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北漂的电视剧全集:老底子过年的关键词·每日商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9/21 11:21:16
老底子过年的关键词2012-01-20

  【年前篇】

  

  

  祭灶

  解释:祭灶,祭的是灶王爷。灶王爷来历说法很多,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黄帝、炎帝、祝融都曾当过灶王。后世流行的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长得像个美女。他有一个叫“卿忌”的夫人,有六个都叫“察洽”的女儿,还有好几位兵将。他除执掌灶火之外,还要考察人间的所作所为,上告天帝。于是人们就用酒糟、饴糖、粘糕这些甜食“贿赂”灶神,同时还喃喃祷祝,求他上天后“嘴巴甜”讲好话。

  时间:民间所谓“二十三祭灶天”,言下之意,祭灶基本上在农历腊月二十三完成,不过不少地区的人则在腊月二十四完成这一工作。

  流行度:★ 如今在城里,祭灶风俗已很少见,毕竟,燃气灶、微波炉、电磁炉和电饭煲,你实在搞不清楚该拜谁……

  

  扫尘

  解释:《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时间:民间谚语“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说明这一活动,大致会被安排在农历腊月二十四。

  流行度:★★★★ 扫尘仍然是很多人家年前的必修课,只可惜,怕是等不到腊月二十四——拖到这时候,你上哪去抢家政服务呢?

  

  春联

  解释: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此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春联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楣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时间:“二十四写联对”的民谚,明确指出,这项工作经常在农历腊月二十四进行。

  流行度:★★★ 杭州人仍然热衷贴春联,但多是现成的印刷品。手写的春联越来越少,或许是写得一手好毛笔字的人,越来越难找了?

  

  年画&“福”字

  解释: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而春节挂贴年画的风俗也很普遍。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并演变出极为丰富的题材。

  时间:民谚有云“二十八贴年画”。

  流行度:★★★ 如今的杭州,过年贴“福”字的家庭很多,挂年画的相对较少。

  【除夕篇】

  

  

  守岁

  解释: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除夕之夜,全家团聚辞旧迎新,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时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自然是大年三十的夜半时分了。

  流行度:★★★★★ 如今的杭州,即便你不想守岁,午夜12点响彻全城的爆竹礼花,足以把你从瞌睡里拉起来,加入辞旧迎新的庆典。

  

  压岁钱

  解释:春节时,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时间: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流行度:★★★★ 清人吴曼云《压岁钱》诗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主要拿它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物品。

  

  炮仗

  解释:过年放炮仗是一个古老的习俗,源于驱除邪魔的功能。唐朝诗人来鹄在《早春》中“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一句,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只不过当时用的是火烧竹子的办法,北宋时,火药开始大规模使用,民间便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改名“爆仗”,也就是炮仗了。

  时间:古代新年集中放炮仗,多是在初一早晨的“开门炮”,而现在则多被挪至除夕午夜12点。

  流行度:★★★★★ 每一个年三十的午夜12点,叹为观止。

  

  烧头香

  解释:烧头香又叫做“烧头炉香”。这是一种民间的风俗,拜佛、敬神等都有。谓信徒赶早到寺、观或神祠,争上第一炉香,以示虔诚。此风俗由来已久,在宋代已盛行。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记载:“……夜五更争烧头炉香,有在庙止宿,夜半起以争先者。”而清代袁枚《子不语·烧头香》则说:“凡世俗神前烧香者,以侵早第一枝为头香,至第二枝便不敬。”

  时间:新年钟声敲响,能早则早。

  流行度:★★★★★ 年三十和年初一,杭州城最热闹的,应该就是灵隐路了。

  【新年篇】

  

  

  拜年

  解释:大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走亲访友,相互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

  时间:拜年要延续很长时间,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具体而言,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

  流行度:★★★★★ 城市化和工业化,悄然冲淡了家族乡里的生活方式,如今的拜年,更多存在于少数亲朋,以及数量巨大的工作关系之中。

  

  飞片

  解释: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或“飞片”,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名曰“门簿”,为承放飞帖之用。有些文墨的家庭,则必备题有“题凤”或“留芳”两字的专用记名本,记其亲属或飞片。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时人以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是为贺年片、贺年卡的发端。

  时间:与拜年时间相伴而行。

  流行度:★★★★★ 短信和飞信以及微博,都是“飞片”的新形式。

  

  三角包

  解释:拜年少不了礼品,即使最普通的人家也都要拎着粗草纸包的“三角包”相互拜年。用稻草做的土草纸相当粗糙,摸上去硬邦邦的。但是在南货店伙计手里,一张草纸卷成圆锥形后,却什么东西都能包。包红枣、花生、酱菜、橘子自然不在话下,再衬上一张细纸则可以包白糖、藕粉、粽子糖等细巧食品,保证点滴不漏。拜年礼包通常在南货店卖,礼包分大小两档,大包是一斤装,小包是12两装(老秤),通常价格在几角钱左右,最高级的包价格碰顶是一元。

  时间:与拜年同时进行。

  流行度:★★★★★ 送礼收礼神马的,中国人最喜欢了。

  

  城隍山&梅花碑

  解释:梅花碑在佑圣观路以南,这里是南宋德寿宫的遗址,宋元更替以后,德寿宫仅存梅花石刻碑一块,于是宫名沦落成碑名,碑名再衍化为地名。清时,梅花碑东面为织造衙门,西面为育婴堂和观梅古社,两边街广路阔,南北不过数百米,各式摊贩云集,新年里更有卖艺者、说大书者、唱大戏者加入其中。民国后,织造衙门改为行政公署;在城站和旗营即现在的龙翔桥设立了两个戏院;湖滨和龙翔桥一带的旗营旧址被开辟成公园,于是喜欢风景者,逛湖滨、荡西湖、穿梭在苏白两堤;爱热闹者,去戏院,赶庙会,各得其所。此后新年里城隍山、梅花碑去过没有之类的寒暄,渐次从杭州人的言语里消失了。

  时间: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

  流行度:★★ 每逢过年,城隍山的广场,总还是热闹的,但早已不是民众惟一的选择。

  

  锣鼓纸鸢龙灯

  解释:老杭州过年的娱乐活动大致有锣鼓、纸鸢、龙灯和花爆。所谓锣鼓又称年锣鼓,在大锣大鼓之外,加上脆鼓、小锣和竹板。杭州人对各式年锣鼓有自己的说法:只闻其声不闻其词的取名为元宵鼓、招财鼓、雨夹雪和七五三;既闻其声又听其词的叫做十番、风云会和丝弦锣鼓;既无节奏又无言词的杭州人统称为乱劈柴。

  龙灯的涵义比较宽泛,说小了它是用纸或绢蒙成各种形状,能够为燃烛避风的灯罩;说大了它就是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灯会的统称。而所谓纸鸢就是“鹞儿”。鹞儿用细竹为骨,制成飞禽形状,用纸或绢粘在上面,穿上线迎风放飞。

  时间: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

  流行度:★ 很可惜,这些东西,眼下在杭州城里是比较少见了。