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客户关系管理案例:十大策划专家丑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10/05 10:26:30
糖酒快讯   2007-08-28 08:05
中国有着一个庞大的策划从业队伍,而绝大部分从业人员又都没有技术等级职称,大家似乎感到没有职称就不能分出个三六九等。于是就有几个南北“教父”级的自作聪明的营销策划人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财好机遇,他们先花3000元左右从境外注册一个xx策划研究院有限公司,然后再在公司下面登记注册一个xx策划研究院,还在境外注册了一个没有国内出版物必须合法具有国内刊号的“《xx策划》”杂志,这种形态的“杂志”目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一律都视为“非法出版物”,国内的营销策划人也不能靠阅读“非法出版物”来成长吧?
没过多久,这些聪明人就紧锣密鼓地策划了一个“xx策划风云人物”的评选,“xx策划研究院”的几位副院长、“名誉院长”和部分“研究员”都“毛遂自荐”地光荣当选“xx策划风云人物”。一些不明真相的国内新闻媒体在“车马费”的刺激下还为此刊发了一些相关报道的软性新闻。
从此这些“xx策划风云人物”还真的到处以“xx策划风云人物”身份讲课、策划、招摇过市。一些不明真相的企业家们也确实被这些“xx策划风云人物”侃的晕头转向,直到被这些假“李逵”花拳绣腿般的策划方案害得有苦难言的时候,也没有好好地进行一次深刻的自我反省。
随后,“xx策划研究院”开始大规模在国内打出了培训“策划师”、“高级策划师”的招生简章,一个没有经过国内任何教育部门批准的非法教育机构就这样开始了招生。授课老师大都是自封的“xx策划风云人物”和“xx策划研究院研究员”,每期集中培训2、3天,每人交1800——2800元就能领取一张印刷非常精美的“策划师”或“高级策划师”的所谓“文凭”。花钱买“文凭”的人心理实际上很清楚这张“策划师”或“高级策划师”的含金量,可是为了“忽悠”企业老总的时候心理底气更足,大家也就彼此心照不宣罢了,一场现代版的“皇帝的新衣”闹剧就这样愈演愈烈。
正是由于国内目前这种重学历轻能力的体制助长了这种靠卖“文凭”发财的机构的存在,也形成了一批为数众多的“方鸿渐”。为了能够迎合某些企业的需要,不得不违心地拿着“策划师”、“高级策划师”的“文凭”到处寻找企业进行“招摇撞骗”。
诚然,中国目前确实急需大量具有真才实学的策划师和高级策划师,到企业第一线去脚踏实地地为企业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只要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在前几年,国内许多著名的大学都没有专门开设mba课程,现在许多国内许多普通的大学都专门成立了工商管理学院或经济管理学院,著名华人企业家李嘉诚先生还专门设立了不以赢利为目的的长江管理商学院。
为什么我们不能主动和一些大学进行资源互补的培训式或学历式合作呢?合法的经营取得的利润什么时候都能经得起历史考验,什么时候都不会被历史所抛弃;非法经营所取得的利益不仅不能心安理得地消费,而且随时都有可能成为明天法庭上的呈堂证供。因为历史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一些“xx策划风云人物”所撰写的,千万别造神,千万别一不留神就跳到莲花台上,千万别认为具有了某些所谓的光环之后就能够肆意传道、授业、解惑,千万别成为若干年后营销策划界的笑柄和反面典型。
何阳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从事靠卖“点子”赚钱的人,换个时下比较“酷”的叫法,“点子公司首席执行官”。《中国青年报》一篇文章将何阳推上了“点子大王”的宝座。一石激起千层浪,自认为脑瓜儿反应快的人终于明白过来,这可是一个不投资、不贷款、自带设备去发展的好项目。感情只要把过去的“馊主意”放在“点子”盒子里,再卖给比自己反应迟钝的“买卖人”,也能勉强糊口饭吃。一时间全国各地聪明人都磨拳擦掌,准备拯救一下这些没人心疼的“傻瓜们”。那年月,点子公司“百花齐放”,“点子大师”可比现在的“首席执行官”人气旺。可是在这段时期也确实涌现出一些日后营销策划业中炙手可热的精英,中国(香港)联合商务机构主席陈晓潮、波恩智业的王力老师、《人民日报》公关中心的崔秀芝老师、叶茂中策划机构的老叶、北京南北通的秦全跃等都是当时的大师级人物。陈晓潮先生的“石破天惊‘黄山’潮”案例、王力先生的“亚细亚”公关案例、叶茂中的“春兰”空调广告、秦全跃的“凯迪拉克逛京城”,在当时都颇为轰动,即使用现在眼光审视,也仍然称得上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