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脱发的表现:金洲随笔:课堂的细节(26--3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10/06 04:10:58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N个细节(26)

课堂上的异口同声

  课堂上,学生齐答问题、朗诵课文,常常表现为异口同声。朗诵课文的整齐,齐答问题的嘹亮,构成课堂上的一道独特风景。这样的课堂,教师一问,学生齐答;教师一呼,学生齐应;真有点琴瑟和谐、其乐融融的感觉。对这种异口同声,可能也要从多个角度来考察。

  有些异口同声是必要的。根据教学的特定要求,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课堂上具体情况,教师设计并实施“一呼百应”确实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比如,学生可以大声地毫不掩饰地说出自己的答案;学生相互之间既有声音上的共鸣,也有情感上的呼应;可以烘托课堂气氛,使学生精神为之一振;可以体现学生精神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增进学生团队意识。作为教师,可以借此检验学生整体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通过来自于学生的反馈调节后续教学行为等等。

  而有些异口同声则并不见得必要。声若洪钟的齐答,在课堂上如果出现频率过高的话,可能就会走向事物的反面,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其负功能就会日益显现。比如,异口同声使用不当,会引发学生对齐答的疲劳,会掩盖学生掌握知识的真相,会在集体性的学习中忽视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别差异,会使课堂存留在浅表性的“轰动效应”上。作为教师,也有可能满足于学生的齐答齐颂,误认为课堂教学的效果体现出来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达成了。

  异口同声无疑有其自身的作用,问题在于使用频率不宜过高,使用时要注意特定的场景和要求,要明确使用这种策略要达到的目标。我听课时注意到,很到教师在使用这种策略时基本是“无意识的”,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也没有经过有意识的设计,是“信手拈来”随意而为的。结果是,轰动效应有了,实际效果没了。

    异口同声体现着一种和谐,表现出一种整齐,但这样的和谐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整齐中存在的差异因素,我们需要注意到、捕捉到,进而在教学中予以解决。回答问题是整齐划一的,但为什么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学生乃至我们这些成人却缺乏应用的团队合作精神,团队合作迄今仍是我们最大的缺憾之一?看来,形式上的整齐,与团队合作的实质也不见得是对应的!

 

 

金洲随笔:课堂的N个细节(27)

高高举手的孩子获准回答问题的几率高 

  课堂上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现象,不知各位同行注意到没有,就是那些高高举起手来的孩子,常常获得比那些举手“斯文”、“低调”的孩子获准回答问题的几率要高。老师提出问题后,环顾四周,那些高高举手甚至嘴里忍不住发出急促声音的孩子,首先进入老师的视野,老师也常提问这些孩子来对问题作出回答。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种现象是不是普遍,我不敢断定,但课堂上的确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老师愿意让这样的孩子来回答问题?原因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老师提出问题后,需要有学生应答,这样教学才能进入下一环节,教师的教学也才能“有序推进”。问题提出后,那些高高举手的孩子首先进入老师的视野,在有其他老师或者专家听课的时候,教师多少有些紧张,也需要有学生回答问题,以缓解自身的压力。如此一来,那些高高举手的孩子,获得回答问题的机会也就正常了。

  二是,高高举手的孩子,一般说来,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已经经过思考,至少自己觉得已经胸有成竹了。他们的成竹在胸,对问题答案的笃定,通过高高举手和口中发出的急迫的声音表现出来,这样的期望传递给了教师,教师自然也意识到了学生传递的信息,他也正在寻找能够回答出问题的学生。两者“一拍即合”,由高高举手的孩子回答问题也就自然而然了。

  三是,在有些课堂上,一旦有其他教师或专家听课,我们的任课教师就会暗中作出这样的安排:对老师的提问能够作出回答的同学,要高高地把手举起来,而没有思考出答案的同学也不能“甘于落后”,也要把手举起来,只不过要把手举的低一点,这样的话,老师就很容易区分哪些同学能回答问题了。在这种情况下,高高举手演变成了一种信号,一种只有上课者与学生了解的一种暗语,不知情的只有听课的教师或专家。

