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团开店要什么手续:读书真的无用?·杭州日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7/02 01:23:05
读书真的无用?2012-02-13

  ——剖析新“读书无用论”之一

  特别策划:路学林

  特约撰稿:夏 莎

  一位农民的叹息

  “我看读书是没用的。”最近,一位农民的叹息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老韩是陕西的一位农民,儿子几年前考上了西安的大学,成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当时,儿子成了他最大的骄傲。他坚信儿子用不了多久就会“出人头地”。为解决学费生活费,老韩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自己也到西安打工。尽管终日辛劳,老韩内心却充满着希望,他相信儿子学的是热门的通信专业,只要儿子毕业了,就一定能够找上一份好工作,改变全家的命运。但儿子大学毕业后,这位农民工父亲却吃惊地发现,大学毕业的儿子每月工资根本没办法还掉之前欠下的债。不仅如此,儿子的收入甚至还比不上当农民工的老韩。希望上大学能够改变儿子乃至全家命运的希望,对他来说,已经多多少少成为了一个泡影。

  这不仅仅是一句气话

  人们同情老韩的境遇,也对老韩的叹息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不仅多家报纸把老韩的这句叹息作为新闻和评论的题材,在多家网站的微博和bbs上,人们也对这一问题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有人说:现在人们大多是把“挣钱”多少作为衡量读书是否有用的唯一依据。能“挣钱”,读书就有用;反之,则无用!

  也有人说:虽然有些大学毕业生的工资还不如初中文化的民工高,甚至找工作比民工还难,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读书的作用。

  我们可以要求人们不要以急功近利的眼光来认识读书,批评把读书学习的必要性与挣钱多少简单地联系起来有失偏颇,真正信奉“读书无用”论的人可能并不多。但是,从一位农民的一句感叹能够得到某种程度的社会共鸣来看,我们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句气话,而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读书的“有用”和“无用”

  要认识和分析一种社会思潮,就必须紧密结合现实来认识。老韩所说的读书,或者说,认为“读书无用”所说的“读书”,主要说的是上学受教育,特别是上大学。一般认为,大学在教育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担负着进行专业教育,培养专门人才任务。接受大学教育,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担任更重要的工作的必要准备。特别是在前些年,我国的大学教育基本上属于精英教育,大学毕业生是社会急需的人才。受过大学教育的人能够担任更重要的工作,他们不仅能够为国家、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得到人们更明显的尊重,待遇也普遍高于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上大学能够改变命运成为人们“读书”的强劲动力。

  应该说,读书,特别是上大学还是有用的。一个人的水平和能力毕竟是与求知、学习同步增长的。在基本相同的外部条件下,工资收入也是与水平、能力一起水涨船高的。“读书”能够使每个人得到提高,但也不可能使每个人都提高到同等的程度。人的能力千差万别,所处的环境和机遇也各不相同,我们不能将工资收入与“读书”多少简单地联系起来,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道理。尽管受新“读书无用”论影响,高考的人数略有波动,弃考的考生也不少。但一个不可置疑的事实是:我国每年的高考仍然热度不减,并为全社会所高度关注。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争取上大学,上好大学,仍然是我国千千万万莘莘学子和家长的热切愿望。因为人们知道,无论“就业难”会难到什么程度,要进入能够提供较稳定和较高收入的行业,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大学教育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就一般情况来说,受教育程度是与就业情况成正比,与失业情况成反比的。也就是说,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容易找到工作,收入 也会更高,而失业率却越低。

  但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我国大学教育走向大众化以后,随着大学生越来越多,人们发现,千军万马要走的独木桥已经从过去的大学入口逐渐转到了大学的出口。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一个大学生往往要投上百份简历,才能得到一个面试的机会,这叫“海投”;起早摸黑排上几小时的队,和几万人一起挤进狭小的体育馆参加招聘会,这叫“骡马会”;因为缺少实习和工作经验,被用人单位视为“裸就业”而拒之门外的不少。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采取了许多措施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但仍有不少高校毕业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大学文凭已经无法保证有一份稳定工作。对大多数人来说,一方面,要找理想的工作必须上大学,面对“学费贵”,砸锅卖铁也要上大学;另一方面,在“就业难”的现实下,上了大学却不能保证一定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认为“读书无用”的肯定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