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私募股权投资网:图说《论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10/08 14:39:46

【本篇引语】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原文】 

1·1 子曰①:②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⑤自远方来,不亦乐⑥乎?人不知⑦,而不愠⑧,不亦君子⑨乎?” 

【注释】 

①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②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③时习:在周秦时代,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解释为时常,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④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⑤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⑥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⑦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⑧愠:音yùn,恼怒,怨恨。 

⑨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原文】 

1·4 曾子①曰:吾日三省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③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④乎?传不习乎?” 

【注释】 

①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②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③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④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⑤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原文】 

2·1 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 

【注释】 

①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 

②北辰:北极星。 

③所:处所,位置。 

④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评析】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注释】 

①有:同。 

②立:站得住的意思。 

③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④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⑥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评析】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原文】 

2·17 子曰: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释】 

①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②女:同汝,你。 

【译文】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评析】 

本章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原文】 

3·15 子入太庙①,每事问。或曰:孰谓鄹②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释】 

①太庙:君主的祖庙。鲁国太庙,即周公旦的庙,供鲁国祭祀周公。 

②鄹:音zōu,春秋时鲁国地名,又写作,在今山东曲阜附近。鄹人之子指孔子。 

【译文】 

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此人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 

【评析】 

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问别人。所以,有人就对他是否真的懂礼表示怀疑。这一段说明孔子并不以学专家自居,而是虚心向人请教的品格,同时也说明孔子对周礼的恭敬态度。 



【原文】 

3·17 子贡欲去告朔①之饩羊②。子曰:赐也!尔爱③其羊,我爱其礼。” 

【注释】 

①告朔:朔,农历每月初一为朔日。告朔,古代制度,天子每年秋冬之际,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告知每个月的初一日。 

②饩羊:饩,音xì。饩羊,祭祀用的活羊。 

③爱:爱惜的意思。 

【译文】 

子贡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庙用的活羊。孔子说:赐,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 

【评析】 

按照周礼的规定,周天子每年秋冬之际,就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诸侯把历书放在祖庙里,并按照历书规定每月初一日来到祖庙,杀一只活羊祭庙,表示每月听政的开始。当时,鲁国君主已不亲自去告朔告朔已经成为形式。所以,子贡提出去掉饩羊。对此,孔子大为不满,对子贡加以指责,表明了孔子维护礼制的立场。 



【原文】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评析】 

本章和前一章讨论的都是道的问题。本章所讲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原文】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评析】 

这是孔子对自己和自己的学生经常谈论的问题,是他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孔子并非不想成名成家,并非不想身居要职,而是希望他的学生必须首先立足于自身的学问、修养、才能的培养,具备足以胜任官职的各方面素质。这种思路是可取的。 



【原文】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评析】 

本章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这是修养方法之一,即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辟之见。 



【原文】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①,游必有方②。” 

【注释】 

①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 

②方:一定的地方。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评析】 

父母在,不远游是先秦儒家关于字道德的具体内容之一。历代都用这个孝字原则去约束、要求子女为其父母尽孝。这种孝的原则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原文】 

5·9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①?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②,赐也闻一以知二③。子曰:弗如也。吾与④女弗如也。” 

【注释】 

①愈:胜过、超过。 

②十:指数的全体,旧注云:一,数之数;十,数之终。” 

③二:旧注云:二者,一之对也。” 

④与:赞同、同意。 

【译文】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两个相比,谁更好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是不如他呀,我同意你说的,是不如他。” 

【评析】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他勤于学习,而且肯独立思考,能做到闻一知十,推知全体,融汇贯通。所以,孔子对他大加赞扬。而且,希望他的其他弟子都能像颜回那样,刻苦学习,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在学业上尽可能地事半功倍。 



【原文】 

5·10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①之墙不可杇②也,于予与何诛③!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④改是。” 

【注释】 

①粪土:腐土、脏土。 

②杇:音wū,抹墙用的抹子。这里指用抹子粉刷墙壁。 

③诛:意为责备、批评。 

④与:语气词。 

【译文】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评析】 

孔子的学生宰予白天睡觉,孔子对他大加非难。这件事并不似表面所说的那么简单。结合前后篇章有关内容可以看出,宰予对孔子学说存有异端思想,所以受到孔子斥责。此外,孔子在这里还提出判断一个人的正确方法,即听其言而观其行。 



【原文】 

5·15 子贡问曰:孔文子①何以谓之文也?子曰:②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注释】 

①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音yǔ),是谥号,是尊称。 

②敏:敏捷、勤勉。 

【译文】 

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 

【评析】 

本章里,孔子在回答子贡提问时讲到不耻下问的问题。这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敏而好学,就是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愤学习不耻下问,就是不仅听老师、长辈的教导,向老师、长辈求教,而且还求教于一般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一切人,而不以这样做为可耻。孔子不耻下问的表现:一是就近学习自己的学生们,即边教边学,这在《论语》书中有多处记载。二是学于百姓,在他看来,群众中可以学的东西很多,这同样可从《论语》书中找到许多根据。他提倡的不耻下问学习态度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 