    三种情况,性质有些不同。对前两者,教师需要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然后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有意设计和改进,并且,只要不再将问题答案的寻找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指向,既关注目标的实现,也关注过程的展现,那么,问题的解决不是一件难事。对最后一者,问题不太简单,甚至不再仅限于教学范围内,也就是除了教学上的要求之外,还参杂了不少职业道德与规范的因素,弄虚作假,虚以委蛇,做表面文章,这对教师来说,都是不应该有的行为。教人求真,自己要真;教人唯实,自己要实;教人诚恳,自己要诚。这样的道理,我想作伪者也是心知肚明的。

 

 

金洲随笔:课堂的N个细节(28)

课堂上的沉默 

  有些课堂,当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群起而相应之,但也有的课堂,学生对教师的提问没有相应,课堂上一片沉寂。即使在同一课堂上,有时问题提出后,响应者众,有时则无人应答。这种状况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学生不回答问题,可能是由于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给与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有限,学生习惯于处在静听的状态,习惯于接受既定的答案。这样一来,即使教师给了学生以回答问题的机会,但学生以往的“逆来顺受”,并不能换来此时的“揭竿而起”,他们仍宁愿让自己等待答案的来临。

  学生不回答问题,可能是由于奈于面子,担心自己回答不出来引发其他同学嘲笑。一般说来,学生的年龄越大,年级越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就越低。年龄、年级与回答问题的参与程度大体是呈反比状态的。小学阶段,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高,回答问题的踊跃程度也高;初中阶段,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降低,回答问题的踊跃程度也随之降低;高中也更甚。当然,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在那些实施教改的学校,我的确看到即使在高中,学生也积极参与课堂回答问题的现象。

  学生不回答问题,可能是由于教师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教师提出的问题,一般是围绕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展开的。这些问题,本身就有着较大的难度,如果教师设计不当,提问不当,激励不当,都有可能使教学在此处搁浅,学生对问题作不出回答。问题需要有一定难度,但如果离开了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心智状态,那么,问题也就失去了引导意义。

课堂短暂的沉默是允许的,有些情况下,教师也不见得要急于打破这种沉默状态,因为沉默可能意味着思考,意味着学生正在寻找合适的字词表情达意,意味着可能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答案,对此,教师需要做出甄别。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回答问题的引导,注意通过一些典型的回答分析在解题中应注意的相关事项,举一反三,既从问题答案上给学生以启发,也从问题回答思维过程上给学生以新的启迪。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在课堂上营造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氛围,促使学生形成相互支撑的合作学习文化,使同学之间不是相互观望,对错误答案持隔岸观火态度.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N个细节(29)

 

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机会的不均衡 

  听课时,我常记录一下课堂上哪些同学获得回答问题的机会了,不同学生回答问题的频次,以及哪些同学在课堂上没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这样记录很简单,事先将课堂上课桌的摆放位置用图表示出来,按回答问题的顺序记录不同学生回答问题的机率。听完课后,再对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每次听完课,我大体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在一个班级内,学生获得回答问题的机会相差有时是很大的。有的同学一堂课回答问题达七八次,多的甚至达到十余次,而有的同学始终在课堂上是“听众”,是“旁观者”,没有回答问题的机会。

  这样的不均衡有其合理因素。不可能所有课堂,学生都获得均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均衡只能是相对的,不均衡则是绝对的。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同,能够对问题作出回答的学生可能也就有较大差异,教师也就需要根据学生特点选择不同的对象来回答。理解水平有差异,参与程度有不同,学习动机有高下,回答问题的可能性也就有了区别。可以说,在课堂上,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对回答问题的频次、机率等作出恒定的评判,大多数情况下是需要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来加以分析的。

