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凤传奇在线阅读:越来溪:潮入胥江作怒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10/05 19:16:19
越来溪:潮入胥江作怒声
        越来溪是春秋晚期吴越争霸的历史见证,千百年来,拍岸的惊涛犹带着昔日邦国的呜咽。春秋后期吴越间战事频乃,吴公子光刺王僚夺王位称阖闾,公元前510年与越王勾践战于(木隽)李(今嘉兴),吴大败,阖闾重伤而亡。子夫差继位后每日命人立于宫庭中见王出入就大声叫喊:“夫差,可曾忘父仇?”发愤图强。遂于公元前494年败勾践于夫椒(今南太湖附近),沦越王为阶下囚。勾践被虏后卑躬屈膝牵马尝便,骗取夫差信任后重返越地,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而吴王却远贤用奸穷兵黩武。趁吴军北上争霸之机,勾践终于在周元王二年(474BC)举越兵从东太湖循水道而伐吴,攻入吴都成就霸业。据《吴郡志》引《史记正义》注解:“越自松江北开渠至横山东北入吴”,这就是越来溪的由来。清人姚承绪曾寄咏道:“湖上青山溪上兵,豢吴终得沼吴名”。 在越来溪的流经范围上历来存在广狭两种认识。南宋范成大《吴郡志》称此溪“在越城东南,与石湖通。溪流贯行春及越溪二桥,以入横塘,清澈可鉴。”以越来溪贯通石湖两端,北至横塘遂成通识。民国《吴县志》“越来溪在吴县西南横山下与石湖连,北至横塘~~~上有越城雉堞宛然。”又“在越城南者属吴江界,其北出行春桥而流入横塘者为北越来溪,亦曰行春桥塘。”也是并南北水道为言。然 明正德十年越溪当地立《恩荣桥碑记》,有“郡西南有胜地曰石湖,湖之南有溪曰越来溪”之说,是仅就南路而言。明莫震莫旦《石湖志》按语中称为“前后越来溪”。昔日沿溪多植柳,洵为胜景。《石湖志》引《吴郡志》曰:“柳以垂者为贵,今石湖绮川两旁亦有之。”南宋范成大《立秋后二日泛舟越来溪三绝》其二有云:“杨柳无穷蝉不断,好风将梦过横塘。”明王宠《石湖八绝句》其五也说:“越来溪上柳千丝,画鼓游船晚更移。”溪畔风柳秀美,当非虚语。十里石湖八里溪,越来溪流极大丰富了石湖水域的水文形态。  石湖:千顷天镜展春罗     石湖,位于苏城西郊,上承太湖水,越溪水穿湖而过,在上方山下形成一内湾,素来有“千顷天镜”的美誉。水面因凿通山脚而成,故湖底皆石,名曰石湖。当地民间相传湖底有石制神磨,倾半碗米出粉源源不断,明显具有稻耕文化的色彩。湖畔有茶磨山,一名磨盘山,乡人也说是巨磨的一半斜入湖中而成形。至南宋孝宗手书御赐一代名臣范成大“石湖”两字,地名遂随人而著。    石湖水域背倚上方山,景色旖旎。湖周围,溪,江,塘,泾,港,溇,湾,浜,渚相联错落,形成姿态万千各具异趣的完整水系。《石湖志》总叙上有一段话,将石湖的美景描摹得淋漓尽致:“当飙风倏起,云涛雪浪棖动林麓,而雾雨空濛之际,则四顾莫辨,如在混沌中,迨风止波平,则一碧如镜。其横山,上方,茶磨,拜郊台诸峰,如屏如戟,如龙蛇狮象,浮青滴翠,气势与湖相雄。两涘皆幽林清树,绿阴团团,而村居野店,佛祠神宇,高下隐见。至其桥路逶迤,阡陌鳞次,洲渚远近,与夫山舆水舫之往来,农歌渔唱之响答,禽鸟鱼鳖之翔泳,皆在岚光紫翠中,变态不一,殆与画图无异,故号吴中胜景。”湖景怡人,源于一种特殊的魅力。