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偏移注入:[转载]文化鸡汤,于丹在帮闲还是帮忙 新浪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10/05 16:28:36
原文地址:文化鸡汤,于丹在帮闲还是帮忙作者:博客天下

【编者按】:此种闲情雅致虽然简便易行,却实在是于丹这种名利双收的文人教授才可享有的专利。

 

    著名学者王彬彬曾在其《文坛三户:金庸、王朔、余秋雨》一书中说过:“金庸、王朔、余秋雨这三人最本质的相通之处,在于他们的作品都属‘帮’字号文学,‘帮忙’或‘帮闲’,麻痹人们对现实的感觉,消解人们改造现实的冲动。”王彬彬此语稍嫌刻薄,不过却不妨碍其成为一种值得借鉴的简单分析路径。不止是这三位,在当下的中国有太多的文人学者都扮演着类似帮忙、帮闲的角色。就如于丹,历年来持续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以《论语》《庄子》为底料炮制成各种文化心灵鸡汤,在将古代典籍功利化、庸俗化方面扮演着不遗余力的角色。其行为当然要比那些曲学阿世的专用学者文人好出一筹,但终究摆脱不了“帮忙”和“帮闲”的嫌疑。

 


    近期她“帮忙”或“帮闲”的典型事例是推出了一本题为《于丹趣品人生》的书。这本书总共200页左右,前有白岩松的序,后有于丹和一个法师冗长而不痛不痒的对话,排字用大行距,并配以大量巨幅插图,因此剩下的干货不过10万字左右。这10万字中,还有80%的内容是各种古代故事的东拼西凑,真正出自于丹之手的文字寥寥可数。然而,仅有的这点寥寥可数,内容却乏善可陈,毫无营养可言。综合言之,可谓今年图书市场中少有的次品。观其初版印刷量高达50万册,流传广泛且有成为“白领圣经”的当仁不让气势,因此其烂俗之处更不得不揭露。
    于丹写此书之目的自称出于善意,即看到当下人们在追逐声名和财富的路途中疲于奔命,无法得到舒适、惬意、宁静的生活,因此,其倡导一种安闲宁静的生活态度。而如何可以拥有此种安闲宁静?于丹的答案很简单,要到茶、酒和琴中去寻找,即待着没事儿品下小茶,喝些小酒,弹点小琴,试图细细品味,以安顿心灵。而此种闲情雅致的典范要到哪里寻找?当然是中国古代。因此,于丹从各种《三国演义》《世说新语》《菜根谭》以及唐诗宋词中找出一些和曹操、关羽、李白、杜甫、陶渊明、王羲之、竹林七贤、苏东坡等有关的通俗小故事,放到茶、酒、琴三栏之下,糅合一番并略加抒情的点评。整本书结构大抵如此。


    其所引述的故事大抵为众人耳熟能详的事例,毫无新意可言。而且,这些曹操、关羽、李白、杜甫、陶渊明的段子都极为浅显,如曹操煮酒论英雄,关羽杯酒斩华雄,李白斗酒逞英雄等等,大抵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故事集的水平。而于丹不过是用一些过渡语将故事连缀,并发些小抒情和小感慨,实在看不到什么独到的观点,亦难见妙语和所谓的生命感悟。如“一些人酒越喝越糊涂,另一些人则越喝越清醒”“不同的人喝同样的茶,可以喝出不同的况味”之类实在是正确却又无趣的废话,可以套用在任何场合和任何文章中。查看前面的作者简介,贵为教授、博导,其著作却几乎是江湖写手的水平。其水分比其品读论语或庄子还要多数倍,因解析古代典籍还毕竟是一项文本阐释的工作,再不济能相对正确地翻译过来也需要一些时间和学术功底。而此书一切都不需要,仅需摘抄些故事,简单归类拼接评论即可,此工作似不日即可完成。


    不谈内容上的干瘪以及炮制上的简易,其立论和思路或许就是一个错误,因其根本不能回应一直存在的有力诘问:心灵鸡汤和文字蛋糕究竟有多大作用?至少在我看来,作用是零甚至是负值的。
    首先,造成国人普遍幸福感低、疲于奔命绝非仅仅因人们遗忘了闲情雅致,而是被外力逼迫造成。最根本的是制度和文化的原因。当下社会等级固化,多数资源掌握在少数垄断阶层之手,向上流动的途径堵塞,致使弱者非经此种奋力拼搏,连生存都成为难事。其次,中国缺乏宗教等固有文化基因上的缺陷,形成一种超级世俗化的社会,一切以权力和金钱为中心,非经奋力拼搏则难以获得尊严和体面。因此,若非经制度和文化的调整和更易,单纯靠个人退居心灵的内在城堡,实在是治标不治本。而且,此种闲情雅致虽然简便易行,却实在是于丹这种名利双收的文人教授才可享有的专利,若不改造现实,大多数人生存和尊严且成为问题,如何可以做到从容闲适?即使做到,亦多半是掩耳盗铃,如鸵鸟将头埋在沙中躲避追捕,自欺欺人而已。


    总之,即使不谈改造现实,也不建议读类似“居家旅行必备之良品”。因真正可读的书太多,那种古今中外的人文、宗教经典,经时间淘洗流传下来,反复阅读都会对人的心灵有提升作用。而于丹的这种山寨书,未经时间检验,且立论眼光都不高,多读对人绝对有百害而无一利。更重要的是,文化心灵鸡汤本身是市场的产物,和金钱和利润紧密捆绑在一起。读者阅读此书之后会不会获得闲适宁静我不敢肯定,但是于丹教授卖完这50万本书之后绝对可以获得,这个我是敢打保票的。

 

文/本刊特约撰稿 韩戍  登载于《博客天下》总7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