  但,另一方面,在有些课堂上,的确存在着回答问题机会严重不均衡,以致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和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现象。我记得有一次听初中的英语课,全班37位同学,老师一堂课提问72人次,人均接近两次,但有三位同学获得了6次回答问题的机会,有7位同学一次都没有轮到。课后,与任课的教师交流,询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安排。老师如实地回答:他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这样的回答,我想是符合老师的实际的。他并没有非常清晰的指向,一定要让这3位反复回答问题,一定去忽视另7位同学,他只是在课堂上随机出现的提问行为。恰恰是这样的“无意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问题的所在。如果他是有意识的,还可说明他提问这些学生是经过自己一番思考的,是与学生实际需求或问题的难度等相联系的。“无意识”或“没想到”,才显示出这样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是多么地经不起推敲,这次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在以后他也就不会有意识地去补救。

    我们常常讨论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均衡发展这样的问题,其实,课堂上的不均衡也值得我们思考和分析。这样的不均衡是隐性的,对学生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家长常以为,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最好的办法就是择校,进入重点学校,问题是进了重点,假如课堂参与机率差距过大,同样也会输在起跑线上。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不可能将在课堂上到底提问哪些学生都一一罗列出来,但至少在课堂提问时,对提问哪些学生要做些思考,不要把提问过于随意运用,不要把回答问题看作无足轻重的问题,不要不经任何思考就将学生叫起来回答问题。教师的教学反思,既可体现在教学前后,也可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后者反思的内容应将让这个同学回答问题是不是合适等包括在内。

 

 

金洲随笔:课堂的N个细节(30)

 

无精打采的“老师好”

  在我们的课堂上,课前礼貌用语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同学们好!”“老师好!”“请坐下!”这样的问候我们在课堂上每天都可以看到。我听课时,注意到,有些课前的礼貌用语正越来越多地流于形式,尤其是学生回答“老师好”时的漫不经心、无精打采让我印象深刻。由此,也就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课前一定要使用这样的礼貌用语吗?有没有替代的内容或形式?

在与教师的交往中,有的教师向我提供了他们替代现有课前礼貌用语的一些做法:一种是教师走进教室,学生起立,老师请同学们简短地复述昨天学习的公式、定理等内容,回答后坐下,开始新的一堂课;一种是教师走进教室,学生起立,齐诵学校的校风或自己班级格言;一种是教师走进教室,学生起立,教师问候学生“同学们好”,学生回答“老师好”,教师回应“为同学服务”。

  前两种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第一种学生起立表示了对教师的尊敬,同时也意味着新的一堂课开始,对以前所学习内容的复习,更是为导入新课提供了准备;第二种学生共同对校风或班风、班级中找寻的格言进行齐诵,反映了学生的精神风貌,强化了校风等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第三种颇为不妥,因为教师的“为同学服务”虽然也能反映教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但由于其与部队首长检阅仪仗队时的用语雷同,多了份滑稽,少了份严肃。

  课前问候,其实是一种仪式。按人类学的解释,任何仪式都有其意义存在。师生之间的彼此问候,体现了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反映了礼仪之邦师生间的礼仪,一定程度上也凸现了师生间的和谐与融洽。但仪式加入在举行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纯粹的形式,承载的意义越来越有限时,可能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改变。但什么样的变化才是确当的?什么样的变化才不是弄巧成拙的?什么样的变化是为学生所接受的?则需要做较为深入的探索与思考。

  可能,在课堂上,这种课前仪式很难找到一种完全可以替代就有仪式的方法,我们找寻的方法和原有的方法更多呈现的是相互间的补充,是呈一种互补关系存在,而不是替代关系。很多情况下,需要根据具体课堂情景,采纳不同的课前礼貌用语形式,而不是用一种模式化的行为通行于所有课堂。对这种新仪式得当与否的分析,正如同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大卫·卡纳迪恩所写的《仪式之背景、表演与意义:英国君主制与“传统的发明”,1820-1977年》中所说的,要把仪式放在具体的背景中来衡量,放在该种仪式产生的历史框架下去评判,而不是用非背景化的和相对历史性的观点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