了,给出了具体的计算公式。用这种方法判断出的因果关系,就叫做“维纳-格兰杰因果”。

 

(诺伯特·维纳(黑白照片)和克莱夫·格兰杰(彩色照片))

说到这里,他开始眉飞色舞:“你知道吗,我们用格兰杰的方法来比较前额和视觉区的关系,发现前额的活动确实是视觉区活动的格兰杰原因,而反过来效果却不显著。”真的?那人们对注意力机理的猜测,确实能得到事实的证据了!

我真庆幸偶遇了小D,得以窥探到一点点大脑运作的奥秘,这感觉真好。我也开始有点理解了小D这样的老学究,为什么能够一门心思地沉迷在实验室和电脑前。能不停拥有发现的快乐,也是让人羡慕的一件事情啊!何况这发现还有关人类意识的未解之谜。

我弹弹可乐的空罐子,想起了最后一个问题:为啥在进仪器间之前你把我身上的金属物件全给“没收”了?他比划出半个人的长度,说:“磁共振扫描仪能把这么大的铁家伙一下子给吸进去,如果你不想在实验中被硬币别针扎得一脑袋,还是老老实实交出来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