【原文】 

5·25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①,左丘明②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注释】 

①足恭:一说是两只脚做出恭敬逢迎的姿态来讨好别人;另一说是过分恭敬。这里采用后说。 

②左丘明:姓左丘名明,鲁国人,相传是《左传》一书的作者。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色,摆出逢迎的姿式,低三下四地过分恭敬,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装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评析】 

孔子反感巧言令色的作法,这在《学而》篇中已经提及。他提倡人们正直、坦率、诚实,不要口是心非、表里不一。这符合孔子培养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这种思想在我们今天仍有一定的意义,对那些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人,有很强的针对性。 



【原文】 

5·26 颜渊、季路侍①。子曰:②各言尔志。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③善,无施劳④。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⑤。” 

【注释】 

①侍:服侍,站在旁边陪着尊贵者叫侍。 

②盍:何不。 

③伐:夸耀。 

④施劳:施,表白。劳,功劳。 

⑤少者怀之:让少者得到关怀。 

【译文】 

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评析】 

在这一章里,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还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人为处世的态度。孔子重视培养的道德情操,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从本段里,可以看出,只有孔子的志向最接近于仁德。 



【原文】 

5·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 

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评析】 

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在只有1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生而知之。这就从一个角度了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



【原文】 

6·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①,不贰过②,不幸短命死矣③。今也则亡④,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 

①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人身上。 

②不贰过:是重复、一再的意思。这是说不犯同样的错误。 

③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31岁。 

④亡:同。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评析】 

这里,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认为他好学上进,自颜回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学的人了。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他特别谈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重在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原文】 

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①食,一瓢饮,在陋巷②,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③。贤哉回也。” 

【注释】 

①箪:音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②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③乐:乐于学。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评析】 

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原文】 

6·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①;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注释】 

①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音zhì,同;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评析】 

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原文】 

7·1 子曰:述而不作①,信而好古,窃②比于我老彭③。” 

【注释】 

①述而不作:述,传述。作,创造。 

②窃:私,私自,私下。 

③老彭:人名,但究竟指谁,学术界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殷商时代一位好述古事贤大夫;有的说是老子和彭祖两个人,有的说是殷商时代的彭祖。 

【译文】 

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评析】 

在这一章里,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原则,这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那么对古代的东西只能陈陈相因,就不再会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这种思想在汉代以后开始形成古文经学派,述而不作的治学方式,对于中国人的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局限作用。 



【原文】 

7·2 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诲②人不倦,何有于我哉③?” 

【注释】 

①识:音zhì,记住的意思。 

②诲:教诲。 

③何有于我哉:对我有什么难呢? 

【译文】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评析】 

这一章紧接前一章的内容,继续谈论治学的方法问题。前面说他本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此章则说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 



【原文】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①。” 

【注释】 

①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鲁国国君的始祖,传说是西周典章制度的制定者,他是孔子所崇拜的所谓圣人之一。 

【译文】 

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评析】 

周公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孔子自称他继承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的道统,肩负着光大古代文化的重任。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对周礼的崇拜和拥护。 



【原文】 

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①,依于仁,游于艺②。” 

【注释】 

①德:旧注云: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 

②艺:艺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都是日常所用。 

【译文】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评析】 

《礼记·学记》曾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及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这个解释阐明了这里所谓的游于艺的意思。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原文】 

7·7 子曰:自行束脩①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注释】 

①束脩:脩,音xiū,干肉,又叫脯。束脩就是十条干肉。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初次见面时要拿十余干肉作为学费。后来,就把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脩。 

【译文】 

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评析】 

这一章中孔子所说的这段话,表明了他诲人不倦的精神,也反映了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去有人说,既然要交十束干肉作学费,那必定是中等以上的人家之子弟才有入学的可能,贫穷人家自然是交不出十束干肉来的,所以孔子的有教无类只停留在口头上,在社会实践中根本不可能推行。用这种推论否定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于理想化和幼稚。在任何社会里,要做到完全彻底的有教无类,恐怕都有相当难度,这要归之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 



【原文】 

7·8 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举一隅③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 

①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 

②悱:音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③隅:音yǔ,角落。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评析】 

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原文】 

7·16 子曰:饭疏食①饮水,曲肱②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释】 

①饭疏食,饭,这里是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粗粮。 

②曲肱:肱,音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弯着胳膊。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评析】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原文】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评析】 

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原文】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评析】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原文】 

7·27 子钓而不纲①,弋②不射宿③。 

【注释】 

①纲:大绳。这里作动词用。在水面上拉一根大绳,在大绳上系许多鱼钩来钓鱼,叫纲。 

②弋:音yì,用带绳子的箭来射鸟。 

③宿:指归巢歇宿的鸟儿。 

【译文】 

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 

【评析】 

其实,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和用网捕鱼,和只用箭射飞行中的鸟与射巢中之鸟从实质上并无区别。孔子的这种做法,只不过表白他自己的仁德之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