二十世纪英伦的作家普里斯特利在他的小品文(《六钓徒旅舍》)中饶有趣味地比较了湖泊,江河和大海,他得出的结论是“大自然中也没有比湖泊更迷人的东西了”因为“~这些水面平整的,可爱的,轻拍着的湖泊,具有江河与大海两者的魅力之外,还增加一点恬静,安宁和灵魂的自在,这些才真正使我心醉神迷。你在旅途经过漫长广袤,一成不变的陆地,然后拐个弯忽然看见一片地方,没有泥土而是精致地反映着天空的水面,沿着曲折不大的涯岸,湖水在那儿轻轻地起伏,荡漾——荡漾着,你到哪儿去找这样恬静的环境和优美的风光呢?祝我在一个湖边,地球的小小窗口之一,找到我的归宿吧,在这样的地方,蓝色的日光,浮云,夕照和星辰,随着湖水轻轻的调子而慢慢地消长。”湖具有归宿感,所以尤其令人流连忘返。     石湖自古游冶之风兴盛,每年自清明至重阳,游人画舫不绝。范广宪《石湖棹歌》有句“游船如鲫春如海”。尤以农历八月十八石湖串月之俗为最。由于“石湖西南一带尽佳山水”,公卿士子于此作圃筑舍者众多,以范成大“石湖别墅”王宠“石湖草堂”最知名。由南宋至今,诗家画手在此题咏绘图,佳作纷呈。传世画作中以文徵明文嘉父子分别创作的《石湖清胜图卷》和《石湖清秋图》尤为令人瞩目。   上方山:古刹浮图卓远峰 
   清代阳羡词人陈维崧有一首《念奴娇》称赞“石湖一幅,似春罗,铺在楞伽山下”,湖的静美和山的挺秀,是彼此相联彼此呼应的一个整体。楞伽山,又名上方山,位于石湖西侧,为横山的东北支麓。明代公安巨子袁宏道关于此山有一句流传很广的隽语,他说“上方如披褐道士,丰神特秀”,凸现山岩风骨。民国《吴县志》上称此山:“东南有丁家山,唐丁公著父丧,负土作冢,故名。北为宝积山,宝积寺在焉。又北为吴王郊台。东北曰茶磨屿,以三面临水,故为屿也,俗名磨盘山。东麓有石湖书院。其南普陀岩,上有潮音寺俗名石佛寺。岩前石池深峻崖绝,石梁跨其上。稍南为治平寺,中有越公井。”旧曾有白云径、仙月楼、盟鸥亭、楞伽塔、双冷泉、范公祠、治平寺、藏晖斋八景之目。走在上方山脚下,移步换景,美不胜收。所以明代山人蔡羽在《石湖草堂记》上说:“北起行春桥,南尽紫薇村,五步之内,风景辄异。”    山顶有楞伽寺塔,始建于隋大业四年(608CD),当时主其事者为吴郡太守李显,由司户严德盛撰铭,司仓魏瑗书写。重建于宋太平兴国三年(978CD),后历经修缮,塔身结构基本保持宋代风貌。塔用砖砌,七层八面,塔尖已损,仅以葫芦结顶,残高约二十三米。全塔挺拔玲珑,比例适度。塔底层原有副阶环绕,无檐;第二层仅有短檐;第三层以上均有腰檐,平座。塔室呈正方形,无塔心,每层四面辟门,逐层交错。晚清仁和龚自珍曾访游至此,赋诗云:“拟策孤筇避冶游,上方一塔俯清秋。”    塔下有五通祠。五通的源流,自古众说纷纭,莫置一是。是吴地一处带有神秘色彩的民间信仰。清代长洲韦光黻《闻见阐幽录》上说:“吴人祀五路神,旧谓之五圣,本顾野王休伦子也。野王子五人,皆以忠节死事,封侯。明初号五显灵顺庙,楞伽山香火尤盛,因黄门公墓在楞伽,故从祀于此。后世误五路为五圣,甚而为五通,僧以射利。”后世之五通崇拜由多种民间文化因子累积叠加而成,因而形态较为复杂,繇宋至清,在民间有很大影响,涉及到吴地的许多笔记,小说经常有关于上方进香祭祀的记载.清康熙二十四年,当时的江苏巡抚理学名臣汤斌曾以取消淫祀的名义毁祠销像,朝野耸动.后香火复炽,虽屡经沉浮,延